分享

真正的“炫富”(趣说夫子庙18)

 【点石成金】 2016-10-21

一户人家要显示身份的显赫,并不一定要穿上耀眼的金缕衣,站在富丽堂皇的大门口,手上10个金戒指在闪光。腹有诗书气自华,小小的几个细节,看似不经意的点缀,也可以透露出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让人肃然起敬,又无法模仿。


大成门上的钉子,静悄悄地,从不显山露水,如果横竖数一数,都是九路。这代表什么呢?


古代大门是用一块一块的板子拼起来的,开始的时候像年轻人似的牢固有力。但岁月是个刀斧手,再青春的脸也会被砍得沟壑纵横,满是沧桑。





大门渐渐变得松弛,失去弹性,甚至缺胳膊少腿,彻底散架。为了延缓门板容颜的衰老,古人运用了“打针”技术。就是用钉子把门板加固(打钉有几种技术,不去多说),以免出现眼袋、皱纹等各种状况,皮肤永远紧绷绷的。


但钉帽露在外面,好像满脸的麻子,即使做得隐蔽,也是像雀斑。


为了让大门依然优雅从容,一是把门钉排列整齐,二是把钉帽做成泡头形状(因为鼓起像水泡,所以叫这个名字)。这样,门钉变成了有意的装饰。就像印度女人鼻子上打孔一样,谈不上美不美,习惯了就好。




从隋唐开始,大门上就开始流行这种化妆术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等级,王孙贵族为了显示自己鹤立鸡群,在门钉的数量上也做足功夫,钉子越多,越是土豪。不过,唐宋元明时,也只是潜规划,没有明文规定。


到了清朝,张口闭口就是主子奴才,等级分得更清楚。政府认为,虽然是小小门钉,但既然长在脸上,就像脑袋上的帽子、身上的衣服,都显示了身份,含糊不得,于是为门钉制定法律。


皇家建筑:横九路、竖九路,共八十一个钉。九是阳数之极,象征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


亲王:七路乘九路。


再往下就是七路乘七路、五路乘五路。




大成门的钉子是皇家规格,旁边的偏门则为五路乘九路。再牛气的三公九卿、豪门望族到这里都要低头三分。




补充一句,栖霞寺有一个幽静的院子,大门上的钉子也是横九路、竖九路,知道为什么吗?


大成门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别名,叫戟门。




戟是古代一种兵器,戈和矛的“合成体”,既有直刃又有横刃,呈“十”字或“卜”字形状,能钩、啄、刺、割,杀伤能力超过戈和矛,属于武器中的战斗机。不过功能太多,不是牛人难以把控,吕布有两大利器:赤兔马、方天画戟(有人认为这个武器是后人强加给吕布的)。




物以稀为贵,戟也成了身份的象征。古代皇帝外出的时候,晚上休息的地方,四周要插上戟。后来形成规矩,皇帝住处周围插24个戟,东宫插18个,一品官插16个,其他依次下降。这个规矩渐渐被废,但名字留了下来,戟门就是指显贵人家的大门。大家一致同意把这个别名送给了大成门。



大成门的两侧悬挂着一幅对联:


“先觉先知,为万古伦常立极;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



这是清朝雍正皇帝原创的。


意思是: 孔子是先知先觉,为万古的伦理道德确立了最高准则;孔子是最真诚最高尚的人,和天地之间的功业教化源流相同。


“至诚”在儒学思想中,指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翻译成白话文是:只有天下最高的真诚,才能成为治理国家的典范,树立天下的根本,认识到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


朱熹集注里有:“至诚之道,非至圣不能知;至圣之德,非至诚不能为。”


“至诚”这样的道理,只有“至圣”才能知道;“至圣”这样的品德,只有“至诚”才能达到。


这幅对联,总的概括就是,孔子是人类万代的典范,是与天地等同的圣人。


另一个意思是:只有真诚的人,才能做成大事情;整天地耍小聪明,想走捷径,想一夜暴富的人,往往算来算去,还在原地打转。


下面正式跨进大成门,会看到里面八个雕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