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毡匠和一个山沟

 敖汉新翁 2016-10-21


作者 青沟梁剑客

 

新惠镇二道营子村有一个自然村叫毡匠沟,别看这个小山沟很一般,它的来历却有着一个充满着正能量的故事

那是清朝道光元年的春末夏初时节,因天灾人祸致使黄河流域的山东百姓,饥寒交迫,民不聊生。大批灾民在老家在活不下去了,他们或单独、或结伴一路向北闯关东。古语说得好“人挪活,树挪死”,离开这黄河故道,或许能过上几天吃饱饭的日子。在闯关东的人流里,有一家人特别显眼,男主人是一个中等身材的中年汉子,肩上挑着一副挑筐,里面装满家三伙四,压得扁担一个劲的忽闪。后背还斜挎着一张大木弓,弓弦和两端把手足有六尺长,虽然是斜背着,脚后跟还不时的碰到弓的木把。和他岁数差不多的妇女是他的老婆,领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孩子身上也背着一卷像帘子似的东西,三口人的脸上写满了逃荒的沧桑。人们都对男人身上的大弓感到好奇,有好事人就打听:“大哥,你背的是啥呀?”中年男人停下脚步,咧嘴笑笑说:“弹羊毛的木弓。”人们边走边唠,这才知道,这家人家姓宋,男主人叫宋德生,儿子叫山子。在山东老家会擀毡子,闯关东也没忘祖传的手艺,带上吃饭的家什,到生地方日子可能好过点。

不说闯关东的人们一路艰辛,但说宋德生一家,一路奔波走了将近一个月,来到了关外敖汉地界,越过汤梁,又走了一天,来到一个靠山的沟道旁,柴草茂密,泉水淙淙,背风向阳,土质油黑。正好也走累了,老宋一家人放下身上的东西,到小溪里洗了一把脸,感到无比的凉爽。宋德生站在沟沿的高坡上,四外打量了一下,不算远的地方,有人家居住,烟囱冒着炊烟。他对老婆说:“咱就在这站下吧,我看这地方能凑活着过。”老婆当然听他的,于是三口人选个地方,砍点树木,搭一个窝铺,夹一圈杖子,一家人总算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擀毡子是老宋家的祖传手艺,关外冬天冷,对毛毡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尤其是从关内移民过来的,生活安定了以后,家家都需要有一两床毡子。宋德生操持起擀毡子的生意没多久,就陆续有人背着牛毛或羊毛上门,加工制作毡条。老宋家祖上不但把擀毡子的手艺传下来,还把三条祖训辈辈相传。就是一不许缺斤短两;二不许以次充好;三不许减少工序。宋德生谨记祖训,凭着良心耍手艺。为南北村子的乡亲们精心制作着毛毡,他擀出的毡子,可以竖着起来,就凭这手博得了人们的赞赏。过去擀毡子讲究的是信用,用户送来羊毛要立即称一下毛重,按照一斤出八两净毛的比例,擀出成品毛毡,晒干后也要符合净毛分量,这就是没有克扣羊毛。宋德生不管谁送来羊毛,他都当面过秤,和用户算清净毛数,一是一,二是二。擀成毡子后,在当着用户面称分量,从没出现差错。从此,宋毡匠的名声越传越远,他家的生意也就越来越红火。

一家三口人昼夜辛勤劳动,凭着擀毡子的手艺,小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他有了积蓄,就拆掉窝铺,盖起了几间像样的房子。随着宋德生名声越来越大,外地的移民陆陆续续来到这条山沟,在他家的前后左右,选址定居,渐渐地小山沟成了一个村庄,人们就给它起了一个名字—毡匠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