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杏类方治疗疑难杂病的经验

 严医生j117ka14 2016-10-21

麻杏类方治疗疑难杂病的经验

麻、杏为手太阴肺经主药。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咽喉、鼻腔为肺气之通道。李培生先生治疗病属上焦及有关毛腠的诸多疑难杂病,常以麻杏类方化裁而频频获效,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文/李培生

一、理论探微

麻杏类方,是指麻黄与杏仁相配伍而组成的一系列方剂而言。举例言之:

如《伤寒论》麻黄汤治太阳病伤寒“无汗而喘者”。(宋本35条,宋本下同)

大青龙汤治太阳病“不汗出而烦躁者”。(38条)

麻杏甘石汤治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63条)

桂麻各半汤治“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23条)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262条)。

《金匮要略》尚有麻黄加术汤治“湿家身烦疼。”

麻杏薏甘汤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以上均见《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厚朴麻黄汤治“咳而脉浮者”(《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后世用麻杏配伍之方而卓有成效者,如三拗汤、华盖散、定喘汤等皆是。

再以麻黄、杏仁两药之性能来作进一步分析:

麻黄气味苦温无毒,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本经》)。

“治身上毒风疹痹,皮肉不仁”(甄权)。

“散目赤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时珍)。

杏仁气味甘苦温冷利而有小毒,主治

“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贲豚。”(《本经》)

“除肺热,治上焦风燥,利胸膈气逆,润大肠气秘。”(元素)

“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皰。”(时珍)

综合麻杏药治的资料来推阐,苟能扩而充之,灵活而运用之,则麻杏类方所治当不限于以上成方所云。

二、临床体验

麻黄、杏仁为手太阴肺经主药。肺主气,属卫,其合皮毛,而咽喉、鼻腔为肺气之通道。据中医学理论,临证权变,遣方用药,常以麻杏类方化裁,治疗病属上焦及有关毛腠诸疾获效。案例如次:

(一)水肿

《金匮》云:“水之为病,其脉沉小者,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杏子汤方未见。

然《金匮》又云:“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以上引文见《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故水邪久郁于里,须借肌表为出路者,则麻杏并用,适当加入通利水道之药,确能内宣肺气,外透皮毛。肺气得宣,水道通利,自能使水势下达膀胱,而无壅遏之虞。

曾治永安乡一陈姓男孩,年龄10岁。患肾炎水肿,尿蛋白+++,以前注射抗炎、利尿针剂,旋消旋发,最后不敢注射。服中医利尿排水之药,或用攻坚通腑之法,亦随消随发。

牵延八个月,来诊:其证全身漫肿,头面为甚,阴茎亦肿,阴囊微有积水,喘促不能平卧,腹部膨满,而不能多进饮食,小便短少而黄,脉弦数,舌苔白厚。此证当属阳水一类。

细阅中医处方,治水实证套法,从前均已用过,此实难以措手。

病家坚请设法,因思此病水肿,喘促为甚,是病之重心实在上焦。肺气不能肃降,胃气不得下行,因而水势弥漫于三焦,充斥于表里,一发而不可遏止。

拟进疏上宣肺、利气消水之法,是三焦并治之法,亦即《金匮》里水治表之法。

遂用蜜炙麻黄、生杏仁、紫苏子、茯苓、橘红、炙桑皮、生姜皮、大腹皮、川厚朴、车前草、玉米须,水煎服。

服三剂后,肿势少退,喘促少平,病家认为此方有效,又将前方照服十剂,证候大趋好转。

后来复诊,仍用此法略为加减,连服药又至二十余剂,直至二便通利,胸腹宽舒,肿势退净,周身时得微汗,查尿蛋白消失,遂停药未服。

仍嘱其慎起居,禁盐味,而病全愈。

(二)百日咳

百日咳一名呷嗽,旧名顿咳,此病带有流行性,患者多为小孩,病势多缠绵难愈。

因忆某年寒假回乡,邻村远弯李某老丈偕两孙来诊,云孙儿患百日咳,服草药单方及多种抗生素未效,且愈发愈剧,病已数周。

视其大孩七岁,舌白不渴,咳时唾白泡沫痰甚多,仿寒饮治法,用小青龙汤加杏仁、炙紫菀以温肺化饮。

其小孩五岁,舌苔薄黄,咳时唾稠痰,汗多,索饮。用治热饮之法,以麻杏石甘汤加浙贝、紫菀、枇杷叶、冬瓜子、芦根以宣肺化痰。

二孩服后皆有效。

后当地孩童因此病来诊者甚众。见其只有咳嗽、别无其他异征者,则用蜜炙麻黄、生杏仁、紫苏叶、陈胆星、橘红、炙紫菀、浙贝母、炙甘草、桔梗等药,以理嗽化痰,皆可减轻症状,直至痊愈。

后乡间药店因此一时麻黄缺货,或用麻黄根代用,服后亦有定喘治咳之效。

(三)白喉

某年冬,天时亢旱,雨雪稀少,吾乡出现散发性白喉患者。诊治患此病者小孩数例,其证见喉头后壁出现灰白色假膜,时作犬吠声咳嗽,鼻翼煽动,呼吸迫促而张口抬肩,发热,脉数,舌苔白厚。

病家因故未送医院隔离医治,来求中药治疗。

用麻杏甘石汤以辛凉宣解为主,加山豆根、牛蒡子以利咽喉;川贝母、紫菀以化痰涎;银花、连翘、黄芩、芦根以清热解毒。

并用六神丸少许含咽(较小的患儿随药化开吞服),以加强解毒消结的作用。或局部吹以锡类散,用陈茶汁或淡盐开水漱口。

经过此种方法处理后,症状逐渐减轻,伴以卧床休息,守至月余而皆全愈。同事西医王君认为是咽白喉而症状较轻者。然中药对此病实有一定的效果,故特录之云。

(四)鼻病

肺开窍于鼻,鼻气通于肺,麻黄、杏仁是肺经要药。治鼻部疾患,有用成方无效者,而往往用麻杏类方之法治之有效。

曾治赵某某,女,年二十余。素患鼻渊,时愈时发,来诊,其证鼻部出气不利,常流清涕,时作喷嚏,头额亦痛,脉浮,舌白。

审视前医处方,大抵以宣上祛风,解表利窍之法为治,药用苍耳子、白芷、辛夷、川芎、薄荷、白僵蚕、菊花之类,多服未效。

因思以前所用鼻渊通治类方,自亦可服,惟服久无效,须略为变通,加入手太阴肺经之药为好。

遂于前方中加麻黄、杏仁、炙草,服三剂后,鼻窍忽通,头痛亦止。后虽有小发,即服上方,症状则可缓解。

又治一王姓妇女,年三十余。患鼻瘜肉,经手术摘除后,瘜肉旋又长出,如此已经过三次手术,病人深以为苦,来求配合一中药方试治。

遂用麻黄、杏仁、薏苡仁、浙贝母、蒲公英、连翘、昆布、牡蛎、海蛤粉之类,以宣上解毒,化痰软坚散结之品为治。

服五剂,瘜肉未见增生;后又服五剂,瘜肉萎缩,并至脱落,连服二十余剂,以巩固疗效。至今数年,未再复发。

(五)失音

失音一证,古人有形象化之比喻,所谓金实不鸣,金破碎亦有不鸣者。

盖肺主气而主声音,金破碎不鸣失音证,多属阴虚火旺证型,常见于肺痨及某些慢性咽喉疾病,得之则缠绵难愈。

唯金实不鸣之失音证,多见于风寒外感或喉肌一时麻痹而导致失音,则多能治愈。

如治艾家坮余某某,女,年26岁,未婚,月经正常。

初夏在田间操作,忽喉闭失音。经汉口某医院诊治,考虑喉肌麻痹,行局部手术,即愈。越数日又失音,再用前法罔效。

过二月,适愚暑假回乡,来诊,视其声音哑闭,作金实不鸣之证处治。

用蜜炙麻黄、杏仁、炙草、玉蝴蝶、桔梗、前胡等药为主,如化痰加浙贝母、紫菀,利气加枳壳、橘红;导下加瓜萎皮、胖大海。

前药服三剂后,声音即开朗。

后用此方治疗此证多例,均获痊愈。有民间医生用此方治失音不语,亦有良效。

后有医者专门撰文报道此方,因名为李氏宣肺开音汤,以纪其实耳。

文摘自《李培生医学文集》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右上角转发哦!

水肿百日咳鼻病

打开大家中医阅读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