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祖望:过敏性鼻炎的诊治

 天地豪情833 2016-10-21

干老将鼽嚏(过敏性鼻炎)主要分为肺热、肺寒、卫气不固和肾阳不足四个证型,其中针对肺热所创建的清热脱敏汤和针对顽固性鼽嚏所创制的截敏蜜梅汤,独树一帜,疗效可靠,值得效法。

干祖望:过敏性鼻炎的诊治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传统名称为鼽嚏,是一些特殊体质的人接触某些物质后所发生的异常反应。故《外科正宗·漆疮》(漆疮是代表过敏性疾病中的常见病)谓:“由来自异,有感而弗感。”

陈氏说得很清楚,人的禀赋体质各异,有些人对某些物质可以产生反应,而也有人则毫无反应。其实这些物质,都是毫无毒性的东西,绝大多数人接触后都毫无反应而安之若素,但某些人即发生异常的反应。

本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较常见于青年,它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可以发生于任何一个部位,包括内脏在内。因之过敏性鼻炎仅仅是过敏性疾病中的一种而已。

过敏性鼻炎可以分为常年性与季节性两种:

前者不分季节,随时可以发作,长期反复不休。

后者为定期性或季节性,仅发作在一年中某一个季节或节气,到一定的时间发作,也在一定的时间消失。

不过这两者之分,以不重病而重辨证的中医来说,毫无分开的价值,因为在中医理论体系的角度上来看,其“证”相同,其治一致,基本上无其区别。

一、临床表现

不论何种鼻炎,局部症状都是:

作痒:发作之前,鼻腔内奇痒。一般冷风、冷气、有剌激性的气体、粉尘……,都能导致奇痒。有时情绪也能刺激作痒。

狂嚏:一痒即嚏,也是阵发性地紧随作痒而来,从三至四个到数十个不等。

清涕滂沱:继痒与嚏之后,清涕即无控制地流淌出来。其质清淡如白水,擦在手帕上,毫无痕迹可见。

短时期的鼻塞与失嗅:嚏后,马上鼻子堵塞,并嗅觉也暂时消失。等待一个相当时间,一切恢复正常,毫无后遗症状。

全身症状两型鼻炎无明显区别。季节性的,则在发作之初可伴有头痛或全身不适。

局部检査可见两下甲肥大水肿,鼻腔粘膜苍白,表面水汪汪有如鱼鳔。但这些症状往往也随发作情况演变而不同。

过敏性鼻炎,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白细胞增多。这种数据中医在诊断上不起什么指导作用,但在观察疗效时,很有帮助。

二、病因病机

目前,临床多见以下几种情况:

肺热、肺火:一般鼻病,大多新病属寒,久病属热。所以久嚏不止,可作肺中积热目之。正如《东医宝鉴》所谓:“火乘金为病。”

肺寒:《景岳全书》:“凡由风寒而鼻塞者,以塞闭腠理,则经络壅塞而多鼽嚏。”因为肺本恶寒之脏,一着寒冷,当然及时反应,故而狂嗅与清涕共来。

卫虚;卫气是阳气的一个部分,生于水谷精微,源出脾胃,既能温养脏腑,又能保卫肌表抗御外邪。一旦虚衰,大小之邪从开窍之鼻也好,所主之皮毛也好,可以长驱直入,首先反应于鼻病者,为狂嚏与清涕。

肾阳式微:肾阳主一身阳气,故称元阳。肾阳一虚,无以温煦脏腑诸窍,则肺也当然虚冷自怯,更难抵御外邪。所以《素问·宣明五气篇》谓:“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

所以,归纳起来,有实证、虚证两型。

实证为肺有热邪,深伏难宣则狂嚏,或寒袭肺经,金叩乃鸣。

虚证有卫气不充,藩篱失职,所以外邪易袭,脾阳失振,浊阴笼罩,金受叩而鸣,或肾阳衰竭,内则难以温养内脏,外则无法资助卫气而抗拒外邪。

三、辨证论治

肺热:狂嚏不止,对寒冷的刺激不太敏感,鼻涕呈淡黄色而清稀如水。鼻粘膜正常,甚至有充血现象。一接触任何刺激,如煤气、香烟、热气等,马上发作。舌薄黄苔。

肺寒:狂嚏,清涕多稀薄澄清如自来水。平时容易感冒。大多一遇风寒,马上发作,所以早晨起床之际,必然一次狂嚏。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舌薄白苔,脉细。

卫气不固:容易喷嗅而嚏数不多不狂,接触极小极微的外来刺激,亦可马上发作,流涕多清稀,一般病程较长。

全身症状为运化不健,入冬畏寒,常年在感冒中,精神疲乏,鼻塞严重。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或轻微水肿。舌薄苔,质淡白、嫩、胖,脉虚而缓。

肾阳不足:病程必长,不论冬夏,一直处于病态中。一切局部症状,较卫气不固者更为严重。

全身症状,更显示出萎顿不振,腰疼、脊冷,四末不温,大便溏薄,小便清而频频欲解。舌薄苔,质淡不红,脉多沉、迟、细、弱。检査可见鼻粘膜苍白无华。

(一)内治

一般情况下,此病实者、热者少而虚者、寒者多。

肺热:当清肺泄热脱敏法,常用代表方为清热脱敏汤。

常用药:桑叶、薄荷、蝉衣、地龙、路路通、紫草、茜草、墨旱莲等。

肺寒:当调和肺气,温肺祛寒法。常用代表方为桂枝汤。

寒甚者,可选加以下诸药。如细辛、荜茇、荜澄茄、炮姜、补骨脂、附子、肉桂、淫羊藿之类。

卫气不固:当益气固卫法,常用代表方有玉屏风散。

一般卫虚者,肺气宗气必虚,所以也可以补气升清法,如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之类也可取用。

常用药:防风、白术、黄芪、橹豆衣、桔梗、诃子肉、甘草、党参等。

肾阳不足:取用补肾温阳,常用代表方有桂附八味地黄汤或右归饮。

常用药:制附子、肉桂、熟地、山药、山萸肉、补骨脂等。另外亦可加些仙茅、仙灵脾、诃子肉之类的药物。

在临床上也经常遇到十分顽固的过敏性鼻炎,干老对这型顽症,取用自订的截敏蜜梅汤。

处方为:乌梅12克,防风12克,柴胡12克,五味子12克,甘草8克。干祖望:过敏性鼻炎的诊治

浓煎两次,分两次一日进服。每次药汁中冲入蜂蜜15克。

另外,还有一种经常遇到而也无法对付的顽固者,他每服第一次的方药,十分有效,但原方再进,再也没有疗效了。换上一个医生,第一剂也特别有效,原方再进,又毫无改善了。

这种情况《医门补要》称为“戏药”。应付的唯一办法,就是每诊换一次方,不要认为有效之方而舍不得改换新方。

好在屡换不止的新方,在攻补、升降、寒热方面零乱一些也毫无关系。总之,每换一新方,大多都能有效。

(二)外治

五倍子、辛夷、蔻仁、石榴皮、细辛各等分,共研细粉末,用纱布裹住,每日早晨塞入鼻腔内,左右交替,约半小时后取出。

针刺取穴:合谷、列缺、曲池、迎香。体弱者再加大椎、胃俞、脾俞。干祖望:过敏性鼻炎的诊治

艾灸,用悬灸法:取迎香穴。

四、医案举隅

赵某,男,14岁,1987年10月13日初诊。

症见喷嚏发作剧烈,痰涕似涌,色白质清,病史3年,四季皆然。平素怕凉,鼻常塞。舌苔薄,脉弱。体格检查示:鼻黏膜苍白。

辨证属肺气失调,当属桂枝汤证。

处方:鱼腥草10g,白芍、辛夷各6g,桂枝、甘草各3g,细辛1.5g,生姜2片,大枣3枚。每日1剂,水煎服。

1987年10月19日二诊:药进5剂,鼻痒程度有所减轻,除晨昏喷嚏发作依然剧烈,子午之际已减少。体格检查示鼻黏膜苍白转淡白,有分泌物潴留。苔薄,脉平。

原方5剂,每日1剂,水煎服。

1987年10月24日三诊:鼻中气息通畅,喷嚏明显减少,手足温。体格检查示鼻黏膜色淡白,无水肿,无异常分泌物。

仍以原方调治20剂,每日1剂,水煎服。病情基本痊愈。

按:小儿肺常不足,皮毛鼻窍卫护功能减弱,易受寒邪而肺失宣降,水津不布则壅滞于鼻。

《诸病源候论·鼻病诸候·鼻涕候》:“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冷随气人乘于鼻,故使津涕不能自收”。

《医学发明》:“皮毛之元阳本虚弱……故病者善嚏,鼻流清涕。”

《读书随笔》认为嚏之所作是“一缕寒邪,孤行气脉,而不为正气所容,故冲击而出也。”

肺气虚寒、风邪袭窍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患者形寒肢冷是由清阳不能“发腠理”“实四肢”所致。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化液??肺为涕。”涕为肺液,生理情况下,涕能滋润鼻窍,病理情况下,涕液分泌过多。

故取辛甘之药合用,升举清阳,细辛温肺散寒,祛风开窍。

小儿体质易寒易热,易虚易实。鱼腥草可清肺热、制辛温药之偏,民间单味用于鼻炎,干师用于多涕尤妙,与辛夷共同引诸药归于肺经,使“清阳出上窍”,阳和得转,阴凝自散。

祁某,男,36岁,1987年9月28日初诊。

患者患有过敏性鼻炎,涕多狂嚏,有6年病史,春秋两季加重,近期发作剧烈,甚至尚未起床,病已发作,最近视物模糊,口干加重,咽不舒服。苔薄,脉平。

体格检查示鼻黏膜偏淡,咽后壁轻度充血。质禀畏寒,药拒辛热,采用清温之法。为两全计,取截劫法。

处方:地龙、橹豆衣、乌梅、诃子肉、百合、菊花各10g,桑叶6g,柴胡、防风、蝉蜕各3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1987年l0月13日二诊:患者除脓涕仍然较多,偶伴血迹之外,其他症状如咽部不舒、狂嚏已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下午尚存在头脑昏沉,思维不敏。

鼻腔未见异常,咽后壁仍充血,苔薄,脉平。唯黄浊之涕仍多,考“五液”之涕,为肺液,黄为热象。夹有血丝者,亦属营伤积热,故清泻肺经之热。

处方:芦根30g,桑白皮、栀子、侧柏叶、鱼腥草、鸭跖草各lOg,赤芍、牡丹皮、桔梗各6g,黄芩3g。4剂,每日1剂,水煎服。

1987年10月2013三诊:患者一度浓涕如胶,大量淌溢,唯分泌物中夹有少量血丝,从此即嚏止涕少,咽喉尚觉不舒。再取苍耳子散加减。

处方:芦根30g,苍耳子、生地黄、玄参、麦冬、百合各10g,白芷、桑叶、辛夷各6g,薄荷(后下)3g。5剂,每日1剂,水煎服。

药后患者病情基本获愈。

按:干师自拟方“脱敏汤”由紫草、茜草、墨旱莲、蝉蜕、地龙等药物组成。方中茜草凉无病之营,活已伤之血;紫草活血凉血,止一切瘙痒;墨旱莲活血解毒;蝉蜕疏风;地龙镇静。干师设此方常用于一般的过敏性鼻炎,而无明显脏腑虚损、阴阳失调者。

对顽症,则断然采用民问铃医之“劫”法,投“截敏乌梅汤”,该方由乌梅、柴胡、五味子、百合、防风、甘草等药物组成。

本案初诊即揉和以上二方、取截劫法为之,因见眼干咽痛上焦风热之证,再加桑菊轻宣,仅3剂即有见效。

二诊见黄浊涕伴血迹、头昏沉、咽充血等肺经伏热之证,冥顽之疾得以截断扭转,此时当结合辨证,效亦更方。

《锦囊秘录》谓“金叩乃鸣”,治欲制其鸣,先当清金。狂嚏多涕,是由肺热内郁、热盛生风所致。

根据《辨证录》“金遇火刹成水”理论,干师采用自拟“清热脱敏汤”。方中以桑白皮为君药,清肺中伏火,泄上焦风热;臣药为黄芩、栀子,肝肺郁热兼顾。以鼻居面中,为阳中之阳,清阳之气从鼻窍出入,有赖少阳肝胆的疏泄正常。清肝以防木火刑金,也是获效的关键。

同时,加凉血、活血之品,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最后,以苍耳子散合清热养阴之剂善后。

五、预防与护理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加抵抗力。

注意不要骤然进出冷热悬殊的环境。

常做鼻部按摩,如长期用冷水洗脸者更佳。

已知道致敏原者,尽量设法避免接触。

季节性的每届发作时间,预先进服玉屏风丸或补中益气丸、益气聪明丸以预防。如系儿童,可多吃酸梅汤(非化学合成者,必须是用乌梅与砂糖制成者)。

发作期间,要注意保暖。

每当狂嚏之前,急按摩迎香穴,按摩到该处发热时为度。

文摘自《干氏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医案摘自《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3卷第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