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类型片谱系之科幻片

 玉稻筱麦坊米 2016-10-21

科幻片几乎是更电影一起诞生的,这就像人类自诞生就会仰望星空一样。同样也像科技在人类社会中发展的速度一样,科幻片也在经历着加速发展。

在怪兽横行的宇宙中冒险

失落的世界.jpg

科幻片这个类型虽然成熟得比较晚,但诞生得却很早,老祖宗就是喜欢拍幻想题材,喜欢玩特效的乔治·梅里爱,他的《月球旅行记》被认为是这个类型的开山作,片子不长,但科幻探险片的基本要素:异世界探索、奇观见闻、超自然危险一应俱全。

不过,早期这些具有科幻片雏形的短片,大都是为了给观众带来视觉猎奇的享受,对科技本身并没有探究,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改变了人们对科技的看法。早先科技歌舞升平的局面,被一战的坦克和打炮击碎,科技双刃剑的效果凸显出来,大家开始有了反思。这不但为科幻片提供了思想深度,其实也提供了视觉创意方向,现在的科幻片,尤其是大片,很少有不展示强大科技摧枯拉朽破坏力的,只不过,它们有些是在思考,有些是在说教,有些则纯粹是为了娱乐。

总之,社会现实对科幻片类型影响很深,战后第一部科幻长片出现了,也就是1925年的《失落的世界》。本片开启了“巨型怪兽”的传统,对后来的《侏罗纪公园》、《哥斯拉》都有影响,而且本片也“预示”了科幻片在电影中的另一个重要地位:它们将成为电影特效科技的领跑者——在《失落的世界》里,定格动画这种在早期电影里充当作料的特效技术,被大规模地投入使用。

而最具超前意义的科幻片来自德国,1927年,弗里茨·朗的《大都会》上映,科幻长片中的第一个人工智能就此诞生,对后来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中C3-PO的造型深有影响。德国科幻片里的“人工智能”可以追溯到1961年,奥图·赫伯特的电影《侏儒》(Homunculus)就出现了这样的角色。1930年代之前,是科幻片的雏形年代,科幻元素常跟其它类型片混合在一起,最常见的是恐怖科幻片,甚至很多就是略带科幻色彩的恐怖片,譬如环球公司的怪兽电影,这大概跟科技在世界大战时留给民众太多的恐怖感有关,科技在那段时间里没能改善大家的生活。相反,它们化身为庞大的钢铁野兽,掏空了很多人的心智,早期科幻片就像是对这一切的形象化比喻。

太空冒险题材此时也已出现,而且以超低成本的“飞侠哥顿”系列最受欢迎,它搞出的一些新“发明”,至今还被很多太空科幻片用到,比如镭射枪、反重力腰带等等,但1930年的此类题材重点还是在冒险,而且很有玩票性质。

核武噩梦和浪漫征空梦

惑星历险.jpg

太空科幻题材各种类型规则正式形成,还要等到1950年代。此时正值二战的结束,冷战的开始,就像一战是恐怖科幻的催化剂一样,二战再次刺激了科幻片,也让它在战后迎来了一个黄金期。

1950年代的科幻片最主要的两个特点,一个依然来自恐惧,二战让大家看到了科技更恐怖的一面,尤其是原子弹的威力;另一个则来自狂热,由于美苏迈向冷战,双方政府都大力发展科技,尤其是航天技术,这种热情举国蔓延,同样也投射在了科幻片中。所以这一时期对科技的看法,也比之前更复杂,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并存,往往会引发更深入的思考,如此一来,科幻片也变得更加深刻,再加上全民对科技的关注空前高涨,进电影院看科幻片的观众大大增加,好莱坞开始意识到,这将成为一剂新的票房良药,从而加大了产出。

对科技,主要是核威力的恐慌,催生了变异生物科幻片,它影响了1930年代已经繁盛过的怪兽电影。这一时期有很多怪兽都跟核武实验或原子弹攻击有关,像1953年的《原子怪兽》还只是因为沉睡在极圈冰层里的恐龙,被核武实验给“吵醒”了,更犀利的如《X射线》则已经指出了辐射会引起生物身体状态发生可怕的变化。跟核恐慌伴生的,是美国人对苏联意识形态渗透的恐慌,跟现在不同,冷战时期很多讲述外星生物人入侵地球的电影,都带有政治隐喻色彩。外星生物入侵地球,不是消灭地球人的肉体,而是入侵精神,把人类变成傀儡,别如唐·西格尔的《天外魔花》。

对星际探险的热情,则把三十年代就开始萌芽的星际科幻片推向了高峰,这一时期在外太空发生的故事不再满足于插科打诨和猎奇,而是认真地讨论起人类如何征空,可能在外太空遭遇哪些困难,又会怎样去克服,这其中根据海因莱因小说《飞船伽利略号》改编的《征服月球》,完全就是把幻想当做现实在处理的,无论是宇航服、飞船还是月球表面,都设计得有板有眼,这种写实风格影响了一大批电影,改变了此前太空科幻布景设计浮夸粗糙的风格。这也难怪,在科幻片依然属于低成本制作的五十年代,率先走向“大制作”的正是一部星际旅行电影《惑星历险》,以当时的标准来看,《惑星历险》的布景、道具都相当精致,战斗场面也比较激烈。尤其是片中的机器人罗比令人印象深刻,电影上映后它比真人演员还“走红”,很快就在《隐形男孩》里担当重任。直到1960年代末,科幻迷们还对它念念不忘,让它客串了剧集《迷失太空》。

创造“新世界”

2001:太空漫游.jpg

对科幻片来说,1968年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年,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上映,给科幻片带来了全心面貌。首先是它发扬了从《征服月球》开始在视觉特效上的写实风格,把它推向极致,为了拍摄船中制造人工重力的离心分离机那段仅有几分钟长度的戏,库布里克就建造了一座直径约 12米的费瑞丝转轮。为增强视觉真实感,库布里克放弃了常用的绘制背景和背投技术,改用正面投影技术,在《2001:太空漫游》之前,很少有导演使用这种技术,但在影片上映之后,它得到了广泛应用,直到九十年代才被蓝幕/绿幕取而代之。

受《2001:太空漫游》的影响,1970年代之后的科幻片,特别是星际题材,开始注重营造宏大的宇宙感。以《星球大战》为例,它创造的架空宇宙有着完整的历史和结构,我们在大银幕上看到的,是这个完整宇宙的冰山一角。其实,早在1966年,剧集《星际迷航》就已经展现了这样的雄心壮志,只是当时的观众并未对这种电影做好准备,加上当年捉襟见肘的特效技术,完全不具备展现这种宇宙观的能力。《星战》上映并大获好评后,派拉蒙终于意识到,让“星际迷航”复活的时机到了。

此类有着完整宇宙架构的科幻片,也成为了影迷文化的主力军。因为它们不仅仅是一部或几部电影,它们已经创作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新世界,影迷不光可以观看它们、讨论它们,还可以在其中“生活”。到了九十年代,这些像现实世界一样真实的虚构世界,跟网络虚拟世界结合,让一切变得更加完美。

说起互联网,它对扩展科幻题材可谓功不可没,赛博朋克在1990年代的风靡跟它有直接关系。1980年约翰·福德的《天使网络》被视作赛博朋克科幻的开山之作,威廉·吉布森1984年的小说《神经漫游者》是早期赛博朋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该类型的核心主题是高质科技、低质生活,换句话说就是对科技的态度并不乐观,并认为人类创造的科技最终会反过来控制人类。早期赛博朋克电影的“赛博”,比如《银翼杀手》,主要还是以机器人的形式出现,不过跟以往不同,他们的外形,乃至思维方式更接近于人类,而这种相近又会带来更深层次的麻烦。人跟人工智能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片中的角色往往会陷入“我是谁?人性为何物?此时是虚拟还是现实?什么是现实?”的困惑,这些困惑,到“赛博”成为计算机虚拟世界后愈演愈烈,毕竟,面对机器人时,我们怀疑自我,当整个世界都可以虚拟时,我们在怀疑自我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怀疑世界。只不过,怀疑世界还不是终点,因为怀疑的主体也成了问号。《攻壳机动队》里,女警草薙素子完成了全方位的一体化,她不仅以意识体的形式进入网络,更能以完全虚拟化的形式游走于现实。这么一来,人机合体可能才是人类的终极构造。

从1980年代开始,科幻片跟动作片结合得愈加紧密,科幻元素更是被主要用在了让动作戏更好看这一目的上,比如追逐戏时那些神奇的飞行器,异世界背景下的战争,神奇力量摧毁一切的大场面等等。2000年后,随着漫威、DC大力进军电影圈,科幻动作片又跟超级英雄电影擦出了火花。如果说早年的科幻片反映了人们对科技的担忧和思考,当下科幻片的主流趋势则是带给大家酣畅淋漓的视听体验。此外,二战后一直持续到八九十年代那种对无限星空充满浪漫情怀的科幻片,在2000年后的数量也大大减少,也许编剧们用笔摧毁了《变形金刚》的赛博坦星,重启版《星际迷航》第二部把主战场转移到地球的时候,无意中透露出的,就是科幻片对外太空渐渐丧失的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