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烧钱,只烧脑—20年来脑洞大开的低成本科幻片

 玉稻筱麦坊米 2016-10-21

《变形金刚4》的横扫票房让越来越多人开始思考一个黑悲凉的问题:一部电影的烧钱数量与无脑程度是否成正比?不管喜不喜欢这部电影,都得承认两件事:第一,看这玩意你不需要动脑子;第二,迈克尔·贝也不希望我们带脑子。现在电影工业只满足于斥巨资建造特效游乐场——你会在过山车上思考向心力吗?

做个不大严谨的计算吧——预算2.1亿美元的“科幻片”《变形金刚》片长165分钟,每分钟大约烧掉127万美元。那么,下面列出的大多数电影,只用拍几分钟《变形金刚4》的钱就能完成,像《π》这样的还不够擎天柱打个喷嚏呢。然而也正因为预算微不足道,它们不得不将精力放在故事、角色、对白……这些电影最本源的东西之上。烧钱再多也有限,创意却是无限的。它们才是名副其实的科幻片——脑子都不转,何谈“幻想”?

所以,我们的口号是,不求烧钱,但求烧脑。

1.《π》(1998年/美国/达伦·阿罗诺夫斯基) 成本:6万美元

π.jpg

一切都可以用数学来解释。既然爱因斯坦能用公式来阐述宇宙的起源,那么,是否存在能预测股市走势的模型?是否能从有限个字母排列组合中找出绝对真理(比如上帝姓什么)?《π》就建立在这个假说之上,充斥着斐波那契数列、《律法书》、希伯来字母代码之类晦涩字眼儿(最好先弄懂它们再说),同时又不失悬念与惊悚感,其神秘、压抑的调子让人想起大卫·林奇。阿罗诺夫斯基这部处女作只花了6万美元,堪称90年代美国独立电影最大的奇迹之一。

2.《移魂都市》(1998年/美国/亚历克斯·普罗亚斯) 成本:500万美元

移魂都市.jpg

身份不可靠,感官不可靠,记忆不可靠,现实或幻觉?存在或虚构?这个命题因为《黑客帝国》而被满大街地讨论,却没多少人注意到,早在一年之前《移魂都市》就把该说的都说过了。可惜它没能成为商业奇迹和产业革命标杆,导演亚历克斯·普罗亚斯太醉心于复制40年代的黑色电影格调,和其前作《乌鸦》一样,美学风格压到了一切,注定只能为小众影迷接受。其实,《移魂都市》和《乌鸦》都在福克斯位于悉尼的片场拍摄,本片一些布景也被沃卓斯基们再利用。

3.《阿瓦隆》(2001年/日本/押井守) 成本:800万美元

阿瓦隆.jpg

《阿瓦隆》是一部会让geek们或网络游戏玩家欢呼的电影。“你是否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本不是太新鲜的话题,但他们看不惯《黑客帝国》把这种虚拟现实的故事讲得太好莱坞,而《阿瓦隆》涵盖了游戏通关、角色扮演、抽象理论、日式动漫,这完全是技术宅天堂!烧脑的情节自不必说,日本导演押井守一贯的天马行空理念与波兰的欧洲文艺气息完美结合,风格化的影像和悬念讽喻,使得这部电影的气质如同故事一样充满着神秘的诱惑力。

4.《死亡幻觉》(2001年/美国/理查德·凯利) 成本:450万美元

死亡幻觉.jpg

从类型片的角度来看,它可能晦涩随意了一点,一个高中生在宿命和人生面前的困惑、恐惧和迷茫,观众甚至很难确定是精神分裂还是平行宇宙。它将重点放在了男孩的生活,情感是主角最后选择牺牲自我的关键动因,而不是科幻的桥段,80年代的背景设置和校园家庭生活也为影片增添了一种诗意特质。真正烧脑的是片中离线宇宙和原发宇宙的关系,导演剪辑版中的那本《时空旅行奥义书》是构建片中科幻世界观的蓝本,也让解读这部电影变得更简单。

5.《拯救绿色星球》(2003年/韩国/张俊焕)  成本:300万美元

拯救绿色星球.jpg

《拯救绿色星球》充满了让人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和暴力血腥,你始终搞不清男主角到底是杀人如麻的疯子,还是真正洞察到了所谓外星人毁灭地球的真相?就在情节几度出现反转并且按照最正常逻辑结束时,一个被认为是“神一样的结局”出现了,但也正是这个贴近科幻类型的结局,却让影片的现实折射变得更为悲凉。另外,影片还以搞笑桥段致敬了《2001太空漫游》和《银翼杀手》。

6.《雷管》(2004年/美国/什恩) 成本:7000美元

雷管.jpg

一部形式大过内容的电影,其树状的戏剧结构和干净利索的低成本拍摄方式,远远胜过其要表现之讽刺人类贪婪无情的主题。如果非要做个专业编剧序列结构的对比,这片会超过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致命魔术》和《盗梦空间》,也许只有搞数学的和程序员才能不被其层层迭代和递归的结构弄晕,但同时也造成本片形式上最大的弊病:大量不得不加予的画外音导致影像叙事相当薄弱。最意外最好笑的是:编导也快被自己绕晕了,是以拍摄出的效果竟意外契合主题——人性和命运都是无法预见的。

7.《红辣椒》(2006年/日本/今敏) 成本:未知

红辣椒.jpg

《红辣椒》让一部动画电影成了2006年威尼斯电影节最深奥的参赛片,也拔高了动画这门艺术不输任何严肃真人电影的表达深度。不同于偷师者诺兰更强调戏剧性快感,《红辣椒》真正具有梦的逻辑。其解读上的复杂多义和现代主义的笔调如同博尔赫斯小说一般编织了一座精致的迷宫。随着今敏的早逝,《红辣椒》在使动画艺术攀枝高峰后成为绝唱 ,他像一个来自未来世界的织梦者,来现世走一遭,留下一个梦的语言后回到了属于他的世界。

8.《黑暗扫描仪》(2006年/美国/理查德·林克莱特) 成本:850万美元

黑暗扫描仪.jpg

本片有些《忠奸人》混合《都市浪人》的味道,林克莱特拍科幻片都夹杂着自己的那股慵懒和疯狂话痨的调调,自然更少不了其招牌特色——永远的无所事事感和黑色幽默。没有任何大场面的细节呈现,电影所探究的主题——身份定为、人格分裂都通过幻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思考,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林克莱特抓住了菲利普·K·迪克小说《遮蔽的眼睛》的关键所在,特有的动漫画风衬托出了虚实相交的卧底生活。另外,估计本片也是小罗伯特·唐尼能够接拍《钢铁侠》的原因所在,那个自大狂加宅男的形象实在太抢戏了。

9.《时空罪恶》(2007年/西班牙/那奇欧·维加隆多) 成本:260万美元

时空罪恶.jpg

“穿越”早就被科幻片用滥了,但《时空罪恶》却执着地钻起牛角尖来。为了不剧透,只能如此介绍:本片如同一个复杂的逻辑迷宫,在波澜不惊的开场后突然拧紧发条,惊人之笔接二连三,形成无可抗拒的故事推动力,驱使观众高度参与进来,不断观察、思考和回忆自己看过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最终与叙事人合谋拼凑出完整情节。这是一个完美的死循环结构,其中蕴藏着无尽的嘲讽与悲凉。2009年的《恐怖游轮》与本片有同工之妙。

10.《这个男人来自地球》(2007年/美国/理查德·沙因克曼) 成本:2万美元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jpg

沧海可以变成桑田,但你如何分辨一个人14000年的内心锐变?实际上,这部电影不仅可以视作一部科幻小成本杰作,同时也是一部人类社会和文明变迁史的简易说明书——假设一个穴居人从史前时代活到现金的遭遇,完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哲学回溯,人自身蕴藏的精神力量是多么的伟大,所有的神明和传说细究起来,原来都是有迹可循。其科学人文主义的底蕴远超过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科幻动作大片,足以证明经典科幻片必须具备的黄金制作原则:逻辑严密,真假难辨,最后一定要让观众触动心思。PS:这片要看懂,必须有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史的入门知识。

11.《科洛弗档案》(2008年/美国/马特·里夫斯) 成本:2500万美元

科洛弗档案.jpg

准确地说,《科洛弗档案》的传奇早在拍摄前就已开启。最初来自J.J.艾布拉姆斯与本片导演的一次闲聊:假如自由女神的头像突然掉落在曼哈顿大街上,那简直酷毙了!于是,世界上第一部先于电影存在的预告片诞生,随后才在影迷的千呼万唤中开始全片拍摄。怪兽片很多,但伪纪录片的拍摄形式和主观视角的记录方式还是让《科洛弗档案》成为了本世纪最惊奇的怪兽电影。这部电影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真实到连调色、构图、对焦、音乐都失去了意义,意义只有:你刚刚经历了它。

12.《月球》(2009年/英国/邓肯·琼斯) 成本:500万美元

月球.jpg

独守月球三年进行氦-3能源开采工作的合同工山姆·贝尔,就在离返回地球与家人团聚还剩两周时工作出现意外,由此揭开了一个关乎自我身份和月能工业内幕的惊人秘密。1个演员,8个特效模型、33天的摄影棚拍摄、450个特效镜头,全都糅进有限的500万美元的预算中,却不妨碍《月球》成为一部伟大的科幻电影。它关乎科技理性,也关乎人的孤独。萨姆·洛克维尔以一次精妙绝伦的个人表演,让当年所有被无休止的特效堆砌而成的高概念电影黯然失色。

13.《怪兽》(2010年/英国/加雷斯·爱德华兹) 成本:80万美元

怪兽.jpg

加雷斯·爱德华兹是个老愤青加悲观主义者,其原因在于:哪怕走到世界尽头,总有一栋交流的高墙(片中是树立在美墨边境的高墙)横亘在人与人之间,人类和万物之间,恐惧与对抗总是爱德华兹的电影主题,而消融隔阂的过程成就其戏剧张力,到头来还是无能为力。这个主题同样延续到了《哥斯拉》里,不过,2亿美元打造的大片却远远不如这部处女作来得自然流畅,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微妙情愫,加上一路惆怅的聚散离合暗讽着地域之间发展失衡造成交流的阻滞,偏偏又美得让人叹息,结尾时那个完美的外星怪物交配之浪漫时刻,刚给予观众美好的假象,导演马上就在结尾衔接片头颠覆了一切,真是神来之笔!

14.《街区大作战》(2011年/英国、法国/乔·考尼什) 成本:1300万美元

街区大作战.jpg

是的,它可以用“黑人小混混大战外星怪物”一句话概括,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特效,但它却有很多一线动作片不具备的乐趣:一气呵成的快节奏、干脆利落的动作戏、《第九区》式的伪纪录片摄影、地道的伦敦底层气息、大量街头俚语和生动鲜活的角色……孩子们不想拯救世界,只想保护自己“罩着”的地盘。影片虽不免粗糙幼稚之处,但扑面而来的青春躁动却远比那些扭捏作态的少年英雄(比如《超级八》)真实。

15.《林中小屋》(2011年/美国/德鲁·高达) 成本:3000万美元

林中小屋.jpg

一群俊男靓女去偏远的林中小屋度假,然后……算了,这故事简直让你没法儿心平气和地讲下去。很少有电影像《林中小屋》这样不按套路出牌,荷尔蒙的青春气息和大麻的迷幻只是障眼法,僵尸扰了一场林中野战也只是游戏的开始,当信息量一步步被抖出,幕后的操控着最终失去了控制。于是在极度cult的群魔乱舞画面中,你从一开始便刹不住的“WTF”叫声达到了最高分贝。给色情喷点B级的血浆,让宗教乱入,这才是科幻片的精髓呐!

16.《另一个地球》(2011年/美国/迈克·卡希尔) 成本:10万美元

另一个地球.jpg

17岁少女因开车将教授怀孕的老婆撞死而入狱,出狱后冒充清洁女工接近教授,而太阳系中存在的另一个地球,是这两个人都向往的地方。虽然这是一个和《忧郁症》类似的伤感故事,科幻外衣却给它带来了希望之光,因为在另一个地球上,人们似乎可以重新选择一种生活,年轻女孩可以摆脱负罪感,中年教授可以回到过去与妻子重聚。科幻成为了救赎和宽恕的途径,这种超现实感,减轻了故事本身现实主义的沉痛。

17.《超能失控》(2012年/美国/乔什·特兰克) 成本:1200万美元

超能失控.jpg

《超能失控》中的超能力少年安德鲁(“小绿魔”戴恩·德哈恩惊艳出演)是蜘蛛侠的反面。蜘蛛侠作为深受家人溺爱的乖乖仔,利用自己的能力拯救他人,而安德鲁则从小缺爱,偶然获得超能力后,因为现实被心之阴暗面掌控,希望借此通过非法途径为重病的妈妈筹钱治病。超能力变成了爱的手段,一种让他人艳羡、满足虚荣心的工具,也考验着友情。本片手持摄影和主观镜头的运用出彩,对超能力的反省让人唏嘘。

18.《安全没有保障》(2012年/美国/科林·特雷沃罗) 成本:75万美元

安全没有保障.jpg

近年的美国独立电影呈现一种趋势:对类型片的巧妙杂糅和“翻新”。比如虽有科幻外壳,却更像一部小清新爱情片的《安全没有保障》。这是个温情又不失谐趣的故事:木讷宅男一心想回到过去拯救爱人;孤僻少女在与“空想发明家”的接触中融化冰冷内心;资深记者与旧日情人重逢方知悔悟当年虚度青春……可是,正当我们与戏中人一道沉浸在对“错失的美好”这一主题的思索中时,本来一直被当成噱头和幌子的“穿越”突然又浮出水面,杀个措手不及。

19.《机器人与弗兰克》(2012年/美国/杰克·施莱尔) 成本:250万美元

机器人与弗兰克.jpg

西方社会老龄化促成了老年题材最近的火爆,从《遗愿清单》、《赤焰战场》到《最后的维加斯》,现实题材、动作和喜剧类型可谓各自开花,但能将触角探及空巢老人的科幻片这却是第一部。纸质书和老年生活成为互文,都是这个快速跃进时代被遗忘的角落,好在导演并不悲观,科技进步终究会带来弥补,是以一个罹患阿兹海默症的老头最终却在人工智能那里得到了久别的快乐和温情,“两人”携手偷盗的情节和机器人自爆程序启动那两幕足以让一般的温情小品影片汗颜。缅怀过往人生的情怀也在格式化机器人记忆芯片里加强了,淡淡的忧伤诉说着人的晚年还是得靠温情的回忆支撑,不然一生将是何等的落寞。

20.《世纪末日》(2013年/美国/塞斯·罗根、埃文·戈德堡)

世界末日.jpg

谁说关于“末日”的电影非得山崩地裂、拯救世界?塞斯·罗根和他的喜剧搭档们在谈笑间便完成了“灰飞烟灭”的壮举。和他所有的R级喜剧一样,《世界末日》少不了粗俗笑料来支撑,而且要更随意,其质感如同YouTuBe上流行的自拍视频——只不过全部由好莱坞明星本人出镜。然而,在胡闹与调侃中,我们也能捕捉到一些并非无心插柳的灵光:对名利场的挪揄以及更不留情面的自嘲;对《驱魔人》等经典的开心致敬;以及突然打通科幻与宗教的超强结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