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巍巍北洋】记天津大学游学

 昵称33997491 2016-10-21

2016年10月15日,我们乘大巴前往天津大学。


轻语岁月

——天津大学成立于1895年,洋务派的美梦全面破产之际。看起来它的诞生已经不能维持清政府的苟延残喘和洋务运动的全面失败,于是这反而变成了一件很单纯的事,在那个旧中国,它的出世犹如普罗米修斯,带给人间以光明和温暖。

1912年的一声枪响,揭开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一页。我们先暂且不论坊间流传的“黄金时期”是真是假,辛亥革命的成功,的确使学术得以蓬勃发展。

时光游离,山河变幻。120余年内天津大学却一脉相传。纵然体会过多种悲欢离合,纵然品味过多种酸甜苦辣,他们走下来了。比天津大学略显年轻的山西省新绛中学校长宁致义在面对衡水中学校长质疑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们做了一件事,我们就要去坚持他。别人不坚持我们坚持;别人说三道四我们坚持,不管怎样我们都坚持,等到我们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这么一下,回头一看,我们就都是很伟大的人。”尽管这句话带有辩论时常有的偏颇,但这也不能改变新绛中学改革取得大成功的事实。坚持下来的人都是伟大的,无论是新绛中学,还是天津大学。


-老校区内,同学们认真聆听过老师的讲解

笑看流年

——踏进老校区的实验楼,我深刻感受到了时间的压力,昏暗的光线,生锈的栏杆,以及踩上去嘎吱嘎吱得楼梯,匆匆流过的时间似乎将生机拦在了楼外。但是实验室里,依旧有着那么一个个努力实验认真记录数据的身影。他们是伟大的,中国一部分最高的科技成就出现于此,他们也是卑微的,在这个似乎最不可能有生机的地方,散发着自己的光。

——大学的实验室总是带着那么一点凌乱,我们在天大参观的几个实验室中堆放着多种仪器和各种实验元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实验成果,我们也体验了不少。


-天大校史馆镇馆之宝——中国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

——最能够触动我的其实是在校史馆中一本一本的工整的笔记和作业,和一张张精美的手绘设计图。这是一所百年名校,其资历和成就足以与清北相提并论,再看看当今古典与现代融合的图书馆中那一位位埋头苦的学生,路旁电线杆上一张张活泼睿智的优秀毕业生的面庞,你就不难明白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所百年工程名校:实事求是,严谨勤奋。


-一位杰出毕业生的手绘设计图作业

——提到天津我就想到冯骥才,以及他的那本《俗世奇人》,言语间透露了一个古老城市的韵味。但是你阅读他的散文,就会发觉出些许的不同。大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了家,险些被活埋。对于经历了如此磨难的一个人,似乎没有什么能够再次使他的心动摇半分。但是就在文革结束后,他立马投入了天津古建筑的保护之中,为他小说中的一座座不会动的精灵燃烧自己伤痕累累的灵魂。在他和一众文化界人士的努力下,天津的部分古迹得以幸免。我们感谢他们的贡献,他们都是值得被纪念的人。所以在天津大学的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前,我伫立良久,为的是弄明白我内心的情愫,究竟是由古论今,还是自深深处,毕竟在大冯面前,自我才无处可藏。


—-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未来可期

——新校区刚刚起用一两年,建筑风格十分的新颖,整个校园占地面十分大,类似于欧洲的大学校园,建筑分布的较为稀疏。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新校区中的图书馆,站在类似于庭院的图书馆门前,就情不自禁的被震撼,宏伟的图书馆内部也丝毫不简陋,一种淡淡的书香气息萦绕在心间,新式与旧式风格结合的日新书斋,都让人记忆犹新。实事求是,严谨勤奋。这成就了百年名校的八个字同时也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 

——下午我们来到装修现代的新校区,并重点参观了图书馆。与北京各大高校甚至是国际图书馆不同,这里放弃了高端大气的电子设备为主的设计,反而整体运用木质的结构,甚至书架桌椅都是木制。漫步在书架之间,我好像闻到了木头特有的气味,也不知是书还是书架。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又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在这里,完全放开自己,全身心走进书籍。如果可以,我宁肯在这图书馆里待上一辈子,无论是在这里学习,又或许当一名工作人员,我都十分愿意。


-敞亮大气的设计

——走到图书馆的中央,周围的环形结构引起了我的兴趣,步入室内,我深深被安静舒适的环境所吸引,在我看来,能在这样环境下的图书馆学习、阅读哪怕是休息都是很美好的一件事。爬上楼梯,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上摆放着新新旧旧的书籍,靠窗有许多学生或学习或小憩,或许这才是一个大学生最应该有的生活吧,而不是把汗水不停地洒在球场上和影院里。总体来说,这次参观还是很有意义很有收获的,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其他的大学。

——四层高的吊顶,光与影的交错,宁静,开阔。从这里眺望窗外,两边对称的教学楼,与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是一种对美的追求与坚持。在这里学习真的是一种享受吧。大学的生活看似自由但不散漫,置身于这样的校园中,唯有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能不断成长。这次参观让我对将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

—— 新校区的图书馆是一个四层楼高的院式结构,院内种满了法国梧桐;图书馆内的设计也十分独特,每层各具风格。手边是卷卷书籍,一偏头就是满院的法桐,还有比这更惬意的环境吗? 都说大学是个自由的地方。这里有适宜个性发展与学术研究的条件,就看我们是否选择利用。我相信我们的答案都会是肯定的。


-静心学习的同学们

有所收获

——我们今天能够来到天津大学参观确实是一份幸运。这次,我将参观重点放在了校园内的建筑方面。从最初的北洋大学发展到如今的天津大学,这所一向以工科见长的高校拥有着无尽的年代感。这一特点全都蕴涵在了天大老校区的红砖墙中。当然,除了老建筑,天大也有极具设计感的现代建筑,比如校史馆和新校区的图书馆----一个是以钢化玻璃作为外立面,融入竹林中的简约风格建筑,一个则充分利用几何线条与光影,塑造了一种舒适又不过分安逸的环境,大气又不失典雅。落笔至此,不由得思考起了自己未来的出路。对于对艺术设计方面一直有所倾心的我来说,建筑,似乎也是一个相当可取的方向。与其说是单纯地参观校园,不如说这次活动的真正意义便在于让我们对各高校的情况有所了解,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考量。


图 / 网络、老师和同学们

文 / 姜雨 苗长青 沈贺文 陈昌灏 蒋以恒 何屹 姜思成 李潞芸 陈禧媛 崔子源

编/杨婉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