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机关二幼搬迁、建国小学撤销!韶关市教育资源大整合!

 昵称37008765 2016-10-21

 

微信号:sgfm975


来源 韶关新闻网 有修改



今年,我市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可谓空前。市委、市政府结合市区基础教育管理实际,根据“优化城市服务设施,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强力推进市区教育资源整合。市领导多次调研,市委几度召开专题常委会议进行研究,相关方案经反复修改后,备受关注的《韶关市区教育资源整合方案》正式出炉。



据了解,此次教育资源整合涵盖了浈江、武江,涉及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20多所,并将新建一批学校和幼儿园。正所谓牵一发动全身,每一个举措都关乎千家万户。我市为何要花大力气进行教育资源整合?有关学校将进行哪些具体调整?这些举措将对广大市民造成哪些影响?记者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走访了解。




浈江、武江:“一盘棋”做好算术题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推进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老城区学校布局不合理的弊端逐渐显现。对此,我市根据浈江、武江两区老城区的教育资源布点及入学实际,在浈江区老城区主要采取搬迁及撤并的方式、在武江区老城区主要采取新建及扩建的方式调整学校资源布局,使调整后的市区教育资源学校布局更加合理,资源利用更加有效,进而促进市区教育进一步提升内涵,凸显特色,实现优质、均衡、高效、可持续发展。



减法:小岛片区学校撤并搬迁

在市区和平路,相距不足二十米的地段内,和平路小学、市机关二幼紧紧相连。两个单位均被居民楼“环抱”,想要拓展教学场地几乎不可能。今年6月,副省长蓝佛安视察市机关二幼时说:“这里一切都好,就是太小。”

此言不假。这所建于1955年的公办幼儿园占地面积仅2086平方米,413名幼儿在此活动。尽管该园充分利用了每一个角落,但受制于场地,图书阅览室、美术室、手工坊、音乐室、综合游戏室等功能场室均只有一个。该园园长郝玲辉表示,对于13个教学班而言,每类功能场室配备两个才能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此外,由于地处闹市,该园还“错峰”安排离园时间,避免造成附近交通堵塞。

办学用地面积小且无法扩建的情况普遍存在于小岛片区的学校及幼儿园。此次教育资源整合计划通过撤并、搬迁等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其中,原粮食局办公用地将划归市机关一幼;市机关二 幼将搬迁至执信小学高年级部,占地面积变为8300平方米;市教工幼儿园搬至韶师附小低年级部现址,面积从1393平方米增至2217平方米。中小学方面,建国小学将撤销,生源分流至和平路小学、园前路小学、韶师附小;市四中、市七中、市十中、韶师附小低年级部(原红玫小学)将合并迁至韶州师范分院现址,与韶师附小高年级部连通办为54个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暂名韶关学院附属韶州学校)。

如此一来,不但解决了办学用地问题,相关学校的优质学位也将相应增加,辐射更多地段的市民。特别是市机关二幼迁至东河后,将改变该片区无公办幼儿园的历史。

加法:武江老城区新建扩建增学位

在武江区,随着新建住宅楼盘的不断增多,原有学位已无法满足市民的就读需求。以众多住宅楼盘云集的沙洲尾片区为例,辖区内仅有金福园小学这一所公办小学。今年秋季开学前,该校将一年级由8个班扩至11个班,但仍无法完全满足辖区内适龄儿童就读需求。

“根据调查走访,今年有600多名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可在我校就读一年级。但按照不超过50人的班额要求,我们最多只能招收550名新生。因此,一部分学生只能安排到其他学校。”金福园小学总务主任周国川介绍说。

这一困境也将在教育资源整合中通过新建学校、改扩建校园等方式得到解决。其中,新建学校包括武江区教育路幼儿园(暂名)、沙洲小学(暂名)、沙湖绿洲幼儿园(暂名)、金色江湾小学、田家炳沙湖绿洲小学、御龙湾小学(暂名)。金福园小学、镇泰小学、东岗小学、市第九中学将得到扩建。

乘法:校校合并让教育效果翻倍

“曲仁中学原是企业办学,曾经辉煌一时。但如今招生面临较大困难,在校生数量从最高峰时的三四千人锐减至现在的1100人。加之距离市区较远,教师队伍也不太稳定。”曲仁中学校长华关勇坦言,如今学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困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各级学校生源数量变化不大,而随着市区优质学位的增加,偏远地区或普通学校的招生愈发艰难。为此,本次教育资源整合将市二中与曲仁中学合并,新组建市二中,校址迁至市机电技工学校现址,校区面积达7.83公顷以上,满足3000人办学规模。“如此一来,学校离市区更近更为便利,新的校园环境更好,师资力量进一步提高,相信教学质量也将得到提升。”华关勇如是说。

此外,市三中与吴礼和小学合并为一所54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解决吴礼和小学办学场地不足和市三中校舍闲置问题。市中职、技校资源也将进一步整合。








展望:优质学位合理分布 满足市民教育需求

市区教育资源整合后将是怎样一番景象?这是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

记者了解到,调整后小岛片区的公办学校总数减少了5所共7址,向外流出师生近6000人。相关举措不但有利于教育管理,还能有效舒缓小岛片区交通等方面压力。

同时,武江区可新增小学学位4680个、初中学位1650个,新增优质公办及普惠性幼儿园学位900个。该区老城区的小学大班额现象、武江北路一带无公办幼儿园的问题将得到解决,老城区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基本符合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指标要求。






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2015年底至2017年6月

1.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在韶关学院搬迁新建。

  2.市第二技师学院、粤北技工学校和市机电技工学校并入市技师学院,采取一校两区的方式进行过渡。

  3.原市贸易中专和市建筑中专的“人、财、物”及现有中专学生等划归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将市第二技师学院、粤北技工学校和市机电技工学校撤销并入市技师学院,保留三所学校牌子。

  4.异地新建田家炳沙湖绿洲小学。5.东岗小学高年级部校内拆旧重建一栋综合楼工作。


2第二阶段: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

1.市四中、市七中、市十中、韶师附小低年级部合并搬迁至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现址。

2.镇泰小学校内新建一栋综合楼。

3.市二中与曲仁中学异地新建合并搬迁。


3第三阶段:2016年12月至2018年9月

1.市教工幼儿园搬迁至韶师附小低年级部现址;执信小学高年级部搬迁至市二中现址,市机关二幼搬迁至执信小学高年级部现址。

2.沙湖绿洲幼儿园建设。

3.东岗小学高年级部旁运动场地建设。

4.华泰小学校内新建一栋综合楼。

5.金福园小学校内新建一栋综合楼。

6.部分重点特色专业及设备划转市技师学院、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4第四阶段: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

1.和平路小学低年级部连通市机关二幼用地。

2.韶关广播电视大学搬迁至市七中现址;撤销建国小学;建设浈江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

3.新建沙洲小学。

4.新建御龙湾小学。

5.新建武江区教育路幼儿园。


5第五阶段: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

1.新建金色江湾小学。

2.视学生减员情况对市第二技师学院、粤北技工学校和市机电技工学校教职员工逐步实施分流安置;完成原市贸易中专、市建筑中专、市第二技师学院、粤北技工学校、市机电技工学校的资产、债权、债务的审计、清产核资和移交工作。

3.完成韶关学院医学院搬迁工作。











>>>>

老校异地搬迁新建——



整体并入韶院 保留韶师元素


借着市区教育资源整合的“东风”,被誉为“岭南教师摇篮”、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的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以下简称韶师)将翻开新的历史篇章。院长吴奇峰感慨:“我们学校‘吊在半空’15年的情况终于要改变了!”


根据方案,韶关学院校本部现有用地中划定合适地块用于搬迁安置韶州师范分院,对于韶师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同步理顺的办学体制问题。

变化:实质性并入韶关学院


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原是中专院校的广东韶州师范学校升格为大专院校,同时更名为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当时,该校并未完全并入韶关学院,而是面临着“吊在半空”的尴尬——学校的人财物属于市教育局管理,但教学业务、内涵发展等依托韶关学院开展。


“这期间,韶师是韶关学院的校外二级学院,体制上相对独立,但它既不是独立的高等院校,也不在基础教育范畴。体制不顺给学校发展带来经费缺乏、办学定位不清、走向不明等诸多问题。”吴奇峰介绍说。


要改变这一现状,一种方法通过“转型升级”升格为独立的“高职高专”,但相关审批严格、难度大,加上目前我市已有松山学院,一个中等城市两间“高职高专”类院校,专业设置重复,这一做法的可行性不高。相比较而言,实质性并入韶关学院的方法更优。


目前韶师是市属单位,韶关学院是省教育厅直属单位。实质性并入韶关学院后,韶师的人财物统一划归韶关学院管理。该校教职工对此表示出较大的期待,认为此举将使韶师发展迈上新台阶,教学工作将有更多保障,大家也将不断提升自我,与学校共同进步。


保留:韶师元素不会消失


今年以来,位于韶关学院新区的韶师迁建项目如火如荼建设,市领导多次视察项目进展情况,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按照时间表,2017年9月,韶师将在韶关学院本部招生办学,学习环境、办学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据介绍,韶师现址占地面积仅为4.3万平方米,这对于3200多名在校生而言并不“宽裕”,迁建项目占地面积则达7万多平方米。“需要强调的是,并入韶关学院后,韶师不是‘校中校’,而是跟韶关学院一体化办学,学生学习生活的范围是整个韶关学院,学生活动面积大幅提高。”吴奇峰进一步解释说。

  

对于韶师10万校友而言,大家最为关心的是韶师元素的保留问题。建校百年来,韶师几易校名校址。2013年该校110周年校庆时,学校兵分6路收集校史,并最终建成校史展览馆。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正考虑通过直接保留或并入韶关学院校史馆等方式,保留这些珍贵的校史资料。

  

此外,迁建项目中也将体现韶师元素。迁建项目中还将设计一些标志性的长廊或者纪念亭,让校友在“新址”一眼便能看出韶师元素。“现址”仍将继续发挥此地的教书育人功能。












专业交通调频,传递快乐声音。

韶关地区车载人群第一选择

FM97.5韶关电台交通旅游广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