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小不知道为什么上学的他,通过自我破茧找到了教育的答案丨蜂窝人物故事

 长沙7喜 2016-10-21





为什么要上学?有小朋友问过我们这个问题,我想最好的回答者就是蜂窝的同事章鱼哥了吧,因为他从小学开始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中途厌过学、复读过,一直到大学也没有找到答案,直到他将问题放下,开始面对真实的世界……

-全文共3278个字,阅读时间大约10~15分钟-


章鱼哥,蜂窝的脚手架&社会化官 
负责蜂窝网络素养框架的构建与开源社区的搭建

还记得孩子每次成绩单上的成绩吗,这些分数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小学领毕业证书那天,天是灰蒙蒙的,飘着细细的毛毛雨,男孩独自走向学校,最终的分数对他来说就像落在发尖的雨点,差一点就感觉不到的存在,可是,刚跨进校门口,班级门口站着的同班同学早就等在那儿了,就等着向男孩炫耀和示威,“哈哈哈,你99分,我们100分,哈哈哈”,一边说一边做着鬼脸,男孩觉得无趣,还未走进班门口就调头离开了学校,任成绩单和吵闹的男同学一起留在学校。

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因为聪明,每次回答对问题或是做对了题目,能得到老师的赞赏,会产生“自己能行”的成就感,和大部分同学一样,他也认为上学是件让人开心的事。可是随着课堂的千篇一律,和学校、家长不断提出的“要求”,还是小孩子的他的这种成就感渐渐消失了,被要求参加各种比赛,被要求上奥数班,或是看着学校里老师同学的种种“怪异行为”,男孩比其他同龄的孩子更早地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他开始疑惑——我为什么要上学?

班里有一个画画很棒的男孩,当时也没有参加过任何特长班,就能画什么像什么,肯定有画画的天赋,可偏偏这个男孩是个左撇子,学校里的老师有纠正学生左撇子的习惯,或许是他们无法接受班级里异于大部分人的行为吧,语文老师开始隔三差五地逼男孩用右手写字,当着全班同学指点,虽然纠正左撇子的原因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但这个老师很坚信自己的理由:“那谁谁谁,你看你又考得这么差!就是因为你写字的时候把前面挡住了,没办法检查!”

对成绩不好的同学的“歧视”,对“怪异”同学的疏离,这样的情况接二连三的发生,不,应该说一直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读书经历,大部分人当时没有想过为什么,只想让自己好好学,不要陷入那种境地,可男孩从那时起就对,他意识到这是一种“被压迫”的学习,反感、不解……

这是男孩童年的结束,他记忆中最开心是事情是每天清早故意早到学校,与当干部守门的同学玩“抓人游戏”,绕着学校四处跑,然后比谁第一个冲进教室!

图片来源:research.archives.gov


被压迫的青少年期,一直在寻找学习的意义


不知道是因为地区升学压力大的原因或是恰巧碰到了压迫性很强的学校,初中第一天报道,男生走进校门就看到极其具有冲击效果的一幕,一个学生顺从地站在老师旁,这个男老师手中的教尺一挥,血就从学生的左耳哗啦啦地往下流,男生一度以为这个学生的耳朵掉了。


初中三年,整个学校都是沉闷压抑的,老师每次都坐在讲桌上对着所有人批改试卷,改到一处错处,就叫写错的同学上去,手心伸出来,“啪”一声打下去。叫到了男生时,老师尺子落下了,他躲了一下,老师又打,他又躲了一下,后果可想而知,最后老师两指一并落下去的时候,老师使足了全劲,啪……

不仅是老师,学生们也会为了分数你争我夺,卷子发下来后就扎成一堆互相帮对方挑老师误改的地方,改到一处错处抢着卷子就去找老师减分,就怕别人分数比自己高。

虽然一直以来他都很不喜欢学校,但对某些知识还是会很好奇,有次生物课上,他看到细胞的介绍时,想出了神,不知不觉把脑中思索的问题念了出来,被老师听到了,老师不但对他的提问不予回答,还呵斥他想些没用的,开小差,于是他对细胞也不再感兴趣了。 

男生是个旁观者,看着,开始思考这样漫无目的地上学,以后可以做些什么?

直到临近升学点,因为家里的情况需要他读书工作承担一部分经济压力。男生的压力与困惑开始交织,父母说,“你现在必须收心好好考试。”在十几岁的少年心里,他只是很困惑,可不管老师还是家长都没有关心过孩子的困惑。

高中后,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好了很多,很少有用暴力对待学生了,但随着年纪的增长,男生心里的困惑和压力的矛盾越来越大,大到他开始努力学习,至少不要以后找不到工作吧,他想,可是越努力越觉得跟不上别人的节奏,成绩常常只有60来分。

快文理分班时的某天,他去学校的图书馆待了很久,小时候家里人忙没有时间陪他,就会把他放在图书馆,等下班再顺路接回去,所以待在有书的地方会让他放松。回来后,他手里多了一张清单,上面列满了各种书名,名著、诗歌、哲学、杂志都有“等到上了大学,我一定要把这些书看完!!”

这个时候,男生再次面临很困难的选择,如果继续留在现在这个班,在老师和同学压力中,成绩应该会有提升,能跟着节奏学习;可是他太渴望答案了,学校的文科班就像老师视野之外的存在,同学也都是不学习的,转到文科班就可以不用被逼着学习,把那堆书看完了。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呢?会选择放掉自己的困惑,用“向上”来遮掩自己未来的空旷么?



图片来源:Turkina Faso


选择,松了口气,开始密集地看书,上课看、下课看,花在学习上的心思很少了,可讽刺的是,比起高一拼命想赶上大伙,却怎么也考不好,现在放松下来,成绩竟然上去了,还成了班上的物理课代表。


就这样,等男生从各种书中抬起头来,发现教室墙边的倒计时距高考只有100天了……!可答案还是没找到。看来找到答案不是那么容易……那还是到大学再继续找吧……男生决定开始备考,可学习落了太多,高考还是落榜了。

趁此机会,他把志愿填报书看了一遍,定了几条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标准:专业要是可以随便看很多书的专业、学校的绿化要好,脑中浮现的是靠在草坪的树边看书的画面。

加上当时在一本叫《science》的杂志上看到一些与社会和公益相关的工作,他想学社会学,又怕毕业找不到工作,就选择了心理学。

“复读那一年,把所有书都收了起来,每天按部就班地上课、写题、考试,那一年好像是我人生里空白的一段,怎么想也想不起自己有过任何情绪,一下子就被拉过了。”

给小朋友们上网络素养课程

面向真实世界的学习


一年过后,带着练字的小本就去了学校,还因对图书馆检索系统太熟练,被老师误以为是高年级学生。可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早上醒来室友已经出门了,晚上睡觉后室友才回来,每天自己一个人待在宿舍,空虚的感觉太强烈,与之前对大学一个人看书的悠闲的感觉反差太大。

贾樟柯说,“放弃梦想比坚持梦想更难”。看到这句话后,他回宿舍想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决定过另一种大学生活,经过漫长的自我挖掘的过程,想燃烧生命了 。

除了和室友一起帮班主任做事,他开始寻找之前在杂志上看到的公益社团——自闭症儿童、同性恋维权、性教育社团,每天在学校里都是在小跑的状态,过上了上课看书,下课跑去参加社团的忙碌日子。

以前坐在教室里,不知道上学对自己有什么用,可现在,跟外界接触更多,就会做很多事情,做了很多事,就会想做其他事情,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很多技能,包括电脑技能,Word、Excel。每个人不出意外都要经历一遍上学的过程,这不是一个等待被教育的过程,而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营造一个让每个孩子都能探索自己的环境,孩子是不是就不会经历这个独自不被理解的过程了呢?

为什么要上学?这个问题男孩从小学开始想起,想了整整一个青少年时期。心里对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十分惧怕,又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这样的生活。可最后这个答案在他放下问题,自我破茧,面对真实的世界时出现了。

章鱼哥给孩子们上网络素养课,谈到有什么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时,孩子们都涌过来在他身上贴标签~

采访后记:
为什么会来蜂窝?

“大学的时候,因为参加各种社团,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发现同样是大学生,大家对一个问题看法差异很大,比如给周围很多同学会歧视同性恋。后来无意中听说了一本书,书名叫做《有效思维》,是一位叫做吕叔湘的老先生翻译的,老先生晚年的时候,每天拖着不舒服的身体坚持翻译这本书,因为他看到清华北大的大学生辩论,思维能力很不足。而这本书是80年前写给被誉为“民主发源地”的英国的,作者指出没有批判性思维的民族是危险的 ,可80年过去了,这样的民主似乎仍然没有实现,并且在中国又要重新来一遍。

我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问题就是思维问题,现在的孩子并不缺知识,然后我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教小孩子思维教育,但因为没有方法,我把这个目标定在了30岁,后来看到蜂窝在用网络素养的方式教孩子思维,我就辞职来到了这里,不用等到30岁再开始了。”

章鱼哥是团队里思考最严谨的人,所有问题在他脑海里都可以画一个框架来梳理,甚至连,蜂窝的网络素养框架由他

至于章鱼哥这个名字怎么来的?看图就知道啦~
海绵宝宝里的章鱼哥

蜂窝小伙伴的故事,点击查看

「蜂窝」是我面对世界的方式

学校告诉学生答案,但她花了4年时间与孩子一起探索问题

3岁开始玩游戏,现在的他和孩子一起用游戏学习网络素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