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腿/全脊柱”超长数字化成像技术

 红星影像 2021-01-24
凌晨还是清晨,如约而至,只为陪伴你,一起观影。

天等

影像

A man's best friends are his ten fingers.

人最好的朋友是自己的十个手指。

“长腿/全脊柱超长数字化成像技术

现在CRDR的广泛应用使我们方便的得到符合DICOM标准的数字化X线影像,也使得我们能轻松的对其进行传统胶片时代无法想象的丰富后处理操作。在数字图像的后处理方面,能够进行图像的测量、标注、窗值调节、格式的转换等。由于受限于IP板和DR平板探测器的物理面积大小的限制(IP板最大为14X17英寸,平板探测器最大为17x17英寸),相应获得的图像最大经线只能达到约1075px,无法获得更大的投影区域。为了满足临床上观察更大范围影像的需要,如矫形外科、脊柱外科、下肢骨折内固定螺丝钉全长等,有时需要在单幅图像上显示全脊柱、一侧完整肢体的影像,常规的CRDR投照仍无法实现。一些厂商为此专门开发了一些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如富士FCR上的IC(全脊柱拼接软件)、柯达DirectViewCR上的LLI长腿/全脊柱超长CR成像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都是通过相应的辅助硬件设施和专业软件。但是遗憾的是一般都不属于产品的标准配件,是需要额外购买的可选附件,且价格相当昂贵。

   为了能够实现超长成像的方法,需要通过获得上下连续的影像和图像的软件拼接。    

首先是获得连续图像的问题。采用的方法是使用床下滤线器摄影,患者在摄影床上固定体位,球管中心线与床下滤线器中心对应后固定不动,投照一次后将摄影床沿图像拼接方向纵向移动,期间患者体位保持不动,更换IP板(DR直接投照)进行下一次投照,两次的照射野要有一定的重叠区域,根据成像范围的需要可以继续进行多次投照。这个环节关键在于保持图像的一致性,也就是图像拼接部位的重复性。

解决影像两端的几何失真和患者的生理运动伪影方法和注意要点:

1、增大两次曝光间的重复区域,也就是缩小床面纵向移动距离,这样就减少了拼接部位在两次曝光中的失真差异,在后期软件拼接中减小了拼接痕迹。

2、横隔处于曝光重复区域中时保持两次曝光中呼吸屏气的一致性,尽量减少横隔位置的差异。

3、投照期间保持患者体位的固定,避免因体位变动造成的上下图像的形态不一致,使用床下滤线器投照,单向移动摄影床而避免移动患者。

4、投照期间保持球管和滤线器中心线相对并位置固定不变,IP板每次均应放置与滤线器中心。

5、投照时遮线器光圈一定要完全包含照射野,防止图像边缘曝光不足,图像亮度减低,影响图像拼接效果;

6、合理使用曝光条件,保持IP的曝光程度的一致性;

7、适当增加焦片距,减少由于照射野两端斜射线的角度而减弱其引起的几何失真。

第二步:DICOM文件转换为通用的JPEG文件格式。1、转换时去除文本信息,就是在图像边缘和角落显示的病人信息、医院信息、窗值等等;2、统一文件大小(分辨率);3、窗宽窗位的值要调节合适; 4、转换好的图像按上下排列顺序命名,方便拼接时排序拼接。
   
第三步:利用计算机软件PhotoStitch进行拼接后处理,保存图像,导入工作站,进行胶片打印输出。



暂END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