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馆里的汉代美术史(一)图文

 忽看世界转繁华 2016-10-22

              博物馆里的汉代美术史(一)

闲读古希腊古罗马艺术史的书,总联想到彼时我大汉的艺术是什么样的?赶忙翻阅手头上的几本关于中国美术史的书,发现它们对汉代美术的描述总是寥寥几笔。于是搜肠刮肚地回想这些年参观过博物馆中所见过的汉代美术作品,还真想起了不少。把这些东西归纳到一起,大概就对汉代美术史有个基本的框架了,有些具有重要价值、我却无缘得见的汉代美术作品,从网上搜罗一下,居然凑成了这么个玩意儿。姑且称之为“博物馆里的汉代美术史”吧。

 

 

公元前202年,刘邦垓下之战中击败项羽赢得楚汉战争后,建立大汉王朝,奠定了四百年的大汉基业。期间,王莽篡权建立新朝,把大汉朝分割为西汉和东汉。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称为西汉,定都长安,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为东汉,定都洛阳。

 

大汉王朝四百年的统治,几经起伏波折,又几度中兴,经历文景之治、武帝盛世、光武中兴、明章之治等几个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期,这些稳定时期都是科技、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称为当时世界文明最发达的王朝,与大约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

 

一、建筑

 

刘邦入主长安之后,大规模修建宫殿园林,著名的长乐、未央二宫,和上林苑、柏梁台等园林。可惜这些宏伟的建筑早已经灰飞烟灭了。我们只能从幸存的构件或者画像石上寻觅往昔的辉煌了。

 

博物馆里的汉代美术史(一)


 

是西安长安城遗址出土的瓦当。瓦当是建筑屋檐筒瓦的挡头,具有装饰作用。虽然不能确定这件瓦当就是来自长乐、未央二宫建筑,但是“汉并天下”字样真实地反映了夺取天下之初那种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


博物馆里的汉代美术史(一)

2宅院画像砖上的宅院是汉代官绅住宅的一个缩影。

 

博物馆里的汉代美术史(一)
图2-1 这件绿釉陶楼应当是明器,也就是随葬器物,从中我们也可以大致领略汉代楼阁的风貌。

博物馆里的汉代美术史(一)
3画像石中高大的屋顶。

画像石大多出土于中等以下官绅的墓室,画面中反映的院落住宅即便有想象的成分,恐怕跟他们的实际生活还是比较接近的。王及高级贵族的宫殿或者官宅规模应该更加宏大。

 

博物馆里的汉代美术史(一)
图4 汉阙,山东嘉祥武氏祠
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建筑设施,是汉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一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建筑。


博物馆里的汉代美术史(一)

图5-1 高颐阙(模型)。


博物馆里的汉代美术史(一)

5-2高颐阙。

高颐,字贯方,曾任益州太守等职。一个益州太守,死后墓地前就能有这样壮丽精美的汉阙。

(图片来自网络)


博物馆里的汉代美术史(一)

6太室阙,河南登封(图片来自网络)


博物馆里的汉代美术史(一)

7启母阙,河南登封(图片来自网络)

有资料显示,目前现存汉阙二十余座,四川所存最多,河南登封有三座,所谓的“汉三阙”。二十几年前我去中岳庙的时候还见过它们,如今已经被遮挡的严严实实,通常情况下无缘得见了。

 

再看几个建筑构件吧。


博物馆里的汉代美术史(一)

8四神柱础

出土于许昌市张潘乡的一处古城遗址。所谓“四神”,也叫作四象,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方之神灵。


博物馆里的汉代美术史(一)

9墓室拱券,徐州汉画像石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汉代美术史(一)

 

10 舞蹈人物空心砖

河南省博物院展出一组舞蹈人物空心砖,没有说明用途,估计也是墓室建筑。人物古朴简约,动作舒展夸张。

 

中国古建筑除了少量纪念性建筑外,都采木结构,所以很难长时间保存。现存最古老的木建筑是唐代的(五台山的南禅寺和佛光寺)也都是经历过后世的重新翻修的,只不过每次返修都基本保持当初的架构不变。汉阙得以保存至今,是因为采用了砖石构造的缘故。

 

古希腊和罗马建筑大量使用石材,但是留存至今的也基本都是神庙和公共建筑,比如著名的罗马斗兽场、引水渠和万神殿,普通民居基本没能留存。

 

对比一下古罗马的建筑吧。

 




博物馆里的汉代美术史(一)

 

 

12哈德良的万神殿,罗马(网络图片)。

万神殿是哈德良皇帝于公元120-124年所建。万神殿的正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柱廊,有16根高12.5米的科林斯柱式的柱子,这些柱子都是用花岗岩加工而成。万神殿主题部分是一座穹顶建筑,基础、墙和穹顶都是用火山灰制成的混凝土浇筑而成的。

 

廊柱和拱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贡献。


博物馆里的汉代美术史(一)
13 哈德良的万神殿内部(网络图片)。

 

再来一个有趣的比较:建筑装饰浮雕。

 

14是一组东汉时期舞蹈人物空心砖,推测是墓室建筑的装饰构件。图15是帕加马神坛上的浮雕,创作于希腊化时期(大约公元前180-160年)。从内容上看,东汉的浮雕人物表现的是世俗舞蹈,帕加马神坛描绘的是神话战争场面。表先形式上都是刻画人物动感,东汉的舞蹈人物简约、古朴,夸张、浪漫;帕加马神浮雕人物精确、细腻,夸张、现实。东汉的浮雕用简约的轮廓夸张地表达了浪漫的喜悦,帕加马神浮夸张地表现了肌肉和扭曲的动作,力求表现现实的悲哀。

博物馆里的汉代美术史(一)

14东汉时期舞蹈人物空心砖


博物馆里的汉代美术史(一)
15 帕加马神坛上的浮雕,创作于希腊化时期(大约公元前180-160年)。
 

 

我的更多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