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风帆的艺术(二)

 alayavijnana 2016-10-22


风帆战舰的迎风性能(Windward performance)


      昨天所谓“逆风使船”确实是违反物理规律的标题党——由风来驱动的帆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顶风、朝“风眼”(Wind eye),即风吹来的方向直接行进。那就要变通一下。通过不断转弯、调头,使许多不直接顶风,而是仅仅迎风、或者侧风、顺风的航迹,最后拼接成一条曲折通向风眼的路径。这种母猪不能上树采取强制措施也要让母猪上树的“迎风航行”、“向风航行”、“上风航行”、“顶风航行”、“逆风航行”,风帆时代英语里称为“Working to windward”,今天叫“Beating to windward”总之即费尽力气,努力朝上风移动。


这种迎风机动性能(Windward performance)是风帆战舰特别需要的,迎风绕到对手的上风去,即“抢占上风”(Weather gage)是风帆时代单舰决斗和舰队决战的不二法门。




      上风总是属于英国,即使是面对船艺技巧更高的荷兰人,图为1666年四日战争,荷兰大胜。


      为什么要“抢占上风”?当然了有容易击中下风对手水下船体、火炮发射的浓厚硝烟都被吹向对手,等等“战术优势”,如图:



      不过这些都是占据上风后的“好处”,但根本原因在于占据上风就占有了“战术机动性”上的极大优势,其成因如下图:



      风吹过上风的战舰,就被战舰林立的桅桁帆索给搅乱了,好像大河中的一块磐石那样,造成一篇混乱的“尾流”,而下风的战舰就正好处在,上风战舰下风侧的这片湍流当中,造成下风战舰机动力的降低——上风加机动力buff,下风机动性debuff。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湍流区向下风延伸的长度,一般可达战舰帆装高度的4到5倍,战舰主桅杆高度=最大宽度的四倍,战舰宽13到15米,吃水5米,于是从龙骨一直伸向天际的主桅杆耸立在海面上50多米,这样上风战舰的下风湍流区长达200到300米。而200到300米是当时海上炮战的有效距离:


【1】虽然战舰上连最小的12磅、9磅加农炮,仰角十几度都可以用抛物线弹道打出两千五百米的射程,但是由于海面上敌我都在不停摇晃,所以为了能打到对手,只好放平炮口做0°或者1、2°的直线射击,炮口俯仰只是为了抵消船体横向摇晃。直线射击时由于重力影响,弹丸下落效果很明显:飞行200米,弹丸下落2米;飞行400米,弹丸下落7米——接近整个战舰两到三层炮甲板的总高度,这样直线射击只能在200到400米以内。


【2】刚才是纵向上的准确度,横向上准确度也很感人:在陆地靶场,没有船只摇晃的情况下,200米外打2米大小的目标,准确度三分之一,600米外下降到10%以下。这是因为当时火炮从炮口装填,为了方便装弹,弹丸其实比炮管小,发射时就在里面乱撞,出膛时带有一个难以估测方向的瞬时速度。


      所以为了能有效命中,当时交战距离完全在下风乱流区的范围内,而且两舰之间炮击,炮口冲出的火药气流也会为这湍流区添砖加瓦。

于是,如果上风战舰不敌,就可以朝上风“迎风航行”逃走,而下风战舰在湍流里、追赶不力,距离越拉越大,最后只能望着敌人远去的背影暗挑中指;


      如果下风战舰不敌,她却逃不了,还因为她在湍流里,顺风航速也慢。

这就是风帆时代抢占上风的真正必要性,为此必须让战舰具备一定的迎风机动能力。


      怎么办到呢?还靠前文描述的2种风帆: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30082933990594&mod=zwenzhang


      首先,纵帆可以直接“迎风航行”,比如下图:



      这种纵帆是法式“Lugger”帆,可以翻译成四角斜纵帆。图中旗子大约可以感受到船是正在迎风航行的(当然旗子体现的是“相对风”),比如风从北边来,船最近可以沿着北偏东30~40°,及北偏西30~40°的方向,迎风航行。这种离风向最近、贴着风的航行姿态,学名近迎风航行,胖达喜欢说得更形象:“贴风”航行((Sailing) close hauled, Sailing by (the wind))。图上这样右舷迎风,则进一步精确描述为“右舷戗风-贴风航行”,“戗”即抢的古代海上黑话,显得文艺,平白一些就是“右舷抢风-贴风航行”((Sailing) close hauled, on the Starboard tack)。


      这样,纵帆船就可以朝风眼航行了,一会在风向左边贴风行进,然后换到右边再行进一会,如此往复“之航”,就能“顶风”前进了,如下图:



      这种一会“右舷抢风-贴风航行”、一会“左舷抢风-贴风航行”的“之航”,从古代到今天的帆船航海,都称为“掉戗”,通俗一些:“调戗”,台湾人民翻译其对应英文“tacking”为“换舷”,都太不直接了,胖达我直接翻译成“迎风转向”,没有任何黑话,一望而知,但为了显得专业,下文还是“调戗”。


另外,纵帆操作简单,所需人手很少,所以风帆时代商船都以纵帆为主:直到19世纪70、80年代、开通苏伊士运河(1869)之前,世界海上贸易总额的绝大部分,不是由堪比战舰的雄伟东印度商船来承担——那种高成本的运输工具只能跑垄断经营的畸形高利润航线——而是由数量众多的载重200~300吨的纵帆小船承担,比如下图这艘正在逃避缉私船追捕的走私船。




      上图,一艘朝下风逃跑的Lugger“四角斜纵帆”帆装小船,可见这种纵帆的灵活——跟天朝蓬帆一样,可以当纵帆迎风、也可以当横帆顺风航行。
然而战舰却没有办法配备这样的纵帆来迎风航行,如前文介绍: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30082933990594&mod=zwenzhang

战舰本质上是一艘搭载大量物资的肥大货船,长50米以上、宽12~15米,吃水数米,靠纵帆根本推不动。如下图,一艘搭载10来门炮的“护卫炮艇”(Corvette,英国“Sloop-of-war”)和长50多米的74炮战列舰之间的对比,一般小商船比这种炮舰还小。




      如上图,护卫炮艇也许改成纵帆帆装会更加灵活,但是为了凸显她们属于“战斗舰艇”,非要穷酸地布置上战列舰般的“全帆装”(Ship-rig),就像孔乙己的长衫——又或许推进力有限的纵帆,连这样小的炮艇都无法推动。


所以战舰必须以横帆为主。




      上图是1628年瑞典瓦萨号盖伦(Galleon)-战列舰(当时已经是盖伦向战列舰过渡的时代了,战舰已有组成战列线单纵队的能力,但还没有采用该战术)。这船上除了后桅杆有一面大三角帆之外,全是横帆。这代表了15世纪卡拉克船以来的一贯状况,大型武装商船、战舰,基本只能顺风航行,尾部配备大三角纵帆帮助转向。



      荷兰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威廉大帝”(William Rex)号大比例船模,从17世纪后期开始,当时造船和风帆航海技术领先世界的荷兰,最先在战列舰上引入舰首和桅杆之间的纵帆——荷兰战术强调机动穿插,所以战舰操纵性、转型性能、迎风性能,搭配荷兰高超的船艺操作,才能够在对英法的作战中,屡次以寡击众;而且是受到水文条件限制,只能使用小船、小炮的情况下。


      于是战列舰这种横帆船(Square rigger)从17世纪末“定型”开始,配备了大量辅助纵帆。


      【纵帆与横帆:为什么哥伦布是从西班牙出发,而不是从纬度更高的法国、英国出发发现美洲的呢?


      因为当时只有小型探险船“卡拉维尔”船是纵帆船,携带大量物资的大型探险船都是横帆的“Nao”、“卡拉克(Carrack)”船。




葡萄牙人爱用的卡拉维尔,长宽比达到5:1以上,细长阻力小,所以纵帆才能推动,15世纪的葡萄牙远东探险队,都是大量这种船,和一艘卡拉克,如下图:




      卡拉克非常肥硕,长度只有最大宽的2倍多点,所以只有横帆能驱动。葡萄牙人靠小纵帆船探路、大横帆船携带物资、当作“骆驼”,最后大船要么搁浅后防火烧毁、回收金属件,要么直接在海上丢弃。


      哥伦布的横帆船远洋探险队,从西班牙出航,出门就遇上“信风”,从东北往西南吹,一路顺风,给送到加勒比。相反,英法的战舰,出门就遇到从西南往东北吹的西风带、没有风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要横跨大西洋,必须从高纬度“迎风航行”(Working to windward)到西班牙附近。】


      以横帆为主的战舰,纵帆只能作为“空气舵”辅助转向,必须拿横帆当纵帆用,赋予战舰一定的迎风机动能力。


      如何实现呢?首先看看纵帆如何实现迎风航行的:



      这是百慕大帆装的美式运动帆船,典型的纵帆船,比赛的航线就是前文那样的迎风之航。主要推力来自桅杆后面一面巨大的三角形主帆“百慕大帆”,桅杆前有前后、大小两面首帆。这里就当只有一面,于是过图中红线横剖面,流场图就会大致如右边所示。这就是“伯努利流体力学原理”的具象化体现。风以不大的角度吹向帆——但也要有一点角度,这个角度称为“攻角”(Attacking angle);同时软帆又随风弯曲成弧形,于是帆前后两侧气流速度就不一样了。


      形象地看,就像20名小兵排成10-10两个纵队,都必须在5分钟内,从这道弧形隔墙的两边跑到另一头去——即,气流经过纵帆两面的“流量”(Flux)一样大。自然,抄近道的迎风面“小兵”可以走得慢点,于是和“隔墙”相互作用的机会更多,这样就造成此面压力大;相反背风面的“小兵”要在同样时间内跑完更多路程,自然跑得快,和“隔墙”相互碰撞的机会少,压力小——这便是伯努利原理。


      于是流场图上可以看到两面纵帆产生了朝向下风侧的横向压力,这道理跟飞机完全一样,所以习惯上称纵帆这种横向压力为“升力”。


      如右上图,要“贴风航行”(Close hauled),只要让帆和龙骨偏开很小的角度,就能让“升力”的一小部分转化为沿着龙骨推力(Thrust,红色标注);而大部分则导致船体朝下风倾斜(Heeling)、并向下风偏航(Leeway),玫瑰色标注。


      纵帆对龙骨的偏开角,至少10°,否则升力分解到首尾方向上的实在太少了。如上图最右上,风从左舷来,龙骨实际上最小要在纵帆右边10°。

而在古代,帆对风的这个“攻角”也不能小于20°,10°以内肯定不行了。因为古代麻布材料制作的帆,纤维的强度低,迎风的“前缘”(Luff)会在风中抖动(Shivering)——迎风的气流时而从帆迎风面流过,时而从背风面流过,产生湍流,纵帆“升力”就被破坏了。


      这样,如上图最右上,当时纵帆船“贴风航行”(Close hauled),与风向夹的最小角度是30到40°,很难更小了。


      【今天的超级纵帆船:美洲杯赛艇。



      左边为船头。主帆是一面巨大的大展弦比“硬帆”,如同机翼,也不会在风里抖动、随风改变形态,造成湍流损失推力。目前采用的船体(上一届比赛冠军得主指定,挪威)是仿照大西洋古代航海民族的大独木舟“CATAMARA”,并带有水翼,航速高船体就会飞离水面(如图,可见左半边船体尾部的水翼)。迎风航行似乎可达20多节,但也容易翻船,发生淹死全体人的惨剧(已发生)】


只要把横帆转过来,转成纵帆那样的角度,不就可以迎风航行了么?




      这就是“只能用横帆顺风推进的”风帆战舰,如何实现“贴风航行”(Close hauled)的办法:将横帆大角度偏转(Brace sharp up)、迎风。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一艘法国74炮战列舰“贴风航行”(Close hauled),三根桅杆上8面横帆都偏转到最大,几乎跟首尾、桅杆之间的纵帆平行。这是从背风(Lee)这一面看,下图则是从迎风(Weather)面看的、1765年刚刚下水的胜利号在“贴风航行”。



      前文说了,纵帆船可以在风向左右最小30到40度的范围内迎风作“贴风航行”。战舰呢?战舰最小只能做67°迎风——大大超出45°,许多人恐怕都觉得不叫“迎风”了。


      首先,战舰的横帆,也必须让风从帆后面20°以上吹来,帆才能鼓起来、不抖动,这跟纵帆一样。


      但关键原因在于下图,横帆桁转动受到支撑桅杆的索具的妨碍:



      可见,帆桁转动时,左舷朝前的部分会被前面的“前支索”挡到,右舷朝后的部分会被后面“侧支索”挡到。结果横帆桁实际上只能左右转动至多50°多点,就已经叹为观止了,这样战舰迎风夹角最小也大于60°不少。
那么把这些碍事的支索去了不就行了吗?



      天朝帆船的蓬帆一般是当作纵帆操作,但是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转90°横过来呈蝴蝶帆状,当作横帆顺风推进。许多人把这当作祖先“智慧”的一个象征,与之对比的就是西方一门心思横帆、“执迷不悟”,造成战舰非常笨重、机动不变。


      但结合前一面图的分析,显然这只是因为中国船桅杆没有那么多四面支撑的索具挡道而已。为什么没有呢?因为船小、桅杆只有一层,而如果要搞成西欧16世纪后期以来那样个头不断长大的大海船,由于木料的强度有限、巨木也难以寻找,就必须上中下三段桅杆拼接,并需要永久式的、四面八方的索具加以稳固来对抗风力了。



      上图,1670年代英国战列舰,登记“吨位”1000多吨,实际排水量可达2000多吨,那个时代绝对大船了,可见桅杆朝下风弯曲,如果没有索具支撑,就可能永久变形或者折断。


      【显然,船体宽大,许多根桅杆、但桅杆不高,全是纵帆的“郑和宝船”只能存在于我们心中。那么宽的船体,纵帆无法有效驱动;排列密集的纵帆则会相互挡风,它们之间的湍流(类似本文开头),也会极大降低帆装整体的推进效果。还是洋人YY的郑和宝船更靠谱一些:



“瘦身”了许多,达到西欧战列舰3.5:1的“苗条”身板,帆装也注意了防止相互遮挡,但显然顺风航行还是无力的,而只有顺风航行效率最高最省力,西欧航海的经验也体现了横帆作为远洋大船不二之选的合理性。】


      于是,风帆战舰“贴风航行”最小角度只有67°。


      同样,战舰也可以模仿轻盈的赛艇,不断“调戗”(Tacking)作“迎风航行”(Working to windward)。下图:横帆装船舶(Square rigger),如战舰,调戗的复杂机动。



      一般来说,单层炮甲板的“巡航舰”(Frigate)和两层炮甲板的74、80炮大型三等战列舰,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17384330544098&mod=zwenzhang ),因为比例合理(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19551896504193&mod=zwenzhang, )船型低矮,所以转向灵活,可以不断调戗而迎风之航。


而笨重的三层甲板战列舰则只能实现六、七十度贴风航行,调戗就很难实现。



     

如图是1805年,英国人受到西班牙四层炮甲板巨舰“圣·三位一体”刺激后提出的方案、“肯特公爵”号四层炮甲板“超战舰”。这高出水面10米以上的侧影,结合战舰不到60米的船体长度(长:高6:1),就是一面无法收起的大帆,一个劲把船朝下风推去,根本无法迎风航行。相反,法式80炮两层甲板战列舰,长60米多,舷侧高约7米余,长:高比9:1保障了类似轻型战舰的机动性,这些法国战利品,成了1805年后英国近岸封锁法国军港的利器(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27900180461983&mod=zwenzhang ),因为她们转向灵活,风向改变后可以及时做出反应,而三层甲板的大船只能无助的被吹向陆地的大风,推到暗礁上触礁、推到浅滩搁浅。


      这样,胖达我几乎不涉及任何帆装索具的细节,简单从物理原理上描述了西欧风帆战舰迎风航行的情况。


      实在没法迎风之航的笨重战列舰,要往风眼行船,怎么办呢?
胖达一直念叨的油画里的“旗子”是相对风,这是怎么回事?
战舰横帆桁可以转动,那么随着风向改变,如何转动能获得最大推力呢?
战舰从迎风到顺风,各个角度来风航行时有什么特点呢?

下回再做原理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