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旧版书生:劣诗之十大特点及剖析
2016-10-22 | 阅:  转:  |  分享 
  
旧版书生:《劣诗之十大特点及剖析》作者旧版书生一、不用韵。文无韵,必非诗也。诗是韵文,用不着专业学习,查查词典都知道诗是什
么。旧体诗词讲究韵,新诗也需讲究。外国语的诗,本来讲究压韵的,拿来到中国,韵都革命掉了。简直是无政府。二、无形式。诗是有形式的
,旧体诗的形式不必多言,新诗也应该讲究形式。比如在英国,十四行诗就非常受推崇。此外还有许多别致的格式。这种格式赋予诗形体美——恰如
燕瘦环肥。而我们的诗人,把一团团糨糊往纸上一摊,有好句也糟蹋了也。三、伪诗词。旧体诗词的伪,表现在非绝、非律、非词而冠以绝、律
、词。这种诗人一般功底不深,又不求甚解,拿鸡毛当掸子使。我劝这种人要么买几本诗歌、诗词基本常识,研磨研磨再说。要么下次在尊作前面冠
上大名,名之曰张三牌某绝某律某词,王二麻子牌某绝某律某词,以便和老祖宗留下的东东区分开来。异日诗人腾达了,史官也许会在档案里记录曰
:×年×月×日,曾独创××牌作品,推动中国文学前进了一大步子。新诗的伪,表现在为了戴一顶诗人的帽子,把小说、日记、杂文、论文等排
行成列,当诗来卖。这种同志比较固执——明明诗已经水深火热,他却偏往里跳;明明小说杂文等还能挣到稿费,他偏不去挣。直脖子也,奈他若何
!四、拟古仿古此病在写旧体诗词的朋友身上多发。他们的水平一般在中级或以上,但因为读古人太多,竟走不出古人的情境了,只好在里面徘
徊。喝酒用觞,砺志用匣剑,点的是青灯,骑的是玉骢,让李、杜等老人家恨得咬牙切齿也——不享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条件,偏与我等抢东西用,有
没有同情心啊?羡慕者,唯书生也——你家那么多古董啊!五、不知所云此病在写新诗的朋友身上多发。新诗的语言不如旧体诗语精练,诗人们
就在意象上下工夫,于是乎意象这个难以紧抓的家伙,牵着作者绕呀绕,作者晕了,读者更晕——这也许就是所谓朦胧诗的出处吧。六、乱押韵
韵是科学的,是文字、语言经过千百年锤炼的归纳总结。无论新诗旧体,压韵都要讲规矩。嫌旧韵过时,就押新韵,但不要新旧混用;新韵这么宽松
,还要乱押,只说明驾御文字的功底不扎实,而不应该指责韵束缚了你。连前鼻音与后鼻音都区分不开,还要做诗,除却胆气,辞海里无词可以褒奖
也——鼻窦炎晚期的病人,都不会认为你那是诗。记住,文学具有科学性,否则,就不是文学。诗亦如此。七、拼词凑句因为有韵、格律等元素
的限制,语言顺畅而又能表达你想表达的意思,实在是难,但这正是诗词的乐趣所在。否则,前人为吟安一个字,有的“捻断数茎须”,有的“千改
始心安”,更有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神经呀?这又回到驾御文字这个话题中来。文字,人造的;文字,是为人所用的。字海苍茫,想信手拈来
,却不是容易的事。生拼硬凑,说明语文还没学好,需要加力去攻读,去参透。否则,你拿将出来,不久就会眼睁睁地看它死去——生之不如不生,
叫人骂你无能、残忍也!八、口号诗口号诗,旧体诗多发病也。无论从形式、声韵、格律、对仗等几方面看,它都无可挑剔,唯内容叫人不敢恭
维。这类作品往往是为政治事件定制的,或者是为红白节日捧臭脚的,无情无趣,读如嚼柴。不过不懂诗的当事人、特别是领导看了,定然喜上眉梢
,年终赏一红包也未可知——因为“我”名入君诗也!九、无性征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这句话用来评价目前的诗坛,可谓万分贴切。很多
作品,像是从流水线下来的工业品,意境、语气、谴词几无差异。而从中透露的情感,盖不反映作者的性格、性别特征。尤其读一些女同胞后,除了
叫人怀念蔡琰、怀念卓文君、怀念班婕妤、怀念朱淑真李清照等老前辈,羡慕与她们同时代的男人外,真不知说些什么好了——“妇联”这个机构该
撤消了。十、情趣低下诗是雅的,明朝杨慎的某些诗词过分香艳,也曾受同行批判。改革开放了,生活水准提高了,人更应该雅起来。可怜的是
,下半身写作的恶气竟侵袭到诗坛来了,水平不配给杨先生洗脚,露骨却胜杨先生十分。××、××、×××、×(此处略去十数字),拿这些东西
到诗里,你娘教你的?此十劣,诗之大害也。列将出来,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进步。如果我们不学会反省,诗将停步甚至倒退——已经倒退很远了,不能再倒了。这是书生我真实的心声,与众诗友共勉之。
献花(0)
+1
(本文系王者王美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