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10张图解决了孩子99%写作难题

 小学霸哦 2016-10-22

这是微信(点击标题下方“”关注)的第1351次分享,作者是新媒体部。

“下一个刘慈欣和郝景芳正在路上!”

最近,一位10岁半的小同学写了一篇科幻小作文《我和外星人的一次亲密接触》,篇幅不长,却用上了量子力学的知识,几乎每个看过的大人都为之惊叹,有人则盛赞其创作可媲美两位先后凭《三体》、《北京折叠》获雨果奖的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和郝景芳。

文章讲的是未来地球面临能源危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接收到来自五行星人的求救信号后,展开救援并最终通过科技技术交换,解决了危机的故事。下面截取部分,让您一睹为快!

这次救援计划被命名为“SM救援行动”。经过精密的计算,我们的飞船在预计的时间,准确进入虫洞,利用量子力学原理,成功粘取到了那个来自五行星系的救生舱,带着它一起穿越虫洞,回到了地球。

在联合国宇宙事务管理局,全人类的数十名代表和五行星孤儿进行了一次秘密会谈,达成了合作。在互相交换技术信息后,双方惊喜地发现,五行星球的能量和地球的能量属于阴阳两极,互生互补。

根据我的假设和运算,从地球发射一束量子能量波,借助五行星孤儿带来的能量碎片,在地球和五行星塌缩处架起能量桥,阴极阳生,阳极阴长。在这个能量场中,五行星能够获得重生,并且两个星球通过能量互补可以达到一种充足而又平衡的能量循环。

我的假设:

{yh÷xk﹢z6=1.66.707℅78.09

Xk=yh

Yk=zh}

联合国最终批准了我的这个工程计划。这个计划被命名为“阴阳同生共济工程”。7天后,计划取得了成功。从此,地球和五行星之间建立起了源源不断的能量交换和补给,两个星球都获得了生生不息的能源……

小学生独立创作这样的科幻小小说--这当然基于他平时浓厚的科幻兴趣和物理知识,但对于这位小同学来说,思维导图(Thinking Map)帮了他大忙。程同学是直播课程“思维导图之我是学习小达人”的学员,第三次课上,这门课的导师、毕业于全美排名第一的教育学院之博士赵晴老师分别讲解了“如何用思维导图像海明威一样讲故事,像达尔文一样讲道理”,对应孩子们经常接触的叙事文和议论文。

课程结束,游戏才刚刚开始,孩子们要活学活用,用思维导图写一个“我和外星人”的故事,或者说服爸妈“外星人真的存在”--程同学就用多重流程图(Multi-flow map)丰富了“地球人如何拯救并联手外星人”的情节(见下图)。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孩子拓展情节,还能帮孩子大开脑洞地创想,极具条理地阐述,大大提高写作能力。下面分享10张图--可视为“超强写作攻略”,让孩子不再怕作文!

很多孩子,心里有很多想法,说起来也头头是道,可一旦拿到作文题目,要下笔时,脑子却一片空白,其实,孩子只是缺乏把脑袋里一闪而过的点子都抓下来的工具而已--圆圈图(Circle map)和树状图(Tree map)就是记录灵感、寻找切入点的好工具。

圆圈图的中心是一个小圆,能放任何主题,外面的大圆又能无限制写上关于主题的任何内容,适合用来整理发散性的问题,比如“你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

附上圆圈图模板:

附上树状图模板:

但这些想法还是相对零散的,怎么快速梳理出一个逻辑呢?其实一个好的故事,基本离不开5个要素--这也被称为5W写作,它能提醒孩子把一件事情描述完整。看下面这幅图,学习一下:

Who?谁?

Doing What?做什么?

When?什么时候?

Where?在哪儿?

Why?为什么?

除了5个W,还有1个E--Effection(这件事情造成的影响),写文章可不仅仅要能把词语堆砌在一起写出来,句子间还要有逻辑关系--因果关系(Cause and effect)就是其中最基础的一个关系,掌握事物之间的因果对孩子们了解整个世界非常重要,表现在写作中也能展现出条理性:

5W+1E就是一般文章写作的套路,如果怕孩子忘记,可直接用下面这个气泡图(Bubble map):

有了基本框架,接下来就是树立大纲了--流程图(Flow map)是孩子的好帮手,它能够帮助孩子用来解释一个事件发生的顺序,主要用来列举顺序、时间过程、步骤等等,其中每个框框表示事情发展中的一个步骤。

比如电影《疯狂动物城》里有个经典桥段:女主角--兔子警官要找树懒业务员查一个车牌号码,用流程图表现,就是:

这样显然非常枯燥,怎么让它变得有趣呢?就要用到文章开头程同学也用了的多重流程图了--不直接指向下一个情节,而是生出很多合理的插曲:

说白了,就是丰富“How”这个中间环节。最基础的常见句式有:

How did it look?Size?Color?Shape? - 它看上去什么样?尺寸?颜色?形状?

How did it feel?Texture?Temperature?- 它摸上去怎么样?材质?温度?

How did it sound?People talking,singing etc?Background noises?- 它听上去如何?有人说话唱歌的声音?还是有背景噪音?

How did it smell?- Like...?Fruity?Flowery? - 它闻起来是什么感觉?像什么?水果味?鲜花味?

How did it taste? Like...?Sweet?Salty?Sour?Bitter?像什么?甜的?咸的?酸的?苦的?

除了程同学,有不少同学在写作时都用了这个技巧。比如8岁半的金灵沐乐同学,则把视角锁定在“外星人如何来到地球,最后又如何回去”上--假设“入侵”的外星人其实只是想用战争的假象警告地球人不要再破坏环境,其实他们对于茫茫宇宙中有和自己一样的生命感到非常兴奋和荣幸!

▋5个C,让文章更有感染力

但要让文章更拔尖,孩子还需要加入一些“感染力”--要实现这一点,有5个C需要遵循。这5个基本原则,也可用来做名作赏析和阅读笔记:

上面谈到的方法,更适合叙事文的写作,但孩子上了小学中高年级后,就会开始接触另一种文体--“议论文”,练习说服别人、讲道理的本领。这类文章,最好的写作方式就是--亮出观点、摆出事实。但很多孩子很容易混淆“观点”和“事实”这两个概念:

说白了,事实是能被证明是真还是假的一段陈述;观点是表达一种信念、感觉、看法的陈述,无须证明,而且每个人的观点可以不同。对比来说,就是:

写议论文,孩子们不仅是在练习区分这两个基本概念,学会更客观地看问题,也要学会用事实支撑总结的观点,让自己的观点更具体、更鲜明、更有说服力。下面这张括号图(Brace map)就清晰地列出了写议论文的一般套路:

有了这三个基本步骤,看似高深的议论文,孩子们也可以轻松下笔!比如以“说服爸爸妈妈相信外星人是存在的”为题,不少同学就直接套用了这个图,文章怎么写就非常清晰了:

[img][/img](上海10岁半的徐同学作文大纲)

[img][/img](北京11岁半的杨同学作文大纲)

只有不爱表达的孩子,没有不会写作的学生--以上这份超实用指南,强烈建议为孩子收藏。“思维导图”系列课程目前已开展两期,家长孩子反应热烈,最新一期《全球创意达人之巧用思维导图》仍由毕业于全美排名第一教育学院的赵晴博士担任导师,下周四(10月27日)将开课,孩子将学习并使用8种思维导图,探寻英美德和新加坡四国的创意密码。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进行最后的报名:

[img][/img]如无法正常识别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课程页面

少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