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盗不劫正人君子,而且还赠金周济

 花小鼠 2016-10-22

海盗不劫正人君子,而且还赠金周济

晚清时,林先生在广州某大户家做塾师,教大户家的公子们读书,这是读书人的一条出路,考中科甲的可以出仕为官,然而这毕竟是少数擅长考试者的门径,更多的读书人科举遥遥无望,便从事教书、幕僚等行业,而去大户人家做家塾的先生,又是一种不错的营生,可以有安定的环境,还有优厚的待遇,这还有个雅称,谓之“舌耕”。

林先生学问好,精通五经,工于篆隶,又有课徒之法,用力颇勤,检查课业甚是严格。自从林先生来后,公子们学业精进,深得东家的赞许,林先生在东家也极为顺心,课徒之余也是读书写字,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一年,日子过得波澜不惊,。

直到这一天,他收到一封家书,展信之后,才知母亲重病,这封信是兄长写来的,让他速归。听说母亲生病,林先生赶忙跟东家请假,乘船回去看望母亲。若从广州乘船,出港后一路向西,赶往粤西的老家,正是顺风顺水,比陆路上的还乡之旅快了不啻十倍。林先生所雇之船还未出港,就有两个行客人匆匆赶来,要求同载,当时天已向晚,暮色四合,船只剩下这一条,林先生想也没想,就一口答应了,让船家打起跳板,请两人上船。来得这两人遥遥抱拳致意,然后从一窄条的跳板上走过,常人走过时,跳板会压出大弯,一次只能勉强载得动一个人,而这二人一前一后,几乎同时从跳板上通过,跳板只是微微抖颤了了几下,却未出现大弯,两个大汉的身子,这一条木板居然承受得住,船夫看了,暗暗吃惊,收起跳板时,忍不住拿起跳板看了看,发现这还是平日所用的跳板,并无特异之处。这时候船夫就留上了心,不住拿眼睛飘那两人,那两人丝毫也不介意,明明看见船夫盯着瞧,也只当不见。

两人上船后,靠在船舱内壁上,不发一言,只是观察林先生的举止,而林先生对这二人恍若不见,只顾愁闷,兀自唉声叹气,忧愁之色满面,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来搭船的两人见状就问,先生为何如此忧虑?

林先生答道:母亲有病,正要回去看望,所以心中焦虑,乱了方寸。

同来的两人中又有一人问,不知先生在哪行发财?

林先生道,在广州教家塾,所得无几,借了一些,路费之外,恐怕也不够药费了,故此忧虑,心如刀割。

二人凛然为之一振,起身施礼道:先生是真读书人,真是孝子,孝心令人感慨,我;二人听了,也深受教益。

说罢,二人从怀中拿出十两黄金相赠,林先生坚辞不受,所谓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二人道:先生何必推辞,我们是海盗,看先生单人独行,有心加害,夺先生随身钱财,却没想到先生是如此孝子,我们只取不义之财,专杀贪官污吏,赈济贫弱孤寡,先生是正人君子,我等不敢加害,赠金给先生奉养老母,这都是不义之财,还望先生不要嫌弃,咱们就此别过。

说完,二人各自长啸,啸声在水面上传出很远。长啸之后,二人跃入大海,瞬间没了踪迹。这时船已经离开广州,行在海面上,贴着岸线一路西行,岸上的点点灯火遥遥在望,两个人不知游到了何处,船夫吓得面无血色,倒是林先生镇定,收了金子,唤回了惊愕中的船夫,此后海上一路平安,两日后返回了故乡。

还乡后,林先生用海盗所赠的黄金为母亲治病,延请名医,精心调理,两月有余,母亲的病情好转,十两黄金数目甚居,所用寥寥无几,尚远远不到一两之数,剩下来的钱,就都留给了母亲,作为养老之资,又买房买婢伺候老母。

把母亲安置妥当之后,林先生返回了广州,继续做家塾的先生,在课徒之余,他想起了那两个大盗,神龙见首不见尾,又有急公好义的古侠士之风,从此以后再未见到他们,母亲病愈,晚年优游卒岁,免去了贫病之忧,全赖二人所赠的黄金。这天又接到了长兄的家书,说母亲一切安康,病愈之后身子康健,有婢女的服侍,日子过得顺心遂意。

接到家书后,正是黄昏时分,他想起了在另一个黄昏里遇到的两个海盗,面有风尘之色,来去如风,全然不着痕迹,又想起世风日下,世上之人尚不如海盗有义气,奸狡的世俗之人也不如海盗有节操,于是,他提起笔来写下一首诗,回忆当时与海盗相见的场景,历历如在眼前,许多年后,人世代谢,林先生的诗稿散佚,他关于海盗的诗,只有这两句流传至今:

相逢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