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鹅群报警的海盗朱阿尧

 花小鼠 2016-10-22

用鹅群报警的海盗朱阿尧朱阿尧在清朝顺治年间起兵,割据海岛,常年盘踞在广东的海山岛,在岛上筑造水寨,寨中屯兵,称雄于海上。

水寨的布置,占据了山川之险,易守而难攻。海山岛孤悬海外,朱阿尧的水寨位于岛上的鲤鱼山,故又名鲤鱼寨,山麓有月牙形的湖水,与大海相通,是水寨的天然屏障,临海处多有悬崖绝壁,俯瞰大海,水中布有木栅,防止敌船进入,而寨中船只进出时,则有寨门开启,旋即掩上,几乎毫无破绽可寻,在城中的海盗还倚仗山势,设置岗哨,两个时辰就换一拨哨兵,防守严密。

水寨墙依着山势而建,高有丈余,墙厚有五尺,寨内有营房、仓库、马厩和练兵场,围墙四周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大门之外还有若干小门,俨然一座海上堡垒。朱阿尧聚众七八百人,在水寨驻扎。鲤鱼寨中的兵马,多由当地人组成,习于水战斗,穿行于南海海疆,专门劫富济贫,声威大震,来投奔者络绎不绝,海山岛上的渔户,基本都加入了朱阿尧的水寨。

朱阿尧经营的水寨别具一格,他在水寨的木栅中养鹅三千头,水寨的木栅栏仿佛围栏,围住了这些漂浮在水面的白鹅,不使它们走远,白日里,水面上是白鹅的世界,这些白鹅头颈交缠,恍若蛇群,扑腾的羽翼,也时时打破水寨的平静,在水寨城头巡视的朱阿尧,俯瞰着水中的鹅群,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抬手接过了一根飞散在空中的鹅毛,捻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在城头走来走去,他背着手,那根鹅毛也跟着他的手,续在了身后,这使他骤然多出来一根毛茸茸的尾巴,在身后随风招摇,他的部下看了,也都掩口而笑,朱阿尧用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也装作不知。

他的水寨固若金汤,要来攻打水寨,先要三千头鹅这一关,鹅的听觉最为敏锐,在几次清军夜袭中,清军尚未靠近水寨,还有十里之遥,鹅群中的头鹅就带头叫起来,紧接着,水寨中三千鹅齐鸣,朱阿尧听到警报,立刻点齐战船,擂鼓三通,放出信炮,即有一队发疯似的海盗船从水寨中冲出,将来犯的清军杀散,鹅群充当着哨探。

清军的统帅是奋威将军邓友伦,几次带兵前来征剿,都被朱阿尧窥破,夜间的偷袭,也都被朱阿尧一一化解。久攻不下,这使邓友伦极为恼怒,左思右想,想得一计策。当他得知,朱阿尧还有个表弟,现在寨中作为朱阿尧的副手,是贪财好货之辈,便立即派人联系,许给官职,要将许明拉过来。于是托了许明的同乡,以入伙为名,把密信送到了寨中去,并附了厚礼。

许明收到信,又见到金帛礼物,不由得心动,这批财宝,是他在海上抢劫半生也难以企及的数目,足够他使用几辈子了。许明的同乡劝道,有了这些,就可以衣锦还乡了,买房置地,使奴唤婢,又何必过这种刀头舔血的日子,受这寄人篱下的闲气。

许明听罢,深以为然,于是欣然收了礼,把前来劝降的同乡留在身边,作为帮手。许明在水寨中是仅次于朱阿尧的二号人物,负责水寨中的日常事务,朱阿尧所谋甚大,精力不在日常琐碎上。于是,在喂鹅时,许明戴着自己的心腹人,亲自前去鹅圈喂鹅。当晚喂鹅,鹅食中就掺了毒药,鹅群全部僵伏不动,黑夜中的海面,飘着些密集的白色块,那是凋零之后的鹅群,正在顺水飘荡,这些脖颈不再舞动,作为朱阿尧的耳目,鹅群从此失灵。

朱阿尧从城头望去,只当是鹅吃饱了,已经入睡,也未加留意,转了一圈,就回寨中安歇了。半夜里来了清兵,摸到水寨门口了,鹅群已经难再发声,于是清兵七手八脚砍断了栅栏,杀入寨中。

这次突袭让朱阿尧措手不及,他从床上滚下来时,清兵已经杀到了窗外,这一惊非小,赶紧从枕头底下抽出了钢刀,仗着武功过人,冲杀了出来,带着身边亲信,从海盗的崖石上跳海逃走。朱阿尧等人本是海山岛上的渔民,水性素来精深,跳水之后,便踪迹不见,片刻之间就潜出了老远,官兵遍寻不得。

当朱阿尧从水中冒出头来时,再看水寨,已经变为一片火海,火光照得海面通红,煞是好看,一刹那间,他有些恍惚,似乎并未觉得哀伤,倒像是在看一场孩提时代的焰火表演。这时,他的亲信们也纷纷从海中冒出来,齐劝他快走,他从海中伸出手,制止了众人,向着水寨呆呆地看了多时,才分开水波,带领众人游去。

朱阿尧率部突围后,朱阿尧投奔了郑成功,任复台先锋、右协水师提督,在收复台湾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