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而杂与少而精的辩证读书法

 马连成0205 2016-10-22

近5个月,400多本书,300多个书评。这是我今年涉足豆瓣书评以来的成绩。很多人问我,这是如何做到的。我的答案就是快速扫描,处理好多而杂与少而精的辩证关系。多而杂与少而精,对于阅读而言,就是阅读和吸收的关系。多而杂与少而精并不冲突,我们可以从多而杂的书籍中吸收少而精的内容,再将少而精的内容输出为多而杂的表现方式。这也是我阅读的精髓所在。这个流程的关键就在于“有效”二字。看再多的书,如果不能做到“有效”二字,就总会出现“阅后即忘”,“看也白看”的现象。

其实,关于如何阅读的书,网络上有很多,也都提供了很多简单实用的方法,特别是曾经独创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的日本作家奥野宣之,他撰写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就提供了大量可操作性非常强的技巧和方法。我的阅读方法与奥野宣之的方法异曲同工。

要保持持续旺盛的阅读热情

有人说,过去书籍少,但人们阅读的热情高,而现在书籍多了,却没有了阅读的热情。因此书读的多少,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阅读者的内在需要。有阅读热情的人,即使书再少,也能够把握机会,读懂、读透,入脑、入心,并在实际生活当中加以运用,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样可以达到阅读的目的;没有阅读热情的人,即使天天埋在书堆里也是苦不堪言,如同赶鸭子上架,得不到半点提升。因此,最理想的状态是既有阅读热情,又有很多图书,这样就能够博览群书、积累知识,持之以恒必有斩获。

要保持有的放矢的遴选头脑

也就是要有目标的进行阅读。本人非常欣赏“反木桶理论”,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尖锐的钉子比笨拙的榔头更容易突破重重包围。人活着不是为了补齐短板,而是发扬优势。读书也是如此。在阅读之前,要先摸准自己的脉搏,看自己喜欢阅读什么类别的书,是小说、文学,还是人文、自然,亦或是社科、理论。相对来说我的涉猎范围比较杂,方方面面都比较喜欢,但是有几种类别的书,我做到了坚决不碰。比如恐怖小说、高品时尚、专业书籍等等。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能把有限的时间耗费在无限的盲点之中。奥野宣之提出列出购书清单的做法,非常实用,能够帮助自己看清阅读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要保持去粗取精的扫描习惯

拿到一本书之后,我通常是先扫描目录,找出本书的逻辑关系和脉络层次,从题目或章节介绍中找出整部书的主要内容。目录相对于书籍而言,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用好目录就相当于找准了本书的脉络,沿着脉络用力,就能够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在阅读目录的过程中,对本书的观点就会有大致的认识,然后分章节主页扫描,快速浏览,找到作者关于论点的论据。对于重要的观点和实用的论据,我们可以采取奥野宣之做笔记的方式,标记、划线或者摘抄,既有利于读写,又有利于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一是阅读目录,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二是快速扫描,保持对书籍整体框架的认识。三是用好笔记,重要内容一定要记录下来,帮助对书中内容的消化。

这里还有个简便方法,阅读,甚至购书之前,可以先到豆瓣书评区看看别人的书评,通过别人的阅读体验来确定本书的精华所在。特别是有些喜欢拆书的朋友,更能够将一部书的精华剔肉取骨,将精华部分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展现出了,更有利于掌握书中的精华部分。

要保持时常回味的反刍行为

食草动物经常把经过粗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返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去。这个过程就和我们读书阅读非常相似。对于做好的笔记、记录、摘抄,通过再一次快速浏览,重新审视,加深印象,并将其与以往的认知相互印证,打通相关知识体系沟通的桥梁,使之如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已牢牢结合。宋朝宰相赵普就是个例子,对论语时时阅读,常常阅读,达到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效果。奥野宣之的书中,也提到了这一方法,可以让原来一知半解的语句变得可以彻底理解。所以,这种时常回味的反刍过程,就是再消化、再吸收、再转化的过程,也是体现阅读“有效”的重要过程和关键节点,更是多而杂向少而精转化的重要方法。

要保持随时输出的行动准备

如何避免“阅后即忘”、“看也白看”的现象,是每个阅读者最大的问题。从我的阅读经验来看,最好的方法就是时刻保持要将本书内容输出的准备。比如,时刻提醒自己,读完之后要把这本书的主要精华向朋友展示一下,或者作为聚会宴席的谈资让自己成为焦点,再或者构思一篇关于本书的书评,等等。在我的书评里,大多情况下,不仅包含对本书的理解,更包含我个人的观点。所以,在我的书评里,很少有拆书的写法。对于我而言,书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之后的输出过程。这种过程是消化吸收的过程,也是将书中内容与自身知识体系相融合的过程,更是实现少而精向输出的多而杂表现的重要内容。

多与少、杂与精的辩证关系其实并不复杂,但却是饱含深意。记得网络上流传过一个段子:赚钱多的回家少,美貌多的穿衣少,想法多的成事少,辛苦多的收入少,权力多的时间少,情人多的安宁少。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但有一个是肯定的,读书多的困难少!有效阅读的,智慧多!

以上所述仅是一家之言。一己之见。更多技巧,请参见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