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事情,与人交流,我们常喜欢说:“给个面子!”然而,其实我们未必有那么大的面子,即使有,也从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挣的。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纷争天下。 刘备与吕布在徐州割据。 袁术先和吕布结成了儿女亲家,然后派大将纪灵来攻打刘备。 刘备被纪灵大军围困在小沛,危亡之际,向吕布求救。
诸将震惊。 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本来就是勇冠天下的第一勇将,加上现场露了这么一手,还有背后数万大军撑腰,纪灵等人只好罢兵。 刘备之危遂解。 吕布之所以能把这事儿办成,最重要的就是他有足够大的面子。 常说“给个面子”,往往是自视甚高。 当一个人对他人说“给个面子”的时候,无异于在说:“我这么重要,你得听我的!” 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没有自以为的那么重要。 我国老一辈艺术巨星英若诚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出生在一个大家庭里,小时候吃饭总是很多人一起同桌同食。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在吃饭的时候把自己藏进了一个柜子里,想看看大家是否因为找不到他而着急。 但是直到大家把饭吃完,也没有谁发现桌上少了一个人。 他只好自己从柜子里爬出来,但是等待他的只有些剩饭剩菜了。 现实就是这样,我们在别人眼中的分量,可能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重。 既然并没那么重要,也就不该总是要求别人“给个面子了”。 “给个面子”,其实是一种情感绑架。 这句话直接或间接听到最多的场合恐怕是在酒桌上。 中国人喝酒从来讲究劝酒,而且以多为好。 有人端着一杯酒,满脸堆笑来到你面前,自然总能找到诸多让你不得不喝的理由。 当然最有杀伤力的还是:“你不给面子?” 言下之意就是:“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不给我面子,就是不认可咱们之间的感情。” 至于你喝了是不舒服,还是进医院,却不是别人考虑的范围。 说到底,这是一种情感绑架。 当然,有人说这是酒文化。古人在酒桌上有酒,有酒令,有诗词,确实是有文化。 但是,现在的酒桌,除了“面子”,除了粗言污语,何来文化? 最为重要的是,你连我的健康、生死尚且不顾,里子都没了,又何来面子? 面子归根结底是实力,从来都是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 回到开篇的故事。 后来曹操打败吕布,准备在白门楼下将其处死。 吕布央求刘备:“看在我曾经辕门射戟救你的面子上,帮我在曹操面前求求情吧。” 本来曹操出于对人才的爱惜,也有心放吕布一马,就差一个合适理由和台阶了。 但是刘备却极力劝说曹操杀掉吕布。 最终吕布被绞死在白门楼前。
而实力,从来都得靠自己挣来,哪里是别人给得了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