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梭 | 缂丝,呈现通经断纬的七种演变(上)

 掌染草2012 2016-10-23






凡称缂丝,都是一样的吗?为什么有的缂丝质感厚实,有的却薄如蝉翼?这缂丝真好看,还闪银光呀?……面对观者的诸多疑惑,我们尝试将所见缂丝的品类做一次小小梳理,看看历经千年,从通经断纬的基本结构中,衍生出哪些缂丝新貌。





常让客人好奇的是上图中的丝织品,这种我们称之为“纱罗”的透光织物,其实也是缂丝的一种,名曰“絽缂丝”。



絽织物近景

纬线之间形成有一定空隙



(lǚ)缂丝


“絽”字不常用,但在古代字书《玉篇》和《康熙字典》里都有关于它的记载,意思就是:缝缀


形象地说,絽就是织物在横向上有规律地形成断裂,但由于经线相连,又不完全断裂。







”专指有缝隙的缂丝织物,与其相对的概念就是“”,指没有缝隙的缂丝织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留存的缂丝素带上,就清晰织有“中国明缀带”字样。“絽缀”合称,就是指花地是缀织,素地是絽织的织物。



留有“中国明缀带”字样的缂丝带


虽然絽缂丝出现的时间暂无从知晓,但据说其源头就是绞综织物,我国出土最早的纺织品种之一。今天我们把绞综织物统称为纱罗织物。




罗织机模型(苏州丝绸博物馆

可见机台上的织物横向有规律地形成空隙



絽缂丝桌旗


絽缂丝靠垫


出土于江苏吴县草鞋山(位于今苏州阳城湖滨)距今近六千年,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回纹和条纹葛布,就是这种绞综织物,一定程度上也可说是较符合“絽”织物描述的纺织品。



苏州丝绸博物馆图文资料

葛布:经密每厘米约10根,纬密每厘米约26~28根


絽缂丝采用生丝、熟丝混合织成,质地柔软,透气透光,间断的图案纹样常给人以梦幻的感觉。在日本,仍使用着“絽”的称呼,絽织物常用于夏季服带和高档幔帘,且在《染织の文化史》一书中提到“絽”是源自中国战国时期。









 下一回  

 我们说说缂丝中常见的 “本缀” 与 “明缀”  




缂丝的七种演变

本  缂  丝:代表缂丝本原技法,厚重挺括。

明  缂  丝:代表明清缂丝技艺,平纹细腻。

絽  缂  丝:带有横向缝隙,透光梦幻。

丝绒缂丝:近似丝毯质感,羽绒立体。

引箔缂丝:穿引特殊箔料,带有光感。

紫峰缂丝:生经生纬织造,薄如蝉翼。

雕镂缂丝:有窗棱状镂空,透空感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