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绘画构图学-第二章 绘画构图的要素

 河湖闲人 2016-10-23
构图要素:画幅形态、形相、色彩

 第一节 画幅形态

 画幅形态包括三个方面:

① 画幅——画面的宽窄和画面的大小;

② 画框形状——画面边框构成的形状;

③ 作品载体的材料质地及表面形态。

 画幅形态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容量、构图格局和表现手法。

 构图时无不考虑对其选择及适应其特点的技法的应用,并使之成为构图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成为表现内容的基础。

 一、画幅

 画幅大小的选择主要依据内容的需要,大画幅所具有的气势是小画幅所代替不了的。

 大画幅画面容量大,适宜表现丰富阔大的内容,给人以气派宏大、庄严壮阔的形式感觉;但是不易表现得充分,不易顾及整体效果,表现得好则给人以气势宏伟夺人之感。

 小画幅画面容量小,也可以表现丰富阔大的内容,给人以小巧精致、紧凑、缜密的形式感觉;容易表现得充实,但是宏大场面众多人物的构图不易刻划深入精微。

 二、画框形状(画界)

 画框即画界,常用的是四边形画框。

 黄金律画框——框边长度运用1:1.618…的相近比例构成的矩形画框,其边框比例符合变化统一、和谐的原则,看起来比其他比例组成的矩形要美,人们常用这个比例。一般应用中,凡是大小边长之比为6:4或3:5的矩形,都可归为黄金律比例的画框。

 方形画框——正方形或近似于正方形的边框。这种画框给人以紧凑、方正、刚健、结实的稳定感。

 横长画框——也称横幅画框,即长边大于短边,且比黄金比例明显横长的矩形。这种画框具有气魄宏大、平稳开阔、舒展的稳定感。适宜表现横向的运动,比如一望无际的草原、辽阔的海面等。

 竖画框——高边大于底边且比黄金律画框明显高的矩形都是竖画框,也称竖幅。竖幅给人以高耸、雄伟、挺拔、庄严之感。适宜表现竖向运动或纵深运动,如人物的立像,深远的空间。

 三、作品载体的材料质地及表面形态

 纸、布、绢、板、墙等用于承载画面的作品载体,也称画面材料。不同的画面材料具有各自特有的质地和表面形态:吸水性能、吸油性能、表面肌理、光泽、底色…等等。

 材料的质地和表面形态对画面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画时必须要考虑对其的选择利用,充分地利用质地性能和质地纹理所形成的画面的特殊肌理形式,进行构图和表现对象,使之成为构图的有机因素和表现内容的一部分。

例如,中国传统写意画利用宣纸的吸水性能,构图中考虑到笔墨的干湿浓淡皱擦点染在白纸的衬托下方能显示出其构成的形式美感,所以,一般不采用墨、色铺满全部纸面的构图,而留有大面积空白。

 第二节 形相

 点、线、面是组成各类形象(写实形象、人造形象或抽象形象)的基本元素,又是绘画构图的基本可视形相。点、线、面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是人类主观抽象的产物,是人类感觉升华到思维的结果。

 不同的点、线、面形相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心理。

 一、点及其形态的视觉心理

 点在构图中是最小的可视形相,点的大小之别是由这个点与其周围的可视形相、画面空间的比较而产生。
 图 15

 “点” 的形态使人产生小巧、集中、凝聚、闪动的视觉心理。

 在与运动的线条对比下,点具有明显的静止停顿的感觉,在运动线条的前方的点,有阻止线条运动的作用或被线条抛出的感觉。

 点在大面积色彩对比衬托下极其醒目而闪耀。

 “点”可以分为:有方向性的点(比如:水滴形点)和无方向性的点。

 “点”的形状有圆形、方形、椭圆形、多角形、水滴形及不规则形等等。

圆点,其形象完整,深厚饱满,给人以一种充实感和运动感。

方点,其外形以直线构成,形象坚实、规格、方正,给人以冷静、静止、稳定感。

多角形点,其外形以折线构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多角形状,形象尖锐,给人以放射、闪动、紧张、活泼的感觉。

水滴形点,其外形一边为圆一边为尖,是具有方向性的点,形象饱满、凝聚,给人以重量和运动方向的感觉。

不规则点,其外形由不规则的线构成,形象自由随意,给人以一种活泼自在感。

 上述这些点,一旦在绘画中与表现的客观物象相结合,会给人以不同的情绪感觉而具有鲜明的个性。

 平面空间上的两个点,中间有线的感觉产生(图16 A)。

 点的排列虽未连接也产生线感及运动的方向感,大小点的张力使人的视线从大点引向小点(图16 B)。
 图16

 绘画构图中的两个相同的点,有呼应联结的作用。三个以上的点的张力使人感到中间形成一个空间而成形(图16 C)。

点的疏密给人以轻松或紧张的感觉。

 点的排列秩序、聚散、起伏使人产生节奏感。

 点有重量感,对画面构图的均衡起着一定的作用。

 绘画中有用点彩画法表现阳光的闪动和空气感(图17),用点表现炽热的激动情绪(图18)。有的绘画中点的本身就是物象(图19)。中国画中用点表现具体物象,在构图中点起到平衡画面、接气、补空及醒目的作用。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02 -- 绘画构图的要素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17 A   李四维《旅游季节之二——船过小三峡》

图17 B   李四维《旅游季节之二——船过小三峡》细部
 17 C 【法国】修拉《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图18  梵高《星空》
图19 A
  图19 B  《芥子园画谱》树叶

 二、线及其形态的视觉心理

 构图中的线有两个含义:

用笔和其他工具划出的相对细长的痕迹;

物象的边缘和轮廓。

 “线”具有引导人的视线的作用。不同的线条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心理引起人的感情联想。线条也能唤起人对其表现的工具与方式的知觉记忆。由于行笔方式和速度的不同,可以使线具有不同的性格和情绪,借以用线来表达感情。
 图20

 垂直线,使人联想竖直耸立的物象,给人以挺拔、刚毅、尊严和具有下垂的力感,同时又给人以向上升腾的力感。

水平线,使人联想平坦辽阔的物象,给人以平静、安宁、沉稳、舒展和向两边延伸的力感。

斜线,使人联想倾斜前冲,给人以奇突、惊险、倾倒、运动方向的力感。

几何曲线,使人联想闪电、碎裂、痛苦,给人以坚硬、呆板、紧张、惊险与痛苦的运动感觉。

自由曲线,使人联想轻柔婆娑,给人以自由、活泼、温柔、流动的运动感。

 线在构图中的功能极大,它可以交搭成面,可以分割画面,可以造形和表现质感。

 中国画家对线的研究极其精深,创造出多种用笔技巧和线形,比如古代就有中国画技法十八描等等。这些线条如屋漏痕,如锥划沙,如折钗股,如虫蚀木,如行云流水,如高古游丝,如琴弦,如铁线,如折芦,如剑脊……,分别表达出:或力透纸背鼎扛千钧,或轻如浮云漂浮渺渺,或风疾电挚激荡飞扬,或沉着冷静气沉丹田,或热情奔放激动活泼;或苦涩,或甜润,或含蓄,或外露……以及华润、苍老、飘逸、挺拔、秀美、刚健、洒脱、遒劲、生涩、浑融等感情与性格(图21)。画家通过这些线的长短、粗细、刚柔、强弱、轻重徐疾、浓淡干湿、转折顿挫来造形,表明虚实、明暗、节奏、动势和坚硬、柔软、光滑、粗糙、轻漂、沉重、前后、远近等等不同质感、量感、空间感的纷杂世界和变化万千的物象。线型和线群的组织以及用线所构成的形式结构对构图的效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21

图22 中国画线描作品

 三、形及其视觉心理

 “形”有如下含义:物象的外貌轮廓;抽象的面。

 “形”有千姿百态,不同的形态,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心理。形虽多,但可归纳为几种中抽象的基本形:有直线构成的形,也有曲线构成的形(图23)。
直线构成的形
 曲线构成的形

图23 归纳为几种中抽象的基本形

 方形给人以方正、坚实的感觉;

长方形给人以平静、威严、沉重的感觉;

竖长方形给人以高耸、伟大的感觉;

等腰三角形给人以向上指向的感觉;

上述这类“形”,由于底边是水平线,因此都有稳定感。底边长于他边越大,稳定感也越强,反之亦然。

如果将上述的图形斜放,角朝下,则给人以不稳定感。(图24)

 图24

 直线构成的角,有向外冲引的力感和指向感。横置、斜置的锐角三角形似箭头,有向前冲的感觉。多角形给人以放射和紧张的感觉(图25)。
 图25

 由曲线构成的形给人以丰满、凝聚、阔展或瘫软的感觉,由于底部为弧形曲线,因此都具有不稳定的活动感觉。

 比较分别用曲线和直线构成的同一人像的形式感觉的差异(图26):
 图26

 几千年来,人类绘画由模仿再现对象,追求与物象“形”的逼真肖似,逐步发展到重在表现,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齐白石语)。中国写意画中的“形”也与现实生活中的物象的“形”相距甚远了。

 西方绘画也由写实地再现对象,追求形似逼真,逐步发展到19世纪末油画的“写意画”,20世纪初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抛弃具象到抽象,破坏客观物象“形”的完美性而变异,抛弃现实对象为无对象的主观的抽象造形,构图也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构图中,写实地再现对象的“形”给人以真实感。夸张的或概括的表现客观对象给人以个性鲜明、装饰意味或俱幽默感。

构图中,客观对象的“形”的变异,给人以怪诞、恐怖、梦幻、迷惑、幽默等感觉。

构图中,臆造的非现实物象的“形”或抽象的“形”,给人以各式各样莫名其妙的新奇感和装饰性感觉。

构图中,对“形”的处理,齐整简括给人以大方、明朗、振奋、宁静的感觉;繁杂琐碎的形给人丰富、繁琐、混乱、不安的活动感觉。

物象的形是其精神状态的外在表情,新建筑物的形与遭破坏的古旧建筑物的形给人的心理感觉是不同的。

人的精神状态除了从面部表现出外,体态的外形也是体现,谓之动态表情。人的动态可以体现人的情绪。构图时应努力找出最能表现人的心绪、性格的动态的大外形。

“形”在构图中占有面积、位置和空间;形之间的比较有大小、重量感觉之别;“面”的有机结合构成“体”,使视觉产生深度空间;“形”具有很强的形式感,因而“形”对构图的形式结构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节 色彩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的艺术语言,是构图的重要元素。一幅画最先打动人的引人注目的是色彩效果,即使是单色画,也是有黑白灰色相的点、线、形的组合构成的画面。

色块的组合布局直接影响构图的均衡、对比、节奏、呼应与物象间的联系。色彩对突出重点和主题物象起着重要的作用。色调则直接关系到一幅画的感情基调、立意与色彩的和谐统一。

 即使是素描的形式结构很完美的一幅绘画构图,如果色彩布局不当,也会改变素描构图结构的原有均衡或改变引人注目之处。绘画构图的色彩的形式结构与素描的形式结构同样重要,完美的绘图结构应是这两种形式结构的统一。

一、色的三属性

 色相,即色的相貌:黑、白、灰、赤、橙、黄、绿、青、蓝、紫……。

明度,即色的明亮程度,明度高的为明色,明度低的称暗色,中明度的称中性色。

纯度(饱和度),即色味多少程度,纯度最高的色成为纯色。

二、色的刺激强度

 与地色明度对比越强的色,其刺激强度也越大,反之亦然。

纯度越高的色,其刺激强度也越大,反之亦然。

三、色彩的特性

色彩的特性即人对色彩产生的心理反应。

冷暖感觉:暖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冷色给人以冷的感觉。

胀缩感觉:明度高的暖色给人以向外散射和膨胀的感觉,明度低的冷色给人以向内紧缩的感觉。

动静感觉:暖色给人以动和兴奋的感觉;冷色给人以沉静的感觉,纯度越高,该特性越明显,反之亦然。

轻重感觉:明度高的色相给人以轻漂的感觉,称轻色;明度低的色相给人以沉重的感觉,称重色;明度相同,纯度高的比纯度低的感觉轻。

软硬感觉:倾向白色相高明度的色给人以柔软的感觉;纯色或纯度高的倾向黑色相的色给人以坚硬的感觉。

华丽与朴素感觉:纯度高或明度高的色给人以华丽的感觉;纯度低或明度低的色给人以朴素的感觉。

 色彩的特性可以使素描构图的形式效果得到加强或削弱,甚至可以改变素描构图的形式感觉和构图的形式美。

比如,色彩重量感可以改变素描稿的原有的均衡稳定关系(图27),再如,形式结构为表现静感的素描构图,用静感的色彩布局会加强其静感的效果,如用动感的色彩布局或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则会削弱其静感形式的作用。因此在构图时要注意色彩特性的运用。
 图27 色彩重量感可以改变素描稿的原有的均衡稳定关系

 四、色彩的感情与象征

 色彩是客观存在。色相给人以某种情绪的感染,是基于人对色彩的心理反映。人们对色彩的审美意识和色彩对人们所引起的情绪以及色彩的象征性,因时间、地点、环境、时代、民族、阶级、年龄、习俗、文化修养、个人的情绪的不同而有差异和变化。因此绘画中的色相只有与表现物象具体联系时,色相的情绪才是明确的。

 但是,由于人类长期地将色相与某种物象联系在一起,也产生了较为相对稳定的认识感情,久之也形成了某种抽象的联想,从而色相具有了引起人们大致共鸣的感情与象征性。比如:

红色,使人联想血液、太阳、火焰,给人以热情、勇敢、活泼的感情,但某些红色又使人烦恼。

黄色,轻快、光明,有正在成长的感觉。

桔黄色,感到高贵庄严,但有时又使人感到负担。

白色,快活纯洁,有时又有些凄惨。

黑色,有时严肃,有时又觉得太沉默和恐怖。

绿色,可以象征和平、青春、宁静,但有时又使人感到感伤。

青色,冥想、纯粹。

灰色,病态、空虚,但又柔和。

紫色,高贵,可有的人感到它娇艳甚至卑贱。

要是用两三种甚至更多复杂的颜色配合起来,效果又各有不同。

构图合理地运用色彩的感情与象征,有助于内容和主题的深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