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及“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给施工人员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2 工地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设值班电话并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如发生产安全事故立即上报,具体上报程序如下: 3 主要应急资源及设备储备表 4 基坑开挖时及开挖后,支护结构发生一定的位移是正常的,但如果位移过大,或位移发展过快,则往往会造成较严重的后果。如发生这种情况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1)基坑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先撑后挖、严禁超挖”的原则进行施工,减少竖向支护桩无撑暴露的时间。 2)增加水平支撑杆件,遏制变形进一步增加。 3)支护桩顶卸载。 4)对基坑外土体进行加固,增加其自稳能力,可采取的方法有深层搅拌桩、注浆等。 5)及时封闭基底,基坑开挖后加快垫层施工、加厚垫层厚度,采取“随挖随浇”的方法,是最经济的措施之一,它对于制止位移发展也有一定作用。为尽早发挥垫层的“水平支撑”作用,应适当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掺入早强剂。 6)加快地下室底板施工,将地下室底板与支护桩间空隙及时用砼回填,回填可与地下室底板一起浇筑。 1)防止流砂、管涌的有效措施是确保降水效果。在基坑内设置足够降水井、观测井、应急备用井。开挖过程中严密监测承压水水位,确保地下承压水位始终在开挖面以下1m。 2)若突涌、管涌不严重时,可采用砂包反压、设引流管等。然后加强降水,待承压水位降至坑底以后,在进行开挖和后续工序施工。 3)若突涌现象十分严重,水量很大,可以用大量碎石、砂、土方覆压回填基坑。然后加强降水,待承压水位降至坑底以后,在进行开挖。 1)合理确定基坑土方开挖顺序,加快管廊主体结构施工,减小基坑暴露时间。基坑采用机械挖土,坑底应保留200~300mm厚基土,用人工清理整平,防止坑底土扰动。要严格按结构施工段分层施工,紧紧地抓住“三快”,要一鼓作气快速连续的挖和撑。500px层人工挖土和素混凝土垫层要在24h内完,随即抓紧浇注底板,底板混凝土在垫层浇筑完后的最短时间内完成。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尽量避开在雷雨天气下开挖基坑最下层土;若正在挖这750px土时遇下雨,更要抢,要挖一小段,浇一小段垫层,不能停。如造成垫层标高不符合要求,则待雨停后,再凿去重浇垫层,以保证坑底土不被软化,避免因此而引起基底隆起。 2)减少土体中有效应力的变化,防止基坑底集水。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施工现场设置足够的集水坑及时进行排水。在挖至设标高后,尽快浇筑垫层和底板。 3)对基坑底软土层进行加固(被动区加固),可采取深层搅拌桩、注浆等固化措施。 1)项目部成立管线保护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 2)进行管线交底,取得施工可能涉及的地下管线资料,以制订管线保护方案。同时由安检室派专业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监护和巡视,指导施工过程中的管线保护。 3)对管线进行监测,以信息化管理指导施工。 4)管线发生事故后被发现后,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及管线权属单位进行抢险。 1)基坑周边设排水沟,使施工废水、雨水排入附近市政排水管。 2)坑底不允许积水,为及时排除坑内雨水,随挖土在坡底层应设置约0.6m×0.6m×0.8m的集水井,各层平台修成1%~3%排水坡或挖树枝状水沟。坡顶和坑内禁设横截沟,沿地下墙边禁设纵向沟。 3)施工前准备好足够数量的彩条布,以防止在基坑开挖施工中突遇暴雨,随时对四周放坡土体进行遮盖。 4)基坑雨季开挖前必须检查施工现场周边的排水管沟是否畅通;完好的排水备用水泵及防水材料是否进入现场。 5)基坑开挖采取层层开挖,随挖随撑,减少基坑的暴露时间,减小“时空效应”。 6)施工中,保证工地库存抽水泵不少于12台,其中扬程为100m的8台,以随时应对突降暴雨。 7)当遇雨季或暴雨时,应落实好坑内外的排水措施,并随时保持完善和畅通,严防地面雨水倒流或回流坑内,坑内除进行积极抽排水外,还须使纵向土坡小于1:3,并做好必要的坡面保护(盖上彩条布等)。暂停挖土,待雨停排水完毕后,再继续施工。 8)要严格按结构施工段分层施工,紧紧地抓住“三快”。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尽量避开在雷雨天气下开挖基坑最下层土。 5 项目部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针对重大危险源及可能出现的险情至少组织一到两次培训和演练,使相关人员熟悉应急预案程序,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并根据演练情况和实际发生的情况对应急预案作相应的修改和完善,提供对项目对突发事件整体应急能力。 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演练的主要内容有触电、物体打击、支撑系统、中毒、基坑施工、火灾、紧急逃生、自救等。 对员工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 (1)演练的方案主要包括:情景证明书、演练计划、评估计划、情景事件总清单、演练控制指南以及演练人手册、通讯录等内容,同时要明确演练现场规则,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2)应急演练:演练人员一定要按演练方案,执行演练指挥部指令,遵守演练规则,操作器材、设备要符合规范,抢救伤员的动作要标准,以确保演练目标实现。 (3)结和评估。每项演练结束要全面、正确地评估演练效果,指出不足项目,采取合理应对措施,并做好书面总结,以更好地完善应急预案。 6 (1)积极组织全体参与深基坑施工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安全自救常识,内容包括熟悉基坑坍塌发生前各种预兆常识、基坑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主要伤害类型、紧急逃生、避险、自救知识和技术。 (2)定期组织模拟紧急逃生、自救训练。内容包括紧急逃生通道选择、逃生方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与技术等。 (3)根据基坑施工安全事故伤害类型配备各种紧急救援物资 逃生工具:安全梯、软梯、安全带; 救援物资:担架、急救包、氧气袋、食物(牛奶、矿泉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