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与沙市青莲巷

 焉渘东录文 2016-10-23
在喧嚣的闹市中的沙市青莲巷,似乎是这座城市中的一件文物。城市中的土路变成煤渣路、砖渣路,进而成为水泥路,再发展到路面“刷黑”,青莲巷仍是那历经数百年的被一代代过客、人流之履,磨得光滑了的青石板路面。巷内一旁,一口居民们仍可使用的古井,井口沿上绳索提水拉拽形成的绳索印痕,无言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溯江而上,经过三峡去流放地夜郎(今贵州遵义附近)的途中遇赦,他便从白帝城出发,顺江东下,复经三峡,飞舟直抵江陵,在长江江津重镇沙市(属江陵辖)进古廖子河泊船靠岸后,在离码头不远的一条小巷住下。
  对这里他有一种一见如故的亲切感。开元十四年,二十五岁的李白出蜀,开始游历,到江陵曾写有《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在这里,他曾拜会了他倾慕的司马承桢道长。司马道长对青年李白的才华大加赞赏。受到鼓舞的李白回到居所后,连夜写下了《大鹏赋》。这次会见对其以后炼就仙风道骨的气质及洒脱飘逸的文风,形成了重要的影响。
  三十余年后,经历了人生跌宕起伏而不得志的李白,在晚年又一次命运转折的时刻,仍然壮心不已,有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心胸豁然开朗的心境。住在沙市的这条小巷里,李白记起了同为醉八仙之一的贺知章老人,在天宝三年八十四岁高龄告老还乡时写下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在这首诗里,贺知章老人描述了一种江山依旧,物是人非的心境。李白重还江陵,仍有一腔“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壮志豪情。他要在这里重新扬起征帆,胸中诗情喷涌,早发白帝城的诗句呼之即出。他在小巷的陋室内取出纸笔,用井水研好墨,挥毫疾书,一气呵成了一首传诵古今的七言绝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重启风帆离开了沙市。因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他以六十一岁高龄请缨杀敌,中途因病返回后方。第二年,病死于安徽。李白去了,沙市人却永远铭记着这位豪气干云的诗仙。因李白自号青莲居士,沙市人将李白曾经住过,并写下了光耀古今的诗句的小巷,取名为青莲巷。
  如今的青莲巷,在日益光鲜靓丽繁华的都市里,显得落寞寂寥。但是弯弯的小巷仍是一条文化的纽带,在青莲巷的南巷口是沙市第十四中学,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