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蝴蝶翅膀有没有颜色?其实,你不懂什么叫“颜色”

 无知无智无能 2016-10-23

Revolucion/文


2015年安徽高考的作文题目是这样的:

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好啦,别说蝴蝶翅膀,你就算拿一桶颜料来,在电子显微镜下也看不到颜色的啊……颜色是光带来的现象,而电子显微镜顾名思义是用电子的,成像效果默认都是灰色,那些彩色照片都是算法生成的伪色。

但蝴蝶翅膀到底有没有颜色呢?

简单地说,有。蝴蝶翅膀的颜色有两个来源,其一是色素“本身”的颜色,其二是鳞片表面特殊结构产生的颜色。

但要详细讲的话……可就多了。


颜色,是生物对于光的主观感受

颜色是一个生物学概念,只存在于生物的眼睛和大脑之中。物理世界是没有颜色这回事儿的;它有的,叫做“光谱功率分布”(spectral power distribution, SPD)。

简单地说,光谱功率分布描述了光的“成分”。光是一种电磁波,正如声波一样,它可以是单一频率的波,也可以是多种不同频率的组合。把每一种频率和它们的“强度”都列出来,就得到了一个光谱功率分布。

而一个有眼睛的生物,就能把光的成分换算成“颜色”。但是,这个换算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完全不同的成分,可能看起来给人的感觉一样,比如红光和绿光叠在一起会让人觉得看到了黄光。毕竟眼睛不是光谱仪。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判断?因为人的眼睛只有三种感受色觉的细胞。

下图是人眼睛中的三种色觉细胞。

假如你看到波长为550nm的单色光,它对于L和M引发的刺激都同样强烈,而S没有反应,你的大脑将这种状态理解为“黄”。

但如果你看到波长为534nm和564nm的光同时射过来,同样会产生“LM一样强,S没有”的状态,也会觉得这是“黄”。

正因为我们的眼睛比较弱,所以显示器和打印机用寥寥三种成分就可以欺骗眼睛,模拟出自然界大部分东西的颜色感受,而不需要真的发出每种物体“本来”的光线成分。

不过,假如有一种生物比我们多出第四个感受器(比如濑尿虾),或者哪怕是它的感受器分布和我们不一样(比如鸟类),在它看来,这就可能是两种不同的颜色了。反过来,如果有的生物感受器比我们还少(比如狗),那就是我们能分辨的颜色,它们看来都一样。

甚至不同的人之间,对于颜色的判断都可能有所差异——毕竟颜色是一个主观感受,我们也许永远无法知道别人眼中的550nm光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但即便如此,国际照明委员会还是设立了一个标准规范,诸如RGB、CMY这样的颜色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个规范的基础上——用三个数字来表示一种颜色。

颜色和光源,脑补的力量

颜色的来源当然是光,但光的来源呢?

自然界的东西可以简单分成两类,要么自己发光,要么自己不发光。对于前者(比如电脑显示器),发出来什么样的光,那就是什么样的颜色;而对于后者(比如印刷品、花、蝴蝶翅膀),那就取决于什么样的光照上去、又有什么样的光反射或者透射回来。

最重要的光源是阳光。阳光里各种波长的可见光都会有一些。因为在人类数百万年演化史里,绝大多数时候阳光是唯一的强光源,所以当我们说一件衣服是“红色”的时候,说的其实是“如果把它放在太阳光下,那么它反射回来的光,会让人的眼睛和大脑觉得是红色的”。

如果把它放在别的光下,就会产生其他的颜色感觉,但是我们的大脑有补偿机制,会试图判断光源的状态,然后光源和反射光相减,从而想象出衣服在正常阳光下“应该”是什么样的。假如你在烛光晚餐,白盘子里盛着黄色的意面,你会觉得意面也变成了白色——你知道光源是黄色的,白盘子在黄光照耀下发黄,因此你会认为意面的黄色不是本来的颜色,也是光源的结果,减掉光源也成了白色。

但是,如果光源的信息不足,比如只看到了一张照片,那么不同的人脑补出来的光源就可能不一样,从而相减之后对这件衣服的颜色判断也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看到白金裙子,有的人看到蓝黑裙子。

假如你脑补出来的光源是阴暗的,相减之后就会认为这是白金裙子;假如脑补出来的光源是明亮的,相减之后就会认为这是蓝黑裙子。图片来源:xkcd

而刨除所有这些干扰因素,只考虑物体本身反射光的能力的话——这才终于到了蝴蝶翅膀本身。


色素色和结构色,都是“真”的颜色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不透明物体,光线照射上去会有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具体哪些被吸收,主要取决于物质分子里的化学键——有些化学键里的电子所处的状态非常容易吸收特定波长的可见光,而剩下其他波长就会反射回来产生颜色的感觉。能起到这样效果的物质就是色素,这样的颜色被称为色素色或者化学色。

但是还有一些物体不那么普通,它表面有特殊结构,让光线反射出来的时候不是胡乱反射,而是发生干涉,从而改变光的成分。这样的结构通常是纤细的平行薄层,层之间的距离和光的波长相当,这样反射出的平行光之间就会有干涉。和色素色不同的是,干涉效果和观看的角度有关系,所以往往会显示出光泽或者虹彩的效果——但也有些鸟类的羽毛上有小气泡,起到散射效果,把虹彩抵消掉。这样的颜色,叫做结构色或者物理色。

蝴蝶鳞片的示意图。图片来源:asknature.or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