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皖南晨刊数字报刊平台:父亲的剪影

 高世荣图书馆 2016-10-23

父亲的剪影

    ■谢敏

    有人说,父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需一口就使你神清气爽;父亲是失落中的一阵掌声,当你垂头丧气时,只需一声就使你神采奕奕;父亲就是你在炎热的夏季的一棵树,是你休息时的绿色港湾。云云。类似的譬如,网上充斥眼球,既贴切又亲切。但在我眼里,父亲是一杯酒,一株牡丹,一帧在牡丹花下啜饮的剪影。

    小时候,我常常看到父亲在傍晚时分喝酒;若是晴天,他更愿意在屋外的院内喝酒。酒是劣酒,母亲从镇供销社里沽来的地瓜烧。父亲剥上花生米,或是夹着豆腐干,就着红苹果似的落日,独自津津有味地喝着,具有“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感染力。他像是在欢送落日,又像是在送走一天的疲劳,好在第二天再精神抖擞地为一家人的生计而奔波。这种喝法,仅仅是嗜好而已。真正让我父亲喝酒喝出品味来的,那是种植牡丹以后的事了。

    一九七九年春,我已满十六岁,读完中学,我们举家从梅渚镇搬到了郎溪县县城。当我们住进两间一院的新居时,父亲照旧支起那跟随他多年的小方桌,把地瓜烧换上了郎川白酒,面朝夕阳,低斟浅饮,自得其乐地喝起酒来。酒过三杯,他突然指着空空的院子,对正在望呆的我说:“如果把这儿栽上牡丹,我就着花喝酒,那有多美啊。”说完,他也不问我是不是听懂了,咂吧咂吧嘴,自顾自地笑起来。

    父亲是个孤儿,被他叔叔收养,很小就出去学徒,颠沛流离,吃了不少苦。风雨人生,磨练了他的意志,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格,使他更加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温饱的生活。喝酒,种花,是他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生动体现。

    父亲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儿,牡丹说种就种上了。嗨,你还别说,在父亲的精心培植下,牡丹还真在地处长江南岸的我家落了户,并且逐渐兴旺起来。刚开始,只有几朵紫色花儿点缀在绿叶中,到了我工作那年,已是十几朵硕大的花盘俏丽地立在枝头了。此情此景,把个普通人家装扮得光彩照人,蓬荜生辉。

    随着我稳定的收入,家里的日子越来越瓷实,我有更多的时间去看父亲爱护花草的情景。只见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操持在牡丹花树中。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花通人性,到了一九九九年春,牡丹树上,结出了几十盘绚烂的花朵来。每天,大量的蜂蝶聚集在花树上,嗡嗡直叫。小小院落,一派春色。

    在父亲的熏陶下,我对牡丹也厚爱有加。每年春季,一有闲空,我就在牡丹花树旁,观其景,闻其香,心中顿生爱意,便觉得生活充满阳光。

    那花也确实招人。看,一棵半人高的花树,身披密密匝匝的羽状复叶;在枝繁叶茂的满树绿色中,有零零落落的几处外圈粉红、逐次向里泛紫的牡丹花,足有碗口大小,缀于花树中,色彩艳丽,香味馥郁;在很多枝头上,还昂起了许多盘大饱满的花苞,个个形同仙桃,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跃跃欲试,欲放还住,秀色可餐。

    于是,一俟开花时节,一到晴朗的傍晚时分,我就会看到一幅美妙的饮酒图:一位已退休的老人,在一张小方桌上,摆上一盆花生米,几块豆腐干,一瓶流行酒,手握酒杯,对着名花和晚霞,慢慢啜饮,似在欣赏落日和鲜花渐渐地沉入杯底的那份惊艳,又似在品尝慢慢瓷实的生活。

    有花无酒煞风景,有酒无花俗了人。国色酒人两相宜,牡丹花下酒更醇。满院中,花香伴着酒香,杯影叠着花影,几抹夕阳从花树上斜照过来,照在父亲的脸上。父亲趁着酒力,面如晚霞花色,呈现惊鸿一瞥的彩照,如梦如幻,兀自浪漫。说他恋酒,倒不如说他恋那浓浓酽酽的生活情趣。

    物换星移,我早已成家立业;牡丹在一九九九年仲夏的一场水患中罹难,不复存在;父亲年事已高,在牡丹死后便戒酒。但父亲在牡丹花树下,手握酒杯,低斟浅酌,乐此不疲的那帧夕照,让我刻骨铭心,成了我生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