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分钟看懂「四大名著」,太有才了!

 非常名5591 2016-10-23


(图)四大名著


四大古典名著为什么会流传这样久远?它们究竟在告诉读者什么?你知道么?


说起《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四大古典名著书籍,可谓是流传深远,如今加上影视剧评书等方面的演绎,更是天下闻名、妇孺皆知。古典书籍浩如烟海,何以这四本书籍上至官场、下至贩夫走卒都能喜欢,并在慢慢逝去的历史长河中始终熠熠生辉,冠之中国传统文化小说最高成就名誉?


或许有人会说:那是它们写的热闹。岂不知它们真正的引入之处其实是在体现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和内心感知。

    

《红楼梦》讲述国人生活情趣

     

《红楼梦》排名四大名著之首,是举世公认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深受国人认同。全书四百多号人物,各个栩栩如生,表面讲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凄美爱情故事,以及封建王朝中四大家族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实则书中所表达的亮点却是中国人最实际的生活情趣。


纵观全书,可一览无余,文学表达方式有:诗、词、曲、赋、联、酒令、灯谜、评书、笑话无不逗趣生动;技艺则有: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匠作构造、花果栽种、蓄禽养鸟、针黹烹调可谓精善;人物描写有:方圆邪正、贞淫顽善、节烈侠义、刚强懦弱、附势文人、外洋诗人、仙佛鬼怪、僧尼女道、娼妓优伶、黠奴豪仆,盗贼邪魔,醉汉无赖形形色色;百态人生则:繁华筵宴,花酒诗会、奢纵宣淫,操守贪廉,宫闱仪制,庆吊盛衰,判狱靖寇,以及讽经设坛,贸易钻营,事事皆全;甚至寿终夭折,暴亡病故,丹戕药误,及自刎被杀,投河跳井,悬梁受逼,吞金服毒,撞阶脱精等事包罗万象,囊括无遗,如此一套恰是百科全书的经典书籍怎不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难怪著名红学家周汝昌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如果你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特色,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为捷便(具体、真切、生动)的办法就是去通读《红楼梦》。



(图)昆剧《红楼梦》剧照

    

《水浒传》讲述国人侠义精神


中国上下五千年, 一个义字,谁敢贬抑?义者,宜也!它与侠字联手,与正字联谊。


从关羽一介跑路武夫,千载之下一路封神,万人敬仰,靠的就是一个义字。


行义,就是去做正义之事。反之则令人厌弃。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深严,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受着权贵的盘剥,只能俯首,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无时无地都盼望着在危难之际,有个侠义之人从天而降,匡扶正义。


《水浒传》全书正是以一个义字,立判善恶之分;也是这个义字,聚齐了一百零八将替天行道。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鲁智深。从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救助金氏父女彻底,令人是热血上涌,大呼过瘾。


那么如何诠释这个义字呢?现代思想家唐君毅先生说:“侠义精神,由宅心公平,欲抱不平,以显正直,言归平顺......伸展人间社会之委屈,使千里之外,闻风慕悦。”这般赞美之词可谓古今大同,一语中的。


回头翻看《水浒传》,义字也有敌人,那就是金钱和美色,后两者是坏人的最爱,那么善恶对立,就是体现义字与钱色的相争。《水》书描写,俯拾皆是:宋江、晁盖、柴进等人仗义疏财,解救义士一掷千金,深得好汉膜拜。而书中于色字描写更无非是引诱与威胁,挡了义字发展,才令好汉们大开杀戒,完美体现义字当头。当然,这样描述也是作者的价值观所在。不认同也罢,本人认为钱色如火,虽然有时弄灾,但更多时却令人温暖和实用。



(图)《水浒传》108好汉


《西游记》讲述国人不同信仰


细心的读者朋友们看过《西游记》,不知发现与否?唐僧师徒四人其实分属了中国人不同的四种信仰。


首先说孙悟空,他是全书主角,采天地之灵气,从顽石中幻化的一个灵猴,性喜逍遥自在,为追求长生不老,访仙山拜道家菩提老祖为师,习学了腾云驾雾和七十二般变化。虽说后来归属了佛门,那也是因为大闹天宫闯下的祸根所致。


但我依然认为他在《西游记》中,还是道教的表象。因为道家的思想正是“不为物累逍遥天下”,再举例来说:封建王朝的几位皇帝,如秦始皇、宋徽宗、明嘉靖为求长生不老,哪个不是尊崇道教?而佛教宗旨是超越轮回,帮助众生解脱、离苦得乐!以他的性格又如何做到。


再说唐僧,不必细讲。天生佛教徒,为取真经可以不受任何利诱,包括女儿国招婿。


沙僧代表的是封建王朝底层的劳苦大众,就算出身好些也是为玉帝掀门帘的。后来因打碎玉帝一只酒杯,就被贬到流沙河,这还不算,每日还要遭受利剑穿心之苦,你说此人窝囊不?那孙猴闹天宫的罪名比他大得去了,也只暂时被压五指山下五百年而已,看来人善被人欺,很有道理。后在取经途中,他是重活全干,做了唐僧一路的仆人,勉强最后成为罗汉。


八戒可以说是四人中最幸福的了。他所代表的是平民中那些无所事事,而又偷奸耍滑一族。平时阿谀奉承师父,排挤师兄悟空。一路偏又装作憨厚老实,深得唐僧喜爱。有点小本事却不出实力,贪吃好色,遇见险情便张罗散伙。后被佛祖封为净坛使者也是志得意满。


反观《西游记》全书,相信作者吴承恩是不信仰佛道两教的,否则他也不会常把道人幻化成妖精,也不会提及佛祖向唐僧要‘人事’一说,当然他也不太喜欢沙僧,要不能让他受那么多委屈么?如此一来,惊人答案出炉了:原来多数古人羡慕的生活竟是八戒的信仰——趋利避害、不劳而获!



(图)《西游记》师徒四人


《三国演义》讲述国人的世界观


《三国演义》主要特点就是宏观大气,据说深受毛主席喜爱,他曾系统的分析过全书三十多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全书开篇所言就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宗旨。着重体现国人的思想观念:求统一、谋太平。是各时代政治家、企业家开发雄心壮志的宝典。


全书没有一点婆婆妈妈的家庭琐事描写,而心怀天下、悲悯苍生的理念在尊刘抑曹的斗争中描写的是丝丝入扣。千年以来,中国历经分裂统一,黎民饱受战乱之苦甚矣。但中华文明的传播却从未间断,老百姓最热烈的渴盼就是国家有位贤明的带头人,领着他们赶走剥削、压迫,并远离战乱,过上富足安康的小日子。


《三国演义》受众之广,正是明确体现了国人天下归一的世界观,而书中所述改革家矢志不渝去实现目标的艰难旅程更是令人心血澎湃。


刘备从一个草根出身,一路摸爬滚打至蜀国皇帝,纯属不易。但他没有满足,没有固步自封,于恢复汉室天下的观念丝毫没有动摇,虽然半路身死,还是向诸葛亮传递了统一天下的接力棒,于是诸葛亮在明知实力不如敌人的情况下,挺起腰身继续未竟大业,六出祁山后终于累死在五丈原,接着更无实力的姜维再拿过接力棒开始八伐中原。


翻书至此,我常默默掩卷不忍续读,暗自遥想:倘若没有刘禅率先投降而导致蜀国灭亡,那根带着血泪的统一接力棒是否会传递到蜀国的最后一人!唉!堪称英雄的信仰如果统一成铁打的观念,便植根于国民的血液中流淌不息!


透过窗外的云雾,我仿佛看见当年井冈山中一处书屋的窗前,伟人正轻轻合上书籍,点起一根香烟,做着深思!


原标题:四大名著究竟讲的是什么

                                                   

*作者:李广,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