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魏立国递推数列通项公式(魏立国)
2016-10-23 | 阅:  转:  |  分享 
  
发表于2011年《中学数学研究》第三期

型多元递推数列

通项公式的证明及其应用

魏立国

魏立国简介

魏立国,男,汉族,江苏省响水中学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第十八届全国希望杯备选题命题人,《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编辑部特约编辑。他先后有31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其中有11篇论文在《数学通报》、《数学通讯》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2008年被响水县人民政府授予“十佳劳动模范”。2013年被盐城市人民政府授予“盐城市劳动模范”。2015获评为响水县首届最美教师;盐城市第二届最美教师提名奖。

2007年、2008年,连续任教高三,所任教班级学生数学人平分均名列同类班级之首,分别超出省均分31分、32分。2008年他培养的一名学生在全国数学联赛中荣获一等奖。2009年任教的高三(15)班,囊括全县数学单科180分以上所有名额。2011年夏天,在江苏大学举办的全省数学竞赛中,他培养的四名学生荣获全省一等奖。2012年任教的高三(1)班,在高考中一本达线率为95%。2015年任教的普通班高三(22)班,超额完成学校高考指标,与此同时,一位同学取得数学单科同省理科状元同分的数学高分。

内容摘要:解决型递推数列通项公式的简捷方法。一、一道课本例题引发的思考二、例题引发的性质证明

三、性质应用举例。四、性质证明和应用后的反思。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各省市把矩阵的相关知识下移到中学,这无疑给中学师生增加了知识和力量。笔者在教授苏教版4-2,矩阵的简单应用一道例题时,特发奇想,找到了解决型递推数列通项公式的简捷方法。本文把我的感悟过程及其解决方法呈现予各位同仁,以期共同探讨。

一、一道课本例题引发的思考

例题:自然界生物种群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出生率、死亡率、资源可利用性与竞争、捕食者的猎杀乃至自然灾害等等,因此,它们和周边环境是一种既相生又相克的生存关系。但是,如果没有任何限制,种群也会泠滥成灾。现假设两个相互影响的种群x、y,随时间段变化的数量分别为{an},{bn},有关系式,其数量变化趋势。本题选自苏教版4-2第77页,矩阵的简单应用例题。

教完本道例题后,笔者在思考,本题通过两个递推等式,利用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可求an、bn,那么对于一道递推等式,an+1=pan+qan-1能否通过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求解呢?如果想要像例题那样求解,在递推式中必有bn,且还需增加一个关于bn+1与an、bn的线性关系等式。

在an+1=pan+qan-1中,an-1位置就是例题中bn的位置,如果令bn=an-1,则bn+1=an,显然第二个等式浮出水面。即构造如下递推等式组

,∴。同样,对于,可根据三元递推等式组,令bn=an-1,cn=qn,构造三元递推等式组(n∈N),即。由此笔者得到如下的性质证明。

二、例题引发的性质证明

性质:如果数列{an}满足,且矩阵A=特征值为;两两互不相等,则an+1=(n∈N)

证明:由,可得如下递推等式组,,即令B=,特征多项式=

=

设对应的特征向量为



∴[]=

Bn-2[]=…..==

m1

∴an+1=,∴无论是否为0,an+1都可写成形式。

推论1:如果数列{an},满足an+1=pan+qan-1(n≥2),A=,有两个不相等的特征值。则an+1=,证明:根据性质,令q=0,即得

推论2:如果数列{an},满足,矩阵A=的特征值为,、1两两互不相等,则an+1=

证明:根据性质,令q=1即得

三、性质应用举例

例1:设数列{xn}满足,xn=3xn-1+4xn-2,且x1=2,x2=3,求xn

解:由A=,则,则=-1,

=4,∴,将x1=2,x2=3代入得==1∴xn=(-1)n-1+4n-1

例2:数列{an}满足an+1=an+2an-1+3,且a1=2,a2=3,求an

解:由A=,则==--2,则

=-1,=2,∴an=t1(-1)n-1+t2×2n-1+t3,又a3=a2+2a1+3=10,

∴得方程组,解之得,

∴an=

例3:数列{bn}满足bn+1=2bn+3bn-1+3×2n,且b1=1,b2=2,求bn

解:

=,则=-1,

=3,∴bn=t1×(-1)n-1+t2×3n-1+t3×2n-1,

又b3=2b2+3b1+3×22=19,∴得方程组,解之得,

∴bn=

评注:例1、例2、例3都是一般中学生望而止步的多元递推数列。本文为何显得简单易行,正是因为性质的应用。

四、性质证明和应用后的反思

1、型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在一些资料上偶尔也可见到它的公式,但都没有解释其所以然。这一问题一直困扰我多年,今天得以解决,多亏矩阵知识的下放,让我产生了灵感,找到了证明的支点。这一问题的解决,让我深切感受到,新课改的必要性。尤其在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迫切需要我们的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实社会所需的“新的血液”。

2、作为教师,要适应新课改形势的需要,无论是新增知识,还是新的教育理念,都要静下心来学习揣摩。领会其实质,付诸于行动。一句话,现代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素养,才能担当起社会所赋予的责任。

3、作为教者,首先自己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学生。

发表于2011年《中学数学研究》第三期

























3









献花(0)
+1
(本文系jssjssww19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