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越无能的人,越容易玻璃心?

 天地人和w 2016-10-23

图片来源:电影《阿甘正传》

一个读者来信后的三天,我收到了她的短信。 而事实上,就在她把那一条“你为什么不理我,你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吗?说好的三天回复呢?你是我见过最讨厌的人,没有之一”,气势汹汹地跑到我的手机里,我刚刚写完所有的回复。因为之前答应她,会回复她,我会说到做到。 我一时无言以对。 把人当作知心人,但不代表要无条件地迁就,当一个陌生的读者甚至以要挟的口吻希望你完成这一切,并顺其心意的时候,总会有一种无聊以及无奈的感觉。 她说,我是真心实意地给你写信,你说什么都得给我回信,你不知道礼尚往来吗?如果你不回复我,我会让你身败名裂。 一个人过分地陷于自己的情绪,其实很容易有一种危险的念头,包括“所有人都对她充满了敌意”,当你自己有一种身陷囹圄的感觉,事实上已经败下阵来。 我还是把信回给了她。不出所料,她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给我发了十多条短信,请求原谅。而事实上,在第一条她的道歉中,我已经写了“没关系”。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我说,真的没关系。她还是给我不断地发信息。 心理无能和情感无能,大致如此。从心理上说,一个人越无能,越容易玻璃心。这不仅仅是经济,还有情感,所有的一切衍生到生活中,就变成了对周遭一切的敌意。因为无能,所以较少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善意,因为较少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于是潜意识地认为“人性本恶”。

有一个专业术语叫“界限感”。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需要遵守的原则。 而许多无能的人总是喜欢跨越界限,在并不属于自己的人群中,找寻自己的依赖感,甚至寄希望于获得认可。 所谓无能,就是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刚写作的时候,每次写完稿子,按下“发送键”,都会紧张得发抖。甚至于在深夜的时候,给留着电话的编辑发信息,问稿子过了没? 但往往是,编辑并不会立刻回复,甚至于从来不回复。而我则一个人,不停地看着自己已经发送的短信。 你知道有一种感觉是,永远觉得自己做错事的感觉吗?似乎觉得自己发了这条短信已然是错,短信的内容也千万遍看还觉得有很多不对,总是诚惶诚恐,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对方,从此失去了这个编辑。 而编辑回复之后,还在不断地揣摩字意,是不是随意回复?是不是写得不好?是不是早就丢进了废稿箱。 这根本无异于一个尚待启程的孩子,总是希望不断被人告诉前方的光明和艰险,永远离不开别人的襁褓,而希望别人的掌声和鼓励。可是,需要掌声只是你的需要,别人不需要为你的无能和玻璃心买单。 对,当你的能力不足以让你胸有成竹的时候,其实,你的心理位置已经无意中放在了较低的位置。你永远仰视着别人,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以及活在别人的赞扬和批评声中。

越无能的人,越希望得到认可和关爱。一个人过得越糟糕,对别人越充满恶意;一个人过得越不如人,越觉得别人在轻蔑他。 我一直觉得,弱势群体是需要被关爱的,但弱势群体,社会除了应该扶贫,也应该教他脱贫。而这个贫瘠,更多的是包括心理贫瘠。 就像很多年前,我在杭州,看到一个姑娘动手打了另一个姑娘,原因是,另一个姑娘路过的时候,用眼睛斜了她一眼,她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另一个姑娘也冤,她只是看看那个是不是公交站台。 那个姑娘说:你为什么侮辱我?为什么这个世界都看不起我。 她坐在公交站台前大哭。 我这个无用的“伪心理辅导人士”陪她从天亮坐到了天黑。那一天,是她入职正好三个月,老板说,你太差劲了,工作总是出差错。你还不注重身材,跟别的员工比,人家多美貌,就你,没有年轻人的样子。 不是一出戏,这就是真真切切发生在2012年的杭州。 无能的时候总多情。《穹顶之下》有一句话是,人一旦开始害怕,就容易做傻事。一个人的心理没有安全感,所以才不断需要别人的安全感,以及伪装的坚强。

自卑才脆弱,无能才多事。 每个人在世上,容易也不容易。就像是一个演员,走过一个个宏大的片场,而我们不要时刻去挑选悲情角色,哪怕一不小心成了悲剧,也要成为一个内心坚强、让自己活得还算体面的悲剧。 我总是充满敬意地看着那些不活在别人期待里的人,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已经摆脱了对别人的依赖,不会像碎了的玻璃渣随意中伤别人,更中伤自己。 我也喜欢和那些时刻对这个世界抱有善意的人在一起,因为,他们不停地告诉你,只要内心有满足和裹腹,情感就不会无处可依。 以及,不无能,才人生。

文 / 谢可慧

(微博@谢可慧的村庄)图 / 电影《阿甘正传》编辑 / 初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