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十二经络走向动画图!经络者,所以处百病,决生死,不可不通也。

 雪山来客00 2016-10-24

一日十二个时辰,人体气血一个时辰流经一条经脉。流行次序是:寅时肺经——卯时大肠经——辰时胃经——巳时脾经——午时心经——未时小肠经——申时膀胱经——酉时肾经——戌时心包经——亥时三焦经——子时胆经——丑时肝经,最后再流入肺经。首尾相接,如环无端。

地支与五脏六腑相配: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胱、酉肾、戌心包、亥三焦。天干与五脏六腑相配: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




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络及脏腑的对应关系为:

1、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上一个时辰)肺经最旺,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此时可多饮水使大肠充分吸收水分,促进排泄;排泄结束后,可做提肛运动,有利于治疗便秘、痔疮、脱肛等病。





2、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此时胃部吸收营养的能力增强,需要进食吸收充足的营养,也正是人们进食早餐的时间。所以说,早餐要吃好。





3、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脾主运化,脾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与胃统称为后天之本,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经旺盛时可运化水谷,升清化浊,为身体提供气血营养。“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气血充盈,唇色红润。





4、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经旺盛,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此时是气血运行的最佳时期,不宜剧烈运动,应在午时小憩片刻,宜于养心,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5、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是说小肠接收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并进一步泌别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将水谷化为精微。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消化吸收。





6、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人体排泄水液,泻火排毒。





7、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所藏的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前者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后者为水谷之精气,是由脾胃运化而来。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肾经的旺盛,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功能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8、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增强心的力量。心包经是心之外围,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此时最宜步行,可增强心功能。




9、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旺,通行气血。《中藏经》认为三焦“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所以说,此时进入睡眠,百脉得以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10、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






11、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养血。“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气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素问·五脏生成篇》曰:“故人卧血归于肝。”此时安静入眠,血液大量回肝,肝内血液充足,肝经旺盛,可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充分发挥解毒滤过的作用。此时熟睡,胜过其他时间。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久不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易躁怒,易生肝病。





12、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将肝贮藏解毒的新鲜血液输送到百脉。《素问·经脉别论》说:“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血的运行要依赖气的推动,肺主呼吸调解着全身的气机,此时肺经旺盛,有助于肺气调节和输布血液运行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1、肺经

补肺山药共麦冬,

紫菀乌梅与参苓,

阿胶百部五味子,

棉州黄耆更凑灵。

紫苏子,与防风,

泽泻葶苈泻肺经,

更有枳壳桑白皮,

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

生姜干姜白蔻仁,

凉肺黄芩与贝母,

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瓜蒌仁,

桔梗天冬必去心,

引用白芷与升麻,

连须葱白用几根。

 

2、大肠经

问君大肠何药补?

左旋牡蛎白龙骨,

桔梗米壳诃子皮,

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黄,南槟榔,

枳壳石斛泻大肠,

再加芒硝桃麻仁,

葱白三寸泻更强。

干姜肉桂吴茱萸,

三者同时能温肠,

引药尽皆同胃经,

槐花条芩凉大肠。

 

3、心包经

地黄一味补包络,

泻用乌药并枳壳。

温肉桂,凉栀子,

柴芎青皮是引药

 

4、三焦经

滋补三焦用益智,

更加甘草与黄耆。

泻用栀子并泽泻,

温用姜附颇有益。

原石膏,地骨皮,

清凉三焦功效急。

引入三焦不用别,

药与肝胆无差异。

 

5、心经

问君何药补心经,

远志山药共麦冬,

枣仁当归天竺黄,

六味何来大有功。

玄参苦,黄连凉,

木香贝母泻心强,

凉心竹叶犀牛角,

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

引用细辛独活汤。

 

6、小肠经

小肠石斛牡蛎补,

泻用木通共紫苏,

连须葱白荔枝核,

同为泻剂君知否。

小肠要求温, 

大小茴香乌药根。

凉用黄芩天花粉,

引用羌活与高本。

 

 

7、肝经

滋补肝经枣仁巧,

薏苡木瓜与贡胶;

泻肝柴胡并白芍,

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黄连,龙胆草,

车前甘菊凉肝表;

温肝木香吴萸桂,

引用青皮川芎好。

 

8、胆经

补胆龙胆与木通;

柴胡青皮泻胆经。

温用陈皮制半夏,

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

引用尽皆同肝经。

 

9、脾经

补脾人参绵黄耆,

扁豆白术共陈皮。

莲子山药白茯苓,

芡实苍术甘草宜。

泻脾药,用枳实,

石膏大黄青皮奇。

温脾官桂丁藿香,

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明凉脾药;

白芍升麻引入脾。

 

10、胃经

补胃需用苍白术,

半夏扁豆绵黄耆,

芡实莲肉共百合,

山药还加广陈皮。

泻胃火,亦如脾,

再加一味南枳实,

更添芒硝与大黄,

多加石膏谢更急。

温胃木丁与藿香,

益智吴萸与良姜,

香附白肉草豆蔻,

厚朴胡椒生干姜。

凉胃葛根条黄芩,

滑石黄连玄花粉,

知母连翘石膏斛,

栀子升麻竹茹寻,

十三味药凉胃火,

白芷升麻引胃药。

 

11、肾经

补肾山药甘枸杞,

螵蛸龟板与牡蛎,

杜仲锁阳巨胜子,

山萸苁蓉共巴戟,

龙虎骨,怀牛膝,

五味菟丝与芡实,

再加一味怀熟地,

共补肾经十八味,

泻肾不必多求方,

知母泽泻两相当。

亦温肾,腽肭脐;

凉肾知柏地骨皮,

再加一味粉丹皮;

引用独活肉桂奇。

 

12、膀胱经

橘核菖蒲补膀胱,

益智续断龙骨良,

泻用芒硝车前子,

泽泻滑石石苇帮。

温用乌药并茴香,

凉用黄柏生地黄,

甘草梢,亦属凉,

引用尽皆同小肠。










千年道家睡功绝学    百年中医世家传承

————老氏静卧养生法(梦密功),

        重庆市唯一由市政府审核批准、名老中医创立、作为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医学气功!

        练睡功,产内药,消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