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书的真实率能超过50%吗?

 pgl147258 2016-10-24

中国历史书的真实率超过50%了吗?

非常没有超过50%:1.主要是人性定位问题,中国过去是皇帝制社会,历史记录实质部分须经帝王评判。2.御用文人选拔基本都是按照帝王喜好挑选,给予锦衣玉食、权柄财务,大多为帝王歌功颂德,美事极度渲染、丑事尽量掩盖,所谓忠臣谏言文章充其量发发牢骚罢了。3.许多经、赋、记、论都是几经筛选,留者多为高台教化、管理所用。4.向孙武、鲁班、曹雪芹、李冰(治水)等这些思想没有重视,使得思想体系单一化,记录单一化。
举几个例子:1.人之初、性本善。这个不准确的理论一直被贯穿,还有许多,就是同样环境出生,同样环境成长的人也有很大不同,有些天生就有攻击性、掠夺性,有些则有懦弱性。有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您如果养过狗狗,同一窝小狗,有善有恶,全在后期成长吗?2.司马懿击溃蜀汉军队,最终三国归晋,但在大多社会历史生活中被粉末倒置,把忠君强加进去,人性意义和实际结果意义偷梁换柱,并一直被利用。3.民国河南大灾,影片里对上面的统计数百人,结果以万为单位。
浅浅的聊聊,我只能模糊的说些,许多方面您可能比我了解的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