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色小镇全国铺开 探路房企转型新方向

 njcww 2016-10-24
导读

中国的特色小镇,兴起于浙江,逐渐壮大于长三角。如今,正以燎原之势在全国蔓延开来,逐渐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中房报记者 许倩 北京报道


“青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全球第一也是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陶瓷类项目的龙泉青瓷,几经沉浮,如今又在青瓷小镇焕发勃勃生机。


这是位于浙江的中国青瓷小镇,它的重现璀璨得益于中国特色小镇的战略规划。


近日,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进入名单的小镇共有127个。今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除中央多次发文外,浙江、江苏等全国多个地方省份均发文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中国的特色小镇,兴起于浙江,逐渐壮大于长三角。如今,正以燎原之势在全国蔓延开来,逐渐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就地城镇化 破解大城市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发展规模急剧膨胀,人口快速涌入。我国目前有6个千万人口以上的城市,500万以上的21个,100万以上的134个;而美国3.6亿人口,百万人口规模城市只有9个。


沿着这条发展轨道,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进展如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7.5%。这意味着,虽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但城镇人口中的三分之一实际处于“人在根不在”状态,这个56.1%“饱含水分”。


异地城镇化,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城市病”越来越明显。其次,异地城镇化迫使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外出务工、远离家人,极大改变了农村地区的生态和文化,导致“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现象突出。


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村落空心化、荒芜化,家族观念、风俗礼仪这些维系国人情感寄托的乡土观念,也在异地城镇化带来的剧烈变化中被渐渐淡忘。一些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信息的古村落面貌与文化形态也承受着巨大冲击。抢救、保护、活化工作迫在眉睫。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指出,中国是原住民国家,会有一种乡情,人们的根在农村。发展就地城镇化能够更多地遵从农民的意愿。将他们的家乡因地制宜地发展起来,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完善公共服务等措施来让农民主动留下,成为真正的市民,而不是“城漂”,让他们在享受城市生活便利的同时还能“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


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国家发改委发展改革试点处副处长郑明媚表示,超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居住成本也非常高,小城镇的发展不仅可以吸纳周边人口,居住成本也相对低,当地发挥小城镇的资源优势将这些城镇发展起来,在功能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上海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镇”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连接点,既有承接大城市的功能,又有辐射新农村的功能,必须要把镇这一个环节发展好。


由于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是“一镇一业”,突出“特而强”;功能集成“紧贴产业”,力求“聚而合”。因而,特色小镇将成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它既避免了各地区产业的同质化、又能集中经济打造优质、高端产品,还能带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也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住建部村镇司副司长王旭东指出,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发展特色镇和重点镇,建立一批富有活力和魅力的特色小镇。改造和更新一般的小城镇,使大部分小城镇成为具备基本功能的生产生活服务中心,到2020年,努力实现小城镇承载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居住人口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镇容镇貌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无特色 不小镇


特色小镇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讲的“小镇”。我们通常所讲的“小镇”更多意义上是一种行政区划上的概念,可以有产业,也可以没有产业;可以有很深的文化积淀,也可以只是一个小规模人群的普通聚居地。而特色小镇,则非镇非区,并非行政区划单元,也不是产业园区,而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特色小镇应当有这样几个特点:


在产业上是“特而强”,聚焦于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七大万亿产业,以及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将围绕单个产业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以此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单打冠军”。


在功能上是“聚而合”,特色小镇是产业、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叠加,是立足自己特色产业基础,培育出独特文化,衍生出旅游功能,以及必需的社区功能,三者是“聚合”的化学反应,是有机的统一。


在形态上是“小而美”,特色小镇求精不求大,规划面积一般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用地面积在1平方公里左右,都要求达到3A或按5A景区标准来打造环境。在体制机制上是“新而活”,鼓励和支持各特色小镇开展各类改革创新实验和试点,是改革实验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指出,特色小镇一定要有特色。特色包括产业和文化,没有特色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特色具有唯一性,是不可替代的资源,不可替代的优势。


乔润令认为,特色小镇关键是要小,高大上、大而全不是特色小镇。有些地方习惯于一搞就是搞一个大城市,要追求多少GDP、多少人口,那就完全搞错了。建设特色小镇,要的是从数量到质量的提升,是从外延向内涵的转变,是集约发展的概念。特色小镇的目标,是要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特色小镇的整个开发过程,从起步的时候就要讲求“融合”。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进入名单的小镇共有127个。其中,北京市3个,天津市2个,上海市3个,重庆市4个,河北省4个,山西省3个,内蒙古自治区3个,辽宁省4个,吉林省3个,黑龙江省3个,江苏省7个,浙江省8个,安徽省5个,福建省5个,江西省4个,山东省7个,河南省4个,湖北省5个,湖南省5个,广东省6个,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海南省2个,四川省7个,贵州省5个,云南省3个,西藏自治区2个,陕西省5个,甘肃省3个,青海省2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个,1个。


从名单上看,这些区域都颇具特色。如大理州大理市喜洲镇,是白族第一镇,富有白族风情,内含白族文化与印记;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则是著名的名酒之乡、柑桔之乡;再如广东江门开平市赤坎镇,以旅居北美为多,由华侨聚居留下的680余座骑楼建筑中西合璧,成了赤坎镇的宝贝。而这种特色,还往往是其他小镇、其他地方很难具备的。


首批127个特色小镇还只是起点,未来4年,中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


没有一种固定模式能包治百病


2014年底就提出“特色小镇”概念的浙江,如今在建设特色小镇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浙江模式”在全国引起了关注。


这其中,值得借鉴的代表是杭州市云栖镇,一个着力建设以云计算为核心,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硬件产业为产业特点的特色小镇。云栖小镇是浙江省首批创建的37个特色小镇之一,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该小镇建立一年后,2015年就实现涉云产值近30亿元,财政总收入2.1亿元,累计引进企业328家,其中涉云企业达到255家,产业覆盖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等各个领域。


据浙江杭州云栖小镇党委书记吕钢锋介绍,云栖小镇主要特点是:一是有一个小镇的灵魂人物。二是有一个高端的新兴产业。云栖小镇坚持发展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经济产业,着力打造云生态,大力发展智能硬件产业。三是有一个创新的运作模式。云栖小镇采用了“政府主导、民企引领、创业者为主体”的运作方式。政府主导就是通过腾笼换鸟、筑巢引凤打造产业空间,集聚产业要素、做优服务体系。民企引领就是充分发挥民企龙头引领作用,输出核心能力,打造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基础设施,加快创新目标的实现。创业者为主体就是政府和民企共同搭建平台,以创业者的需求和发展为主体,构建产业生态圈。这是云栖小镇最有创新活力的部分。


再比如杭州市玉皇山南“基金小镇”,面积不过3.2平方公里,目前已汇集600多家企业,其中金融投资类企业400余家,包括敦和资产、赛伯乐投资、清科集团、联创投资等国内领先的机构,管理资金规模超过2000亿元,2015年税收超4亿元。


这些成功的特色小镇有着相似的孵化路径——以自身独特资源为导向,着力于特色品牌识别建设,围绕核心优势建立发展模型,逐步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不同于“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模式,特色小镇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发展新经济。


特色小镇经验如何复制?乔润令表示,特色小镇不是“小城镇、大战略”的翻版。不是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再现。企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角。专家规划、专业设计、市场选址、企业选业、投资者选项目。政府引导要顺势而为,尊重市场。不能大包大揽,不能拍脑袋上项目,不能借机扩充政府权力搞审批,防止以特色小镇之名建机构、增人员。防止刻意包装项目,人为拔高升格,人为造城、造境。防止把特色小镇又搞成新的房地产。


“我国不同地区发展情况迥异,小城镇的发展水平、发展动力差异极大。在各地培育特色小镇过程中,对于浙江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必须有甄别地吸纳学习,必须立足于地方实际情况作创新性实践,而非生搬硬套其培育模式。在中国,从来就没有一套模式方法可以包治百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特色小镇正在成为国内陆产企业转型发展的新方向。无论是碧桂园、华侨城、绿城、华夏幸福等品牌房企,还是宏泰等产业地产企业,或是上海元合、内蒙亿利金威这类地方企业,都将转型的战略指向“特色小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