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方圆儒人 2016-10-24
    生命健康产业泛指与人健康相关的产业的统称,主要包括与健康相关的服务业及与健康相关产品的制造业。生命健康产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朝阳产业”,许多国家都把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我国也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推进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
    嵊州作为绍兴的县级市,加快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不仅是实施浙江省“健康浙江”战略、绍兴市构筑现代生命健康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嵊州市健康服务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既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有利于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保障和提高全民健康福祉。我们以此为例,剖析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规划。
   
    一、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条件和环境分析
    嵊州市生命健康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的产值总量和产业平台,2013年形成了143亿元左右的产业规模,产业涵盖一二三产,即健康制造业、健康服务业和生态农业。其中,健康制造业实现工业产值约20亿元,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为主;健康服务业收入约70亿元,实现增加值约18.2亿元,其中医疗卫生、休闲旅游、健康养生、体育运动发展迅速;生态农业收入约54亿元,形成了茶叶、香榧、桃形李、菌菇等健康农产品,以及长毛兔、生猪养殖等特色农业。与此同时,在嵊州市对健康产业需求日盛的环境下,健康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巨大。
    (—)发展条件分析
    1.地理交通优越。嵊州市处在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四城市的交通对角线上,是浙东陆上交通枢纽和浙江实施“四小时经济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三高速、甬金高速、104国道和37省道嵊义线贯穿全境,县乡公路四通八达。
    2.生态环境优良。嵊州市境四面环山,中为盆地,剡溪横贯其中,地貌构成为“七山一水二分田”,生态环境优良,拥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全市省级重点公益林90余万亩,发挥着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育物种等巨大的功能。竹林面积28.7万亩,同时也是“中国花木之乡”,花木种植面积15万亩,占绍兴市花卉总面积的一半,居全省第二,为浙江省首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花木强县。全市21个乡镇(街道)全部成为省级生态乡镇(街道),生态环境优越。
    3.自然资源丰富。嵊州市自然条件较好,山林、果园、竹林、水等资源丰富,其中茶叶产量居全国县市之首。 具有温泉(地热)地质条件,拥有许多的旅游风景区,包括南山风景名胜区、百丈飞瀑、中翔温泉源旅游度假、十八都江风景旅游区、剡溪漂流旅游区。全市饮用水水源地包括石璜江、富润江、黄泽江、上东江、十八都江、坑东水库、前沿水库、上东山水库等。境内还有四明山、会稽山、天台山、三清山环抱的旅游资源。
    4.健康需求强劲。嵊州市经济基础较好,城乡居民收入较高,健康需求较大。2014年,嵊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3.1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5%。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57681元(折合9389美元)。全年财政总收入41.46亿元,公共预算收入25.05亿元,分别增长10.3%和10.2%。201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58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749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935元,增长12.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056元,增长5.6%。城乡居民的健康需求,是推动嵊州市健康产业发展最直接、最有力的因素。
    5.文化氛围浓郁。嵊州是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理论家马寅初,革命音乐家任光,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围棋国手马晓春等名家名人的故乡。越剧文化源远流长。嵊州是越剧的发源地,越剧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拥有从落地唱书发源地(马塘村)、中国越剧诞生地(东王村)、女子越剧首创地(施家岙)和越剧名人故居到遍布剡溪两岸的古戏台等丰富的越剧文化旅游资源,成为嵊州群众文化的特色和品牌。围棋底蕴深厚。嵊州市是中国的“围棋之乡”,围棋爱好者众多,孕育了中国第一个职业围棋世界冠军马晓春以及众多的围棋名家,围棋赛事频繁、民间围棋活动活跃,运动成绩也名列全省前茅。公共文化体系健全。市区、集镇、农村三级文化阵地网络基本形成,全市21个乡镇(街道)及1个开发区已全部建成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站);村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和社区文化活动室实现全面普及。
    6.公共设施齐全。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30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484公顷,有鹿山公园、剡湖公园、亭山公园等7个公园,城市广场2个,文化广场27800平方米,中心广场9000平方米,城市主干道、次干道绿地率为29.3%。城市供水系统,建成了嵊州市第一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4万吨)、鹿胎山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12万吨)。建成了嵊新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废水能力15万吨)。固废处理设施建成了六夹岙垃圾填埋场(日处理垃圾能力480吨)、市区垃圾中转站3个(日处理垃圾能力150吨)、乡镇环卫设施等城市环卫设施。
    (二)面临环境分析
    1.政府以人为本,重视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都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问题。党的十六大就把提高人民健康素质摆在突出位置,确立了“要小康,先健康”的思想观念;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阐明了健康的客观性和重要性。党的十八大又一次提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认为“人民健康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客观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又强调了能动性,把健康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其中包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等,涉及生命健康多个方面。
    2.健康意识增强,拉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大大提高,2012年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46769元,约为10年前的3.8倍前。根据马洛斯的“五大需求”理论,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成为下一个大众趋势。生命健康是保障生活品质最重要的因素,随着经济条件逐渐富裕,国内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对生命健康的投入已大大增强,不仅为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产生了更强烈并且更多元化的需求。生命健康需求也从基本的医疗卫生和食品健康需求,向青少年体育运动需求、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工作阶层的休闲旅游、健康保养需求等多样化、群体化的需求方向快速发展。
    3.人口老龄化加速,扩大生命健康产业需求。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浙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截至2012年底,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57.69万人,占总人口的17.87%,比上年增长4.1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72.69万人,占总人口的11.93%,比上年增长2.46%。人口老龄化不仅诱发心脏、血管等慢性疾病患病率上升,并且引起生物药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保健产品、养老设施、养老旅游等需求迅速增长。
    4.医疗改革深化,保障生命健康产业基础。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医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为生命健康产业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更进一步支撑推进了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以及药品等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
    5.扶持政策出台,护航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在继续深化医改、人口老龄化、经济转型发展、健康意识增强等因素刺激下,国家层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家税务局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税收政策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推进健康产业的发展,而浙江省也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江省卫生厅关于实施卫生创新重大举措推进健康浙江建设的意见》等政策并进行了《加快浙江健康产业发展》的课题研究,绍兴市紧跟国家和全省发展方向,及时推进了生命健康产业相关规划和行动计划,着力推动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养生康复、健康养老、康体保健等健康服务领域和生物医药、现代中医药、营养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健康生产领域以及相关产业的研发体系的建设发展。
    与此同时,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困难。
    1.区域竞争加剧,增加产业发展难度。目前全国多个地区都已开展生命健康产业建设与发展,已有22家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80多个地区(城市)提出建设生物医药科技园,而已成立的50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都将生物产业作为加速发展的产业之一。同时浙江省内及周边城市对生命健康产业的推动,也加剧了城市间的竞争,避开同质竞争、形成嵊州自己的生命健康产业特色和优势更加困难。
    2.产业覆盖广泛,提升产业管理难度。生命健康产业是涵盖了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综合性概念产业,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影响力强等特点。生命健康产业涉及部门众多,涵盖产业的监管推进职责分散在不同政府部门,产业的统计体系和口径也未成熟,造成统筹推进及后续监管难度较大。
   
    二、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原则和目标
    (一)发展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把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权益放在首位,以人人享有生命健康服务作为嵊州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从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使全市人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保障居民身心健康,提升区域和谐发展水平。
    坚持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统筹生命健康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的生命健康基础设施、健康产业服务设施及网点统一建设,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区域和系统内各领域之间的科学配置,增强健康服务的均等化发展,不断提升服务的均衡性和公平性。
    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强化生命健康制造业、服务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互动,形成产业空间互补、产业互促的融合发展格局,提升生命健康产业项目的聚集度和丰富度,实现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发展。
    坚持政府与社会联动发展。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和落实产业政策,维护公共健康服务的公益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促进有序竞争,增强健康产业发展活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发展目标
    “健康嵊州”建设取得实效,生命健康产业形成规模集群效应,能基本满足群众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健康资源配置和健康水平差异明显缩小,覆盖城乡居民的生命健康服务制度全面建立,主要健康指标和健康发展水平进入全省领先县(市)行列,努力实现“人人拥有健康身心,人人享有幸福生活”的发展目标。
    1.产业规模逐步壮大。生命健康产业形成规模化发展,生命健康服务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到2017年,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增加值达到75亿元。到2020年,健康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年均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长,增加值达到125亿元。
    2.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健康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形成以健康服务业为核心、健康制造业为基础、生态农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生物制药、健康食品等领域竞争力突出,医疗服务、康复护理、健康养老、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健康服务,以及生态农业取得快速发展,形成产业融合互动的发展格局。
    3.健康保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方面。到2017年,建成15~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全市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4.0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达到3人,注册护士数达到2.5人,每千城乡居民社区医生数达到1名。健康养老方面。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张以上。文化创意方面。越剧、围棋等公共文化资源形成全覆盖,基本能便捷地满足群众公共文化需求。健康卫生方面。食品安全检测覆盖率达到100%;农村饮用安全自来水覆盖率达到95%以上。
    4.居民健康素质逐步改善。健康认知度得到普及。生命健康宣传覆盖率达到100%,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更加注重生命健康质量。健康水平有所提升。全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9/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8‰以下。医疗卫生水平有所改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90%以上;城乡居民社区门诊就诊比例达到60%;主要慢性病社区规范管理率达到75%;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稳定控制在300/10万以下。
    三、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
    (一)产业选择
    嵊州市生命健康产业依托现有优势基础,综合考虑行业前景、发展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因素,选择提升发展生物医药、健康食品、休闲用品等健康制造业,优化发展医疗服务、康复护理、健康养老、养生旅游、文化创意等健康服务业,培育壮大现代设施农业、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等生态农业,协调三次产业间有机融合发展,实现健康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产业布局策略
    生命健康产业涉及三次产业的多个领域,其产业空间布局应统筹考虑社会公平、产业转型、设施配套、生态保护等,实现服务均等化、布局集聚化、开发集约化、产业生态化。
    1.实施统筹安排,促进生命健康服务均等化发展。统筹生命健康服务业与嵊州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医疗卫生、康复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优化,促进其在城乡、区域和系统内各领域之间的科学配置,增强生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均衡性,促进生命健康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生命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2.强化规划协调,实现生命健康制造集聚化布局。遵循嵊州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对制造业布局的要求,引导大量联系密切的生命健康制造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中连片布局,形成以生命健康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上、下延伸产业链相关企业为辅,行业协会、培训机构、咨询公司、研发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等为服务支撑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
    3.倡导集约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将资源集约利用作为生命健康产业空间布局的前提条件,一是综合考虑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配套等多种因素,合理配置水、电、能源等资源要素,优化交通、信息等软硬件设施配置,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有效共享;二是确保城乡生命健康服务网点的布局均衡和总量控制,结合有效服务辐射范围,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4.突出生态优先,提升持续发展能力。统筹协调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互相促动进程,全力打造基于生态环境改善的“生产制造-健康服务-管理支撑”健康生态产业链,并在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容量等方面为可持续发展留有充分余地,允许局部功能和容量的调整,以适应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空间的需求。
    (三)产业布局框架
    围绕嵊州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发展思路,衔接嵊州市域总体规划、土地规划、生态规划、卫生规划、旅游规划等,结合现状布局、土地利用、设施配套、生态环境等因素,逐步形成“一核、一环、两区、四片”为主体框架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格局。
    “一核”:以嵊州中心城区为主体,打造集医疗康复、健康养老、文化创意、体育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嵊州生命健康服务业发展核心区,辐射带动整个嵊州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一环”:以四明山脉、会稽山脉、天台山脉为纽带,串联南山风景名胜区、百丈飞瀑旅游区、绍兴温泉城、崇仁古镇、王羲之故居等多个景点,构建以养身养心旅游为主要功能的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环。
    “两区”:以嵊州经济开发区、嵊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主要平台,积极推进生物医药、健康食品、休闲用品等生命健康制造业向园区集中布局,形成嵊州市两大生命健康制造产业集聚区。
    “四片”:以嵊州市中南、东、西、北四大生态农业片为载体,着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茶叶、香榧、竹林、蔬果等生态农业,打造四大现代高效的生态农业片。
   
    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期间的重点任务
    (一)健康产业项目方面的任务
    实施一批医疗卫生、康复护理、健康养老、养生旅游、文化体育等生命健康服务业项目,引进一批、实施一批和储备一批生命健康制造业项目,加快推进一批生态农业为主体的新型生命健康产业项目。
    (二)环境支撑方面的任务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农业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和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供水工程,提升供水能力,最大限度地让全市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一样喝上安全优质水,保障健康用水,改善健康环境。积极推进河道整治、生态绿化、生态公益林建设、防灾减灾等环境改善工程,提升健康品质。深化明确生态功能分区,严格环境准入。
    (三)公共服务方面的任务
    加快生命健康产业人才引进、人才培训,创新生命健康产业人才管理。建立生命健康产业公共信息平台,加快信息技术在生命健康产业的推广应用,着重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创新孵化平台、产业检测平台,培育一批生命健康创新型企业。
   
    五、生命健康产业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
    由嵊州市市委和市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嵊州市生命健康产业推进实施,成立嵊州市生命健康产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各成员根据所在部门职权以及具体任务进行明确分工,确立责任主体。领导小组统筹主导实施推进,提升项目引进落实质量和效率,提高土地利用的合理性、有序性及集约性,协调解决规划落实中的重大问题,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定期组织由领导小组、相关企业和管委会、公众及媒体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嵊州市生命健康产业的项目引进、推进、落实和监督、土地协调与落实,以及后续落实和监督。
    (二)政策法规保障
    组织各相关部门认真学习规划,在思想上增强规划的重视程度,建立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组织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适时修订完善,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出台生命健康产业的统计标准和办法,并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围绕重点发展方向,进一步调整、制定和完善加快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将生命健康产业纳入嵊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在资金、政策上享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待遇。
    (三)推进机制保障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组织编制“嵊州市生命健康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安排落实下一步具体推进项目,将规划目标落到实处;各部门、乡镇、单位根据自身职责和实际情况,以及规划制定的发展方向,拟定推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根据嵊州市生命健康产业推进计划和实施情况,设立生命健康产业示范区或示范点,抓出样板、树立标杆,充分发挥生命健康产业试点示范的作用。建立各部门生命健康产业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工作绩效考核,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
    (四)资源要素保障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修编中统筹考虑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需要,扩大生命健康产业用地供给;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合理安排相应的生命健康产业项目用地指标,优先保障社会和经济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用地需求。设立嵊州市生命健康产业专项资金,确保医疗、养老服务业等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保障的项目资金;积极鼓励民间及境外资本进入;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健康服务领域创新型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进一步拓展项目执行企业融资方式,积极争取国家、浙江省政策投资,有效利用境外直接投资、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国际商业贷款,引进采用BOT、政府购买服务等融资经营方式。
    (五)宣传监管保障
    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为主、行业承办、部门配合”的指导思想,建立嵊州市生命健康产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宣传、管理、服务、监督功能。通过报刊、网络、电视、广告牌、社区等各类媒体科学引导和宣传生命健康相关理念、产品和服务,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培养市场理性消费意识;努力开发和创新独特的宣传途径,树立嵊州市健康产业旗帜和品牌,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打造嵊州健康产业高地形象,吸引和吸纳更为广泛和丰富的资源、力量参与健康产业。
   
    课题组成员:王洪波、黄卫剑、戎良、俞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