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渊明与张掖

 弘道养正馆 2016-10-24


陶渊明与张掖


/黄岳年



历史文化名城张掖,有许多名胜古迹,奇闻轶事,但要说我国天才的田园诗人、“古今隐逸之宗”陶渊明到过这里,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但是,陶渊明确实到过张掖并留下了诗作,而且,他那个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辉煌位置,让中国人陶醉了一千五百年的理想国“桃花源”的蓝本,也正是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张掖。

    翻开《陶渊明集》,陶渊明悼国伤时、追慕节义的诗章赫然在目: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 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拟古九首》之八

从本诗所述之志和《拟古九首》末章“种桑长江边,三年当望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的句子看来,前引诗作应写于元熙二年(420)前后。宋武帝刘裕于义熙十四年戊午(418)十二月幽禁晋安帝于东堂,立恭帝。恭帝元熙二年庚申(420)六月,又逼恭帝禅位于自己。陶渊明是晋室大司马陶侃的后人,他发“山河改”之类的感慨是很自然的事。此时的陶渊明,已经五十六岁,“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晚年的陶渊明,虽已隐居多年,但显然仍在关心着时事,难以忘情于壮志满怀的青春岁月和自己的理想,关心着自己到过并且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张掖。

古人尚游,陶渊明更喜欢游历的,他还有诗曰: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杂诗》之五

    那么,陶渊明为什么会到张掖来呢?

    原来,晋代自“八王之乱”以后,中原地区就已经被逐鹿争雄的统治者弄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了,正如当时民谣所唱的那样:“秦川中,血没腕。”可是,河西一带在西晋灭亡之后,却由于原西晋凉州刺使张轨的儿子张寔治理得力,子孙保有一方,成了西北中国唯~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好地方。许多中原大族、文人学士相继携家大批来此,百姓们也络绎不绝,奔向这块乐土,躲避战乱(即《桃花源记》所谓“避秦时乱”)。河西的经济文化呈现出一种极为罕见的兴旺景象:那个时候,我国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主要在这里进行;敦煌的莫高窟、武威的天梯山石窟、张掖南部的马蹄寺石窟也都在那个时候开始营建;文化巨人、译经大师鸠摩罗什也在那时驻锡张掖。“区区河右,而学才埒于中原”(《北史.文苑传》),“号为多士”(《资治通鉴》卷一二三)。这些都标志着河西学术在当时的盛况。陈寅属先生曾就此指出:“刘()()纷乱之时,中原之地悉为战区,独河西一隅自前凉张氏以后尚称治安,故其本土世家之学术既可以保存,外来避乱之儒英亦得就之传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陶渊明的另一篇诗作《赠羊长史》证明,作为将门之后的青年陶渊明,从西归将士的口中听到过上述情形并流露了由衷的钦羡。自然,“少时壮且厉”的陶渊明对于河西,就免不了怀有一份“心向往之”的激情了。于是,在尚游士风的影响下,一向追慕古人、称许过侠士荆轲的陶渊明,就随着西来的人流,仗着热血青年的豪气,“抚剑独行游”,欣然来到了远离战火的世外桃源、物候条件甲于河西的塞上明珠张掖。

    对张掖的风土人情,陶渊明应该是十分熟悉而且喜爱的,张掖在两晋人心目中的地位也是很醉人的。不然,晚年的陶渊明是不会念念不忘、赋诗以记并引为自豪的。

    陶渊明来张掖的路线,是从丝绸南路经大斗拔谷(今民乐扁都口)到达张掖。因为这是当时中原通往河西的最佳路线。大斗拔谷横穿祁连山,两山峡峙,一水中流,群峰争势,风景如画。入山则鸟语花香,树木葱茏;出山则一抹平畴,沃野千里,于峡口放眼张掖,但见“阡陌交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与《桃花源记》所述内容极为相似。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卒于公元427年。29岁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等,41岁任彭泽令,此后挂冠去职,不为五斗米折腰,再未出仕。他到张掖来的时间,当在22岁至28岁之间(387393)。此时,正是后凉吕光在位(386-399)时期,张掖属吕光所辖,河西相对安定。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感受了张掖人民安乐生活的陶渊明,面对中原一带饱受战乱的局面,时时想到张掖这个世外桃源般安定和平而又文明美丽的好地方,就是一种最自然不过的事了。也就在写过《拟古九首》诗后的第二年,57岁的陶渊明又一次挥笔,以他所了解并印象深刻的张掖风土人情为原型材料,升华和勾画了寄托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也为炎黄子孙梦寐以求的理想国“桃花源”,并写下了不朽的传世之作《桃花源诗并记》。

    据陈寅属先生《桃花源记旁证》的考证,桃花源材料的主要来源和依据是西征将佐归来后所谈西北人民逃避苻秦暴政的情况,而其所寄托的社会理想成份,亦与《拟古九首》所述事相似。可惜的是陈先生的考证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陈先生未明确指出“西北”即张掖,固然是由于他治学严谨的原因。但先生未能深究《似古九首》,对张掖地况缺乏实际体察,也可能是一些重要的因素。

    总的说来,陶渊明时代的张掖,即未受前秦灭前凉、吕氏建后凉的兵事大灾,那么在物候优越的自然条件下,平畴沃野,阡陌纵横,富庶一方,便也是自然而然的。因而,历经战乱的陶公到达后把这里视作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也就不难想象了。至于后来陶渊明在他的作品中怀念张掖、艺术地再现张掖人民的生活并借以寄寓自己的理想,也就更可以理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