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文本|甲、雷公的学习

 为什么73 2016-10-25

内经文本|甲、雷公的学习

原创 2016-10-24 述者芃澜 腔调中医

《内经》文本

甲、雷公的学习

述者芃澜




     《内经》文本中其实是有人物的。


一、人物的身份;

在《黄帝内经》中,以黄帝为中心,一共出现了以下7位人物:

黄帝

岐伯

鬼臾区

少俞

少师

伯高

雷公

他们在《黄帝内经》中各自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岐伯和鬼臾区的级别最高,内经中把他们明确称为天师,就是“天子师傅”,黄帝的老师。

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昔在黄帝,......乃问于天师曰:‘......’,岐伯对曰:.....”。

在《素问.五运行大论》中,“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请天师而问之曰:‘......’,鬼臾区曰:‘’。”

而此外,如伯高、少俞、少师等人,行文仅是黄帝问,诸人曰,并没有明确他们的身份。而且,黄帝在向他们询问过程中,也很少出现对于岐伯那样的称赞,甚至要起立后退致敬,或者表示使用歃血而受的师徒授受的礼仪。

如《素问.三部九候论》中,黄帝对岐伯说:“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这是很明确的师徒大礼了。

这些都是在与伯高等的对话中没有出现过的。而且在《灵枢经.阴阳二十五人》中,还出现了一次,黄帝同时和岐伯、伯高对话的场面,黄帝问“余闻阴阳主人,如何?”

伯高先给了一个回答,但黄帝并不满意,于是岐伯接口说,“悉乎哉问也!此先师之秘也,虽伯高犹不能明之也。”黄帝立即“避席遵循而却曰:“余闻之,得其人弗教,是谓重失。得而泄之,天将厌之。余愿得而明之,金匮藏之,不敢扬之。”这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岐伯和伯高的区别,在岐伯的师承知识体系里,显然有伯高不了解的先师秘传,又或者,伯高与岐伯并不是一个学派的传人。也可以看出,岐伯与黄帝之间是有着师承约定的,因此,黄帝一听是先师秘传,就立即要站起身,表示要歃血以盟。因此,从这些细节中,我们或可以定义,伯高、少俞和少师三人与黄帝之间的关系,或只是被咨询的“专家”的身份。

众人中,雷公则地位最低,是黄帝的学生,可以说是“天子门生”。但黄帝与雷公的师徒关系和他与岐伯的师徒关系仍然有所不同。

黄帝与岐伯,不仅实际上是岐伯的学生,同时他们还有君臣的关系。因此,黄帝大多时候是向他请教,兼有交流,但几乎没有看见岐伯对黄帝的考较。也因为他们之间特殊的关系,黄帝通过他来学习一些在经书中不曾记录的不传之秘,有时也并不严格遵守师传的神秘仪式。

比如《灵枢经.口问》中,黄帝仅仅是辟左右而向岐伯请教先师口传的秘方,并希望岐伯能够“开口传”,“论不在经者,请道其方。”并没有象黄帝要求自己的弟子雷公那样,不仅要注意秘密,而且还必须斋戒和歃血盟誓,然后才传。

黄帝与雷公则是严格的师徒关系。黄帝传授知识给他的时候,非常强调礼仪。比如《灵枢.禁服》里面记载,雷公不明白之前黄帝所传之书,于是向黄帝请教,黄帝却告诉他说,“此先师之所禁,坐私传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斋乎?”,于是雷公先是“斋戒三日”,然后选择“正阳之日”,和黄帝一起“俱入斋室,”“割臂歃血”,而祝道“今日正阳,歃血传方。敢有背此言者,反受其殃!”,雷公也再拜曰:“细子受之”。之后,“黄帝乃左握其手,右受之书,曰:“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这种传授的方式是很严格的师徒传授方式。作为老师,黄帝格外强调自己所学是得自先师,只有在行使了一定的礼仪之后,才能传授给雷公。

不仅如此,作为老师,他还会不时考较学生的学习情况。

如《素问.示从容论》,“黄帝燕坐,召雷公而问之曰:‘汝受术诵书者,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

在分析雷公的回答的时,也会毫不保留地指出他的不足,批评的语气十足。同出本篇,黄帝不满意雷公的回答,直言不讳地说:“公何年之长而问之少,余真问以自谬也。吾问子窈冥,子言上下篇以对,何也?”算是很不客气了。

综上所述,《内经》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确定为这样三种:

亦师亦臣的关系:岐伯、鬼臾区——黄帝

咨询专家的关系:黄帝——伯高、少师、少俞

师徒关系:黄帝——雷公

所以,我们或者可以这样画出内经形成过程中的学术源流,岐伯得自先师,鬼臾区积考《太始天元册》,然后传与黄帝,黄帝吸纳伯高、少师、少俞诸家之学,然后传与雷公。因此,可以说,到了雷公学习的时候,黄帝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所谓新的黄帝学派,雷公所传承的就是黄帝学派的精髓,并且肩负着传播这一学派的重任。这就为我们整理《黄帝内经》的学术体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门径,即循着雷公学习的过程,旁证和上溯各家学说,并进而描绘整个黄帝学派的理论源流及学说特点。这也就是述者从雷公入手去看《黄帝内经》的原因。


注释1:

天师:

       于鬯认为,“天师当时是黄帝时官名,岐伯为天师之官,故称天师,古谓官为师”。(出自《香草续校书》)然而这种说法也只是一家之言。

       李建民认为:“天师是否为黄帝时官,无法确定。”(李建民《发现古脉》)

       于鬯为了整齐自己的说法,甚至认为后文中,岐伯所称“先师所传”,也理解为“先岐伯为天师者也。”似乎难以令人信服。所谓“以官为师”的传统的确自古有之,但主要是指古代典章文物,俱掌于官府;礼、乐、射、舞器,都藏于宗庙。民间无书无器,学术专为官有,教育非官莫属,非官莫能。即所谓“学在官府,官师合一”。这主要是指对下的教化,官师之称是否能够互换,则有待考证。作为爵位则岐伯之伯与雷公之公也。然而无论以官为师,还是以师为官,则师中本含“老师”的意义则不动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