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海洋 Parents Ocean 孩子大了,跟着长大的各种愿望像走马灯似的从家长的口袋里“吃”掉大大小小的钞票。没完没了的愿望要不要满足?孩子的零花钱要不要给?给多少?如何教育孩子使用金钱,成了家长们的普遍烦恼。今天我们从分享一位家长的心得开始。
一天晚上,我趁孩子高兴,让他坐下,说要和他签个协议。 孩子很奇怪,我就开始和他心平气和地算起他一个月的花销,然后说:“从今天开始,妈妈把你这一个月的花销一次性都给你。 这一个月中,除非你遇到极特殊的情况,妈妈不会再额外给你一分钱。你要自己计划花钱。如果到了月末你有了剩余,妈妈会给你额外奖励!”孩子高兴地和我签了协议,而且还郑重地按了手印。 于是,我把一个月的花销都给了他,并且当着他的面,给亲戚们打电话,告诉他们签协议的事情。这个月中,我发现孩子花钱果然仔细多了,而且他还向我专门要了一个家中写字台的抽屉,还自己配了锁和钥匙。当然,钥匙他是不会给我的了。 到了月末,他打开了抽屉让我看,抽屉里只剩下一张5元钱了。但我还是很高兴地表扬了他,并且兑现诺言,奖励了他5元钱。从此,孩子开始自己独立计划花钱了。 后来,我向他提出,每个月省下的钱连同妈妈奖励的钱都放在妈妈那里,等到春节的时候一次性拿出来,给他买最喜欢的东西。孩子也高兴地答应了。 这样,孩子学会了存钱,就连春节他收的压岁钱都主动给我送过来,让我存起来。 在双休日里,我经常领孩子去超市购物。看到相中的东西,就假装为难的样子,要他和我一起作决定。 于是我们货比三家,分析同样包装、不同价格选哪个等等,渐渐地将质价比的概念灌输给他。 有时候他在商店里看到好玩的东西想要,我从来都不反对:当然可以,你可以用自己的钱!但是大概有80%以上的情况是儿子改口说,其实我只是喜欢看一看,实际上不想要。我心里偷着乐,原来花自己的都舍不得。 在家里,有时我还和丈夫一起唱“双簧”。在孩子在家时,我和他爸爸“争吵”时故意让孩子知道。我们“争吵”的内容都是关于钱的,我会说:“你怎么买这么贵的衣服?不知道我们家里没有钱了吗?”他爸爸也就应和我说:“我不知道这个月单位的奖金不发了,明天我把衣服退回去吧。” 诸如此类,让孩子自己知道生活的艰难,父母的钱是来之不易的。家庭的必要支出,如水电费、煤气费等花销也要在孩子面前算清楚,让他懂得好生活是要付出才能换来的。 一次,因为是否买东西的问题我和他爸爸又“争吵”起来,忽然孩子跑来说:“妈妈,我还有存在你那里的钱,用我的钱吧,你们挣钱也不容易。”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孩子一下子长大了。 上初中了,孩子的花销自然增大,但我通过老师和家长了解到,我孩子的花销竟是最低的。 值得高兴的是,孩子却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抱怨过。我知道,他对于自己家庭钱的问题已经从心理上接受了。 于是,我开始尝试树立他的独立观念。我告诉他钱得靠自己挣,不是别人给予的。双休日的时候,我家经常会有这样一幕:儿子一大早就开始不停地干活,起来叠好被子,然后帮我和他爸爸准备洗漱用具,还要打扫书房等等。然后他有要求了:一个玩具或者其他什么,偶尔我还会用金钱鼓励。 老师鼓励孩子天天写日记,儿子当作负担。于是我告诉他,如果他很用心地写,将来我可以帮他把自己的故事出本书,出书的钱就是靠写精彩的日记赚来的。现在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突飞猛进,写日记成了他的一种享受。 我经常让他看报纸,在报纸上读到有人因困难无法上学、就医时,我都适时地讲给他,让他懂得人生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爱。 这样,孩子就主动提出要去捐款。一次,我领他去医院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捐款,小女孩感动得失声痛哭,父母几乎要给我们下跪了。 这件事情对孩子触动很大,回来的路上,他说:“妈妈,将来我要靠我自己赚好多好多钱,都给这些困难的人。 文字来源 | 互联网 |
|
来自: zhuyan630820 > 《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