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陈振濂《草圣追踪》【20】

 栖心斋主人 2016-10-25

    【提要】本篇《[经典]陈振濂《草圣追踪》【20】_》由66test小编特别为需要经典综合文库的朋友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一点,那个方一点,但是动作还是一样,没有什么差别。

    把三四个字帖放在一起写,或多或少会带有一些习惯,能不能分得开,是判断专业和业余学习的标准。能否区分它们线质的不同,是书写习惯和非书写习惯斗争的结果,当然对每个人来说,它又是一个相互之间最大的矛盾。没有书写习惯会写不成字,通常有习惯的人写字成形能力很强,一开始学写字都会有一个很强的欲望,要赶紧写好这个字,在挥写的时候马上可以用这个字。但这个感觉一旦定形了以后,后面再回过头来判断字帖的细节变化,表现不同的写法就很难,一个人用一辈子或十几年养成的一个习惯,要在几分钟内书写几个不同的字帖,先不说能不能看懂,就是脑子也转不过来,手也转不过来。

    作业②(于钟华),还不能让我看到简略和强化的表现,象张旭《古诗四帖》的线条不能这样流畅,它是有点涩的,也不是这么滋润,如果这样的线条放在王铎里面还可以,作业写得都很平,我觉得需要突出的部分不够突出,比如难字的头部,它成了一个普通的部件,然后这个部分还很空。有些细线条开始有感觉了,要知道这里面有好几个动作,你在做的时候,线条以后的整个字形其实在这些转折中既是形又是线,而且这类的线条在简略和强化的主题中,它的骨力是很丰厚,而作业中太软、太流畅,笔要随时随地停得住。作业的问题,说到底是对字帖的反射能力不够,看得出来而写不出来。

    我们现在在讨论作业时,有一个现象其实又回到原点,这就是临帖不准,临帖不准在这里讲了十年,针对临帖不准,原来给过大家一个原则,当然,我们不可能临得百分之百的准,但你宁愿夸张它而不能忽略它,做得过分,虽然是你掌控得不好,但我知道你至少是看懂了,如果做得不到位或者忽略,我以为是你看不懂,现在夸张得很过分,后面还可以扳回来。

    (10月7日上午课堂练习三)

    陈教授:这轮课堂练习分为二个阶段三个步骤:第一阶段是集锦的练习,第一步先从最简单的字形开始,第二步再到复杂的字形;第二阶段是字组练习。

    第一组练习:从草书字典中选一个不字,按照字典上这个字的不同字形,先把笔画写顺,然后按照你所理解的王铎、张旭、怀素和黄庭坚的结构和笔法写出四个不同的不字。

    第二组练习:从草书字典中选出极字,它有多种写法,环绕很多,结构很复杂,把它线条的环绕和结构关系先搞清楚,然后按照第一组的方法写出四个不同的极字。

    这个练习不需要大家有很大的量,大家要注意完成速度。

    陈教授:作业①②(林光进),目前还只有七十分的水平,不是最好的,但是感觉已经出来了,而大部分的同学感觉还没有出来,用笔如果能有很快转换的本事,给你一个草书字形你就能随手变化出来,它最后的指向不光是临帖的能力,还有创作的能力,随手挥洒就是这样的本事。有些字典中的草法有很多是行书的写法,换句话说草书和行书的边界是不大清楚的,但你要知道一个草书的写法,只要稍微一变化,就是另一个草法,这样的练习要多做,做多了,这个能力就能培养起来。

    笔的弹跳在张旭草书中不大有,张旭草书的用笔是不弹跳的,它线条都是这么擦出来,作业中右下的字就有这个线条的感觉。擦的这个写法在张旭草书中运用较多,还有忽然在线条的某一段突然出现一个小顿,作业虽然做得不好,但这种意识有了,最典型的是不字的最后一笔,如果平常做法是一笔出去,它到这里反而做了一个停顿。这些笔画走得非常艰难,走得很别扭,笔在纸上不断的拧来拧去,如果写左边的这个,则完全是怀素那种圆润的钢丝般的线条,把这几个线条放在一起,其实已经有了感觉,因为写这些线条的动作、速度和行笔的方式都不一样。其他同学给我的感觉是在用同一种方法在写不同的线条,写的感觉都一样,现在先要从感觉开始做起,三个字三种感觉,千万不能是一个感觉,如果是一个感觉,证明你还是用自己的习惯在写字,这个作业虽然准确度不够,但三种线质的感觉已经出来,如果形比较准,这个字就差不到哪里去了。

    许多同学一到写不同质感的线条,又回归到自己的习惯中去了,看字帖的时候也知道它们的差异性,知道它们之间的不一样,但写的时候又回去了,现在要找到不同的表达方式。经典是不一样的,现在是大家太习惯了,我觉得还是一个同一的问题,书法是什么,就是这么一根线条,不象画又有颜色,又有形象,又有明暗空间;如果这根线条玩不好,你就始终是在书法的门外兜圈子。

    第三组做字组练习。从怀素《自叙帖》中选气概通疏这一组字,写三行,第一行是怀素的线质,第二行是张旭的线质,第三行是王铎的线质,练习要求:一、字形和字与字的关系要准确,该紧的地方紧,该松的地方松,二、线质要有不同感觉,张旭就是张旭的写法,怀素就是怀素的写法,王铎就是王铎的写法。

    (10月7日上午学习小结)

    陈教授:大家现在都遇到困难,凡是这样的练习,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因为这个练习本身也有很高的难度,大家觉得不适应,觉得做起来很难,这就证明了这个练习具有针对性的价值,这个练习针对性有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