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年薪92块到身家650亿,穷小子如何带领“红牛”红遍全国

 Andy7798 2016-10-25

前几天2016年胡润富豪榜揭榜,王健林、马云、刘强东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富豪大佬新闻满天飞,小编也就不凑这个热闹了,给大家叨叨一个2015胡润百富榜排名第十的隐形富豪的传奇人生。

一说传奇,大家就想到了八点档的狗血剧情,呃,小编也觉得他的剧情有点狗血,但是狗血中带励志啊,看完他的故事,小编觉得浑身鸡血满满。

别催别催,惊堂木一拍,各位看官听好了;他曾在泰国卖血为生,如今却身家 650 亿;他曾迎娶泰国公主却最终以离婚收场;他曾是仅次于李嘉诚的最有影响力华裔;他曾在中国富豪榜排名第10,超过刘强东、王石;他是泰国前总理他信眼中侠肝义胆的朋友;他亲手建立华彬帝国,业务横跨体育文化、旅游休闲、功能饮料、国际贸易等诸多领域。他就是红牛之父——严彬。

从一无所有,到坐拥商业帝国,严彬这个贫困潦倒的穷小子,是如何一步步屌丝逆袭,走向成功的 ?

从年薪92块到异国卖血求生

16岁初中毕业后,严彬到河南林县(红旗渠精神发源地)插队,整整一年,天天辛苦劳作、日日红薯结果就换回来92块钱的工资。看着这浸透血汗的92块钱,严彬真的是怕了,怕自己一辈子就这样了,穷极思变下,严彬转而去泰国寻找新的生路。

然而,泰国的生活更加残酷。严彬一度连饭都吃不上,只能靠卖血度日。为了活下去,严彬在找工作的时候不敢要工钱,只要求管饭。可尽管这样,也被老板娘嫌弃饭量大,说“北方佬吃的真多。”于是,严彬每顿只吃一碗饭,然后自己偷偷拿工资去买米,煮熟后用酱油拌着吃。

为了让自己尽快在泰国站稳脚跟,严彬工作十分努力勤快。别的学徒都是睡到 8 点钟才磨磨蹭蹭起床,而他 5 点钟就起来打扫院子,做好工前的准备工作。结果,不到两个月,他就被老板任命为经理。

变烂尾楼为顶级国际大厦

1989年,严彬在泰国曼谷买了一栋楼,靠着这栋楼,严彬打了个翻身仗,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如今依然屹立在曼谷素坤逸路上的26层的华彬大厦,就是当年严彬投资房地产的第一笔收获。靠着第一桶金,严彬于1984年在泰国创办了华彬国际集团。随着华彬集团的发展壮大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严彬准备回国创业。

1995年,严彬回国投资。严彬回北京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下了一座拖了12年之久、没人敢接的烂尾楼。当时去银行借款时,银行行长放言“这楼在长安街旁立了12年了,谁要是还能把它建起来,我就从楼上跳下去。”

为了把烂尾楼变废为宝,严彬一天上下往返20次,检查大厦每一层,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在严彬的较真下,当年的烂尾楼已经成了北京CBD的顶级商务楼华彬国际大厦。如今大厦门口也常年摆放着宾利和劳斯莱斯等高档车,能经常能看见各国政要、大公司董事长和名人出入,甚至泰国驻华使馆也曾位于大厦内。

耗费两亿助推“红牛”红遍大江南北

严彬在中国发展的第一年除了投资烂尾楼外,他还做了个重要的决定——将“红牛”引进中国。

红牛功能饮料诞生在泰国。在世界功能饮料行业中,“红牛”以销售总量和进入国家(地区)最多而闻名。其中,仅仅在泰国一地,年销售量就达到了10亿罐(瓶)。发明这种饮料之初,正是泰国经济开始起步的阶段,这种以各种营养成分巧妙配合,能够提神醒脑、补充体力、口感好的饮料,很快就博得了人们的喜爱。经过长期不懈的辛勤耕耘,红牛先后在东南亚、中欧、澳大利亚等地逐步扎根,并且向四周各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不断扩大市场,目前已经成为行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品牌。可是如此畅销的“红牛”进入中国市场的道路并不顺畅。

当年中国还没有能量饮料的概念,因此有关部门将“红牛”饮料定义为“特殊用途饮料”。卫生部曾就功能饮料的试验、审批等程序专门到国外进行了一段时期的考察。后经过卫生部审批后,“红牛”才得以进入中国。

面对国内功能饮料市场的空白,“红牛”先是对民众进行概念普及,第一年仅市场推广就耗费了两亿人民币。第二年随着“渴了累了喝红牛”的广告语,红牛才真正红遍大江南北。1998年10月,红牛建立北京生产基地,并将总部设立在北京,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是当时北京市最大的中外合资饮料企业之一。

后来,红牛成了全国声援申奥活动的著名企业之一,并举办了各种活动支持体育事业。当时红牛的口号是:为在改革开放中自强不息、蒸蒸日上的中国人民添力加劲。截止目前,红牛饮料仍占据着中国功能性饮料很大的市场份额。

图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