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远志,别名:葽绕、蕀蒬、棘菀、细草、小鸡腿、小鸡眼、小草根,为远志科草本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根。辛、苦,微温。归肺、心经。 宁心安神:用于心阳下交于肾,肾阴上交于心,如因心肾不交的失眠、健忘、惊悸等,常配茯苓,枣仁,地黄,党参,夜交藤,五味子等。如(<千金方>定志丸) 2、灵芝,别名:三秀、苬、芝、灵芝草、木灵芝、菌灵芝,为多孔菌科菌类灵芝或紫芝的子实体。甘、平。归肺、脾、心经。 宁心安神:用于失眠,健忘,头晕,神经衰弱等,可与远志,秫米,五味子,枣仁, 3、柏子仁,别名:柏实、柏子、柏仁、侧柏子,为柏科乔木植物侧柏的成熟种仁。甘、平。归心、肾、大肠经。 补心养血:用于血不养心的惊悸怔忡、虚烦不眠,思虑过度、心脾受损等,如(<证治准绳>养心汤)。证治准绳> 4、茯神,别名:伏神,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菌核中间抱有松根的部分。甘、平。归心经。 宁心安神: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诸筋挛缩等症。可配伍同类药等同用。 茯神木安养心神,祛风舒筋,与乳香合用,活血舒筋与祛风舒筋并用,更增舒筋定痛之功。 5、酸枣仁,别名:进口枣仁、枣仁、酸枣核,为鼠李科灌木或小乔木酸枣的种子。甘,平。归心、肝经。 补养心肝:用于心肝血虚的心烦、失眠、多梦、惊悸、怔忡等症,如(天王补心丹)、(<金匮要略>酸枣仁汤)。 6、楮实子为桑科乔木植物构树的成熟果实。甘,寒。归肝、脾、肾经。 滋肾,强筋,健骨:用于腰膝酸痛,脚膝无力,头晕眼花,阳痿遗精等。可与杜仲,狗脊,续断,怀牛膝等同用;如偏肾阴虚,骨蒸潮热,两足蒌软,可与山茱萸,枸杞子,杜仲,续断等同用。 7、黑芝麻为脂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甘、平。入脾、肝、肾经。 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须发早白或脱发等证。可用本品为丸服。或与制首乌,女贞子,菟丝子等配伍。 用于津枯血少,大便燥结等症。可与柏子仁,松子仁等配伍。 8、墨旱莲为菊科草本植物鳢肠的地上部分。甘、酸,寒。归肝、肾经。 补益肝肾:用于肝肾阴虚的齿牙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常与女贞子,桑椹配伍,如(<证治准绳>二至丸)。 凉血止血:用于阴虚血热的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及外伤出血等 9、女贞子为木犀科灌木或乔木植物女贞的成熟果实。甘、苦,凉。归肝、肾经。 补益肝肾:用于肝肾阴虚的目昏、目涩、视物减退、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如(<证治准绳>二至丸)。 用于阴虚内热的发热或阴虚阳亢的眩晕耳鸣等症。 10、石斛为兰科草本植物环草石斛等的茎。甘,微寒。归胃、肾经。 养胃生津:用于热病伤津胃阴不足的口干烦渴、干呕少食、胃脘作痛、舌光少苔,常与麦冬 沙参 生地等同用。如(<时病论>清热保津法:鲜石斛,鲜生地,天花粉,麦冬,连翘,参叶)、(<证治准绳>石斛汤)。 滋阴补血:用于阴亏血虚之眩晕、目眩、耳鸣、失眠、须发早白等证,常配何首乌,旱莲草,女贞子等,如(首乌延寿丹)。 润肠通便:用于阴亏血虚之肠燥便秘等,常配火麻仁,生首乌等,以增强疗效。 本品酸而微寒,兼有滋水涵木、清热之效。唯药性平和,少用不易功。 补益肝肾:用于肾虚腰痛,或因肾虚复感风湿,腰膝痹痛等。 肾虚牙痛:齿乃骨之余,属肾经,肾阳浮动而致牙痛、松动或耳鸣、久泻等,可配熟地 山茱萸等同用。 外伤骨折:用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肿疼痛等,如(<圣惠方>骨碎补散)。 本品既能补肾健骨,又善除筋骨间的风湿;苦降之性又能坚阴健骨,敛浮阳以固齿止痛。能补肾以固大肠,故有止泻之效。 13、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越冬幼虫体上的子座与虫体的复合体。甘、平。归肾、肺经。 补肾助阳:用于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等,可配菟丝子 肉苁蓉 淫羊藿等。 补肺止血:用于肺虚或肺肾两虚之喘咳,呼多吸少,动则自汗,或劳嗽痰血等,可与麦门冬,五味子,阿胶等配伍。 【温馨提示】中医逐渐消亡,请您伸出援手! 圣惠方>证治准绳>时病论>证治准绳>证治准绳>金匮要略>千金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