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本公号发布了一篇原创文章“都是疏散图惹的祸” 感谢同仁“老张”积极参与并提问
按标准做是好的 但题目过于夸大 结论故弄玄虚! 就结论提出的..隐患,具体在哪? ..违法,违反哪个条款? 不像个专业人士写的东西啊!
我们的回复是 是没看完?结论里有的。而且没说消防法方面
其实我们心里也悄悄在想,在这么多的HSE公众号里,似乎没人写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写写,也没过于标题党,不至于吧
谢谢大家理解。
老张继续问
有点偷换概念吧。
你的结论里: 1.“说轻了是事故隐患” 我的问题是“隐患在哪? 2.说重了是违法行为” 我的问题是“违反哪个条款?”
当初回复得太快了,没认真思考下,我也是如此感觉 今天再度回复 与老张及HSE同仁一起讨论 欢迎大家批判 隐患的描述是“未按标准印制疏散平面图”,或者类似表述; 说重了是违法行为 此“重”为多音字,此处读“chong”二声,亦即执法人员第一次和你说这个事情开了单子之后你不整改,第二次就是违法行为,可以施以行政处罚。
案由: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依法下达的安全监管监察指令的 处罚依据: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5号,第二十二条第(六)项 处罚:给予警告,并可以对生产经营单位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其他有关人员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再悄悄想想,意见很对,即没强调为何引用推荐性标准,也不是现场直播,哪个知道你是用发音来卖关子呢 这些梗还是放在现场为好 
这事儿整的,月食了,怪谁呢:月亮?太阳?
鉴于上一篇文章中引起了同仁的误会
特别做如下补充说明: 1.加入安法条款的本意主要是为了说明
希望大家不要误会“出口” 只有消防管 安全监管部门和具备相关安全监管职能的行业部门都管 非特指疏散平面图
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不要误会某些大家认为的“消防”的硬件只有消防有权力管辖
2.为何此标准列为执法依据
 法律、行政性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标准、规范性文件均可以为执法依据,类似推荐性标准多见于各类检查表之中,多见于以红头文件制发,尤其是涉及此类的专项检查
3.企业可以不可以不以标准为依据 可能是可以的,但下列情况要注意 1)生产经营单位自行做合规性审核时,建议使用 2)监管部门检查时强调,要求整改,尤其是开了整改通知单的,必须整改 3)原因我们都懂的,那个案由的本质--就是一个“霸王条款”
特别强调一下:
标准绝非只按带不带T决定是否强制 强制性标准里有非强制条款 推荐性标准里有强制条款 ...... 有无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引用 ...... 甚至要考虑标准中文字的表述 ...... 
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