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析2016年(丙申年) 五运六气与气候及疾病防治(原创)※ 内难勾铉 ※

 柳绿花红7 2016-10-25

简析2016年(丙申年)
五运六气与气候及疾病防治(原创)

作者:bygzpf


    2016年是丙申年,岁运为太水(太羽) ,司天为少阳相火,在泉为厥阴风木,年支为申金,不是平气之年(1-3月,偏热,春天来得早;3-5月,小雨哗啦啦,雨水多;5-7月,夏天提前来临,热而少雨;7-9月,雨水比上年少;9-11月,秋天雨水稍多,冬天早来到;11-1月,冬天象早春。)。

丙申年中运为阳水,水运太过,故全年寒气偏盛(水曰静顺。静顺之纪,藏而勿害,治而善下,五化咸整,其气明,其性下,其化凝坚,其类水,其候凝肃,其令寒,其藏肾,肾其畏湿,其主二阴,其应冬,其色黑,其养骨髓,其病厥,其味咸,其音羽,其数六。);
少阳相火司天,上半年为火气主事(少阳司天,火淫所胜,则温气流行,金政不平,民病头痛,发热恶寒而疟,热上皮肤痛,色变黄赤,传而为水,身面胕肿,腹满仰息,泄注赤白,疮疡咳唾血,烦心,胸中热,甚则鼽衄,病本于肺。天府绝,死不治。);
厥阴风木在泉,下半年风气主事(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则地气不明,平野昧,草乃早秀。民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心痛支满,两胁里急,饮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则呕,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2016年全年的气候变化特点就是雨水很多。地支代表运气的气,地支为申,为少阳相火,水克火,年支耗天干水运,运克气,为运盛气衰,从运气相合的角度来看要以运为主,气次之,也就说这一年天干地支结合起来看还是以水多为主,肾、骨和皮肤易出毛病。司天之气少阳相火,主上半年气候较热,人容易发热恶寒,火克金,肺和心脑容易出毛病;在泉之气厥阴风木,主下半年气候风大,木克土,脾胃容易出毛病。
从中运、司天、在泉分析,运气结合,则可知2016年寒气、火气和风气为全年气候的主要特征,最易发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其次是泌尿系统疾病、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筋骨病。
故2016年治病和养生总的主导思想,应当注重温阳散寒法、清热泻火法和祛风熄风法的运用。

一、从五运推:

初运(1月20日至4月2日):主运太木 (太角),客运太水(太羽);水生木,客生主,为相得中之顺。

二运(4月2日至6月15日):主运少火 (少徵),客运少木 (少角);木生火,客生主,为相得中之顺。

三运(6月15日至8月30日):主运太土(太宫),客运少火(少徵);火生土,客生主,为相得中之顺。

四运(8月30日至11月11日):主运少金(少商),客运少土 (少宫);土生金,客生,为不相得中之顺。

五运(11月11日至2017年1月20日):主运太水(太羽),客运太金(商);金生水,客生主,为相得中之顺。

二、从六气客主加临推:

初气(1月20日至3月20日):
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少阴君火,木生火,主生客,为相得中之逆,主气候正常。春阳上升,气候偏温,不燥不湿,风雨适度。此时人们易于感受此气的风寒或风热之邪,伤风感冒。出现发热恶寒、头疼、身疼、有汗或无汗,咽喉干燥,鼻塞声重、流涕,咳嗽咳痰等。

治宜祛风解表。

汤药主要有防风通圣散、小柴胡汤、败毒散、香苏散、麻黄汤、桂枝汤、大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葛根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

成药以小柴胡颗粒+防风通圣丸为主,以及银翘解毒颗粒,小青龙颗粒,桂枝颗粒,败毒散,黄连上清片,三黄片等因人因症施治。

此阶段人们要早睡,早起,漫步于庭院,郊外,适当锻炼,调摄精神,保持情志舒发、欢愉,以适应春季的生发之气。不可过劳,多吃鸡蛋和豆制品及时令蔬菜,以增强抗病能力。

二气(3月20日至5月20日):
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太阴湿土,火生土,主生客,为相得中之逆,主气候正常。由温转热,风调雨顺,雨水偏多。此时气候温热,人们感受温热之邪发病,极易耗伤心阴,助长心火。出现心烦,失眠多梦,胸胁烦满胀痛,便秘尿黄,齿衄、鼻衄、口燥舌红等症状。
由于此气有湿邪,素体蕴湿者易于感受湿邪,出现恶寒发热,头身沉重,肢体困倦,胸闷脘痞,呕吐纳呆,便溏等。

治宜清心泻火,滋阴凉血或芳香化湿,调理脾胃。

清心泻火,滋阴凉血汤药主要有大泻心汤,黄连黄芩泻心汤,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地黄黄柏黄连半夏汤,半夏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以及竹叶石膏汤,防风通圣散、小柴胡汤、败毒散等。经西医抗生素、挂水等误治后迁延不愈者,邪留上焦宜栀子汤,邪留中焦宜白虎加地黄汤,邪留下焦宜百合地黄牡丹皮半夏茯苓汤。

成药以栀子金花丸、黄连上清片、一清颗粒、三黄片,小儿七珍丸等泻火药为主,以及银翘解毒颗粒,防风通圣丸+小柴胡颗粒,等因人因症施治。使用剂量一定要大,可连续服用,必要时加服西药退热药,宜早期使用。

芳香化湿,调理脾胃汤药主要有藿香正气散、六一散、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桂枝汤、麻黄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理中汤、白术茯苓厚朴汤、三仁汤、八正散、五苓散、猪苓汤、苓桂术甘汤、平胃散,防己黄芪汤,沙参麦门冬汤等。

成药宜藿香正气制剂+防风通圣丸、健脾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丸、香砂六君子丸、四消丸等。
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干燥,或可用藿香、佩兰、竹叶、滑石、薏米等煎汤代茶,多吃丝瓜菜。

三气(5月20日至7月22日):
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少阳相火,客主同气,为顺,主气候正常。天气炎热而不亢盛,风雨适度,因气候炎热,人们易于感受时令暑热之邪,而发生署病。发病多心烦口渴,汗出,气短,眩晕,甚至抽搐、昏厥等。

治宜清暑利湿,益气生津。

汤药主要有白虎汤、人(党)参加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人参石膏汤、白虎加人参黄连阿胶汤、栀子豆豉汤、六一散、小柴胡汤、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等因人因症施治。

成药可用藿香正气制剂、三黄片、一清颗粒、黄连上清片、栀子金花丸、小儿七珍丸、防风通圣丸、小柴胡颗粒、理中丸等。

四气(7月22日至9月22日):
主气太阴湿土,客气阳明燥金,土生金,主生客,为相得中之逆,主气候正常。天气由热逐渐转凉,风雨适度,燥湿相济。此气蕴有湿邪,且有早秋温燥之气,人们易于感受湿邪,出现发热恶寒,身热不扬,肢体困倦,头身沉重,肢体困倦,胸痞脘闷,腹胀纳呆,呕恶便溏等。阴虚有热的人,易感早秋温燥之邪出现发热,唇口干燥,口苦口渴,干咳少痰,便泌尿赤等。

治宜芳香化湿或清热润燥。

汤药主要有藿香正气散、六一散、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桂枝汤、麻黄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理中汤、白术茯苓厚朴汤、三仁汤、八正散、五苓散、猪苓汤、苓桂术甘汤、平胃散,防己黄芪汤,沙参麦门冬汤等。

成药宜藿香正气制剂+防风通圣丸、健脾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丸、香砂六君子丸、四消丸等。
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干燥,或可用藿香、佩兰、竹叶、滑石、薏米等煎汤代茶,多吃丝瓜菜。

五气(9月22日至11月22日):
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太阳寒水,金生水,主生客,为相得中之逆,主气候正常。风雨适度,凉爽宜人。由于凉爽而偏燥,人们易被秋凉萧杀之气所伤,出现喘咳少痰,胸胁胀疼,胃脘不适,吞酸嘈杂,唇舌皮肤干燥等症状。

治宜润燥滋肺,温胃暖肝。

汤药主要有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黄芩牡丹皮瓜蒌半夏枳实汤、地黄黄柏茯苓瓜蒌汤、杏苏散、桑杏汤、沙参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百合固金汤、养阴清肺汤、麦门冬汤等,白虎汤、小柴胡汤亦可见证使用。

成药以防风通圣丸为主+小柴胡颗粒、养阴清肺丸,以及黄连上清片、三黄片、一清颗粒,多食生梨等水果。

终气(11月22日至2017年1月20日):
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厥阴风木,水生木,主生客,为相得中之逆,主气候正常。气候寒冷,雨雪适度,或见雨雪偏多。人们易于感受此寒冷之气,可患多种病证,如感冒、伤寒、咳嗽、喘证、中风等。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四肢厥冷,咳嗽咳痰,喘息不得卧,肢体麻木,或见中风、卒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治宜温经散寒,扶阳益气。

汤药主要有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甘草干姜汤、通脉四逆汤、甘草泻心汤、理中汤、大小青龙汤、理中汤,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汤、当归四逆汤、小柴胡汤等类方。

成药以小青龙制剂、桂枝颗粒为主,姜枣祛寒颗粒、防风通圣丸、小柴胡颗粒、生姜红糖水等佐之。

总之,丙申年全年气候从五运分析,五运皆顺;从六气分析,六气均为正常气候。从中运、司天、在泉分析,运气结合,则可知2016年的气候特征为寒气火气和风气,故全年总的治病防病的主导思想应当注重热泻火法、清祛湿法和温阳散寒法的运用。

以上井蛙之见,欢迎拍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