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们讨厌的分组可见,是微信社交整理利器!

 海風4386 2016-10-26
文/王成丽

最近,有一篇爆款文章火遍网络,叫做《“分组可见”是朋友圈最可怕的功能》,说的是人们通过分组可见这个功能,将自己的人生分裂成若干种,每一种人生状态,是给某一特定人群看的。
 
对于文章中的观点,我持保留态度,个人感觉,文章中举的例子太过于极端,换一句话来说,给这篇文章点赞的人,谁能拍着胸脯说,我的朋友圈没有过分组?

再说一件事,一周前,一条关于如何检验出你的好友是否拉黑你的方法在朋友圈里疯传,内容是这样的:

这不是“测拉黑”微信第一次在朋友圈传播,可从来没有像这一次那样,引起这么多人的吐槽,因为这一次,这条“测拉黑”挑战了正常人的智商:将删除朋友与清理内存节约空间直接挂钩。 

所以,很多微信公众号迅速用科普的方式,纠正这一直接让智商下线的“测拉黑”手段。

 据我所知,周围有好几个朋友用这个方法“清理”了一遍朋友圈。 清理完的朋友圈,就能让你拥有一个“天朗气清”的微信生态了吗?

 并不能。 

很多清理了朋友圈的人,通过这个方式发现,自己竟然被意想不到的人给拉黑了。因为被拉黑,生出来的各种郁闷和嫌隙,让友谊的小船,翻得很彻底。 

或许有人说,清理朋友圈,不就可以看清楚这些拉黑我的人的真面目了么?至少我也拉黑他,以后各走各路,各不相干。 

可是,我想说的是,难道被人拉黑,就会让彼此成为老死不相往来的仇人了吗? 

就算你把那些拉黑你的人给清理了,剩下没拉黑你的人,就都是你的朋友了吗?你就会毫无芥蒂,毫无保留地对他们开放朋友圈了吗?

分裂人格的朋友圈,并不能因为彼此拉黑结束,只会因分组可见功能而继续存在。

 删除拉黑功能和分组可见这两个功能,最能触及人性最深处,像极了两种个性不同的人,一种简单直接,棱角分明,一种圆滑世故,不着痕迹,若论及谁更拟人,肯定是后者更胜一筹,因为它更圆润,更不容易伤害到别人。

最近参加了朋友圈“清黑”运动的朋友L无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郁闷,因为他发现好几个他以为关系很好的铁哥们,在微信里将他删除了。
 
他仔细研究了一下几个删除他的人,发现都是原来跑口单位里的熟人。L原来是媒体人,这几年,眼见传统媒体式微,他也一股脑地闯了出去,自己创业去了。
 
可是,创业只是看上去很美,真正做起来,这其中的艰难有多少?可能只有L心里冷暖自知了吧。没有了记者这个身份,没有了媒体单位为他背书,很多原来关系紧密的朋友,在得知他不当记者之后,渐渐少了联系,只是没想到,竟然有几个人将他默默删掉了!
 
L气到爆:这些势利的人,难道发现你没有价值了,就直接把你从朋友圈剔除掉了吗?
 
同时,他也有些失落,毕竟,脱去媒体的外衣,他再也没有那么光鲜的身份,不在原来熟悉的生活工作轨道中运行,没有了被需求的存在感。
 
刷存在感这件事,从来都是朋友圈里最盛行的风气,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点赞与评论之交啊。
 
或许这个人,跟你只是一面之缘,但是一旦加入了你的朋友圈,无论你发什么,都会给你点赞,给你评论,即使他根本不了解你。如果,你的存在感,就是这样刷出来的,你会觉得有意义吗?
没有用过微信“测拉黑”攻略的W,也被微信拉黑删除功能深深困扰,她无意中发现,自己原本以为的一个好朋友,竟然将她的微信删除了。

 她真的是无意中发现这件事情的,只是因为想问问身在异乡的朋友最近过得好不好。

 W跟这个朋友已经相识十年以上,一直关系不错,虽然联络不是那么紧密,但是每每相聚,必然相谈甚欢。

她们俩曾经也有过相互憧憬,卧谈未来的时光;也曾为品尝彼此都爱的某家烧烤,半夜相约一同杀进店里,不管刚刚才说过的减肥大计;也曾携手一起逛街,几乎踏平了商场的美妆区,只为买到某一款超性价比的护肤品。 

后来,朋友因为工作,短暂外派外地两年。两个人虽然不能再见面,却也保持着微信朋友圈里的互动,偶尔微信问候彼此的近况。

 每每想起那些过去,再想到自己被拉黑的现实,W不禁心如刀割,她不明白,到底是为了什么,她竟然就这样被自己的好朋友拉黑了。

因为这件事,W吃惊地发现,微信朋友圈里的悄悄断交,竟然如此伤人,她为了这件事情,甚至情绪低落了好几天。

 W设想过,或许是朋友手滑,误点了删除?虽然她知道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为这微乎其微的可能性,W试着给朋友发过两次重新加为好友的申请,可是这申请如石沉大海,一点儿回音都没有了。

 W也想过,朋友是不是在外地出了什么意外的情况?可是,朋友自己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几乎每天更新,在公众号里,她跟粉丝互动频繁,时不时发出她在旅途中的美好状态,一点儿也不像有事的样子。

大约过了一周,W也能坦然面对这件事情了。既然对方想用这种方式,割断彼此的联系,那就……这样吧,毕竟,人与人的交往是相互的,朋友圈里的友谊,说翻就翻这种规则,你终究是要接受的。
不可否认,微信已经成为我们最重要的社交工具,它的功能从原来单一的信息沟通,到后来的语音,再到朋友圈,公众号,几年时间,微信的版本不断迭代,已经形成了一个功能强大,涉及广泛,算法复杂的微信社交帝国。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微信社交已经替代了我们的现实社交,甚至将现实社交更加扩大化,例如,曾几何时,微信只是密友之间的交流工具。

渐渐的,微信也没有逃脱微博的命运,成了各种社交关系甚至陌生关系的集合页面。工作上,微信号跟电话号码和QQ号一样,成了工作交流的工具。

 我一直觉得微信分组是一个深谙人性的功能,以前,没有分组的时候,很多人会发愁:如何悄然地屏蔽那些他们被迫添加的微信好友?

例如单位领导,例如一面之交的陌生人,例如工作关系的合作者,毕竟一旦选择“不给他看我的朋友圈”或者屏蔽功能,就很容易被发现,产生一些很不必要的麻烦。

 有的时候,你不想给他看朋友圈,并非讨厌这个人或者今后不想跟这个人再有来往,而仅仅是觉得,自己的私密圈子不需要所有人加入而已,毕竟,生活与工作是两个维度,生活里的社交与工作上的关系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感觉和距离是微妙的,有些原来亲密无间的人,因为圈子的不同,渐行渐远;有些原来并不熟悉的人,因为圈子相交,越走越近,这原本是很自然的社交状态,但是因为有了微信这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社交工具,这一切都变成了强迫性的。 

那种通过分组将自己的生活分裂成很多种人生的人,毕竟是极端的少数派,大部分的人,使用分组功能,只是为了将自己的微信社交圈梳理得更加清晰和工整而已。 

话又说回来了,为什么我们那么介意被别人拉黑?因为我们已经用微信朋友关系替代了现实中的朋友关系,并将此当做衡量友谊的唯一标准。

 你介意被别人拉黑,是介意你和TA在现实中的友谊也就此被拉黑。

 我问过我自己,我会不会介意被别人拉黑? 

答案是肯定的。 

所以,我从来不去用“测拉黑”功能,在微信朋友社交这件事情上,我向来是愿意做一个社交“鸵鸟”的。

 想想也是,你就算知道有多少人已经拉黑了你,有什么意义呢?只不过徒增烦恼和仇恨。


 还不如好好在现实生活中,保护你的友谊;在微信社交圈中,真心待每一个人,如此而已。

END
小雅说

今天写这个主题,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属于后知后觉的那类型人,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常常滞后于很多人,例如当年下载微信,玩朋友圈都是《女不强大天不容》的编剧九枚玉老师引导的,而分组可见,则是一位关系很好的女朋友在鄙视中教会我的。

前年,我和这位女朋友一起去青岛探班《女强》,一路上家长里短、明星八卦聊个没完。她属于特别大大咧咧的女孩子,热爱一切时尚新潮的东西。聊天中,我收到了一个微信新朋友的申请,一看,是一位在工作上刚刚认识的人,算是刚刚接触的陌生人吧。对于这种申请,我常常很为难,到底是加还是不加呢?

女朋友看我在为难,一脸鄙夷地说:你不会用标签分组啊?来来来,土老帽,我来教你。

就这样,我学会了标签分组,学会了适当的整理自己微信朋友圈,让自己从容的应对微信社交里的各种人群。

青岛探班之后,我和女朋友各自忙着自己的工作,偶尔微信交流,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鸡毛蒜皮。没想到,一个月后,她突然发了一段语音给我,说她胃部患了肿瘤。让我一定一定不要告诉别人。

我大惊,给她打电话。电话那端,她平静地告诉我,她刚刚从上海回来,已经确诊,正在保守治疗,让我不要担心,应该没事的。

在我有限的医学常识中,隐约感觉胃部肿瘤是相对比较好治疗的,所以听了她的话,就非常相信了。

后来,因为换了新工作,压力陡增,她还时常在微信里给我鼓劲,加油,甚至跟以前一样,跟我吐槽一些不靠谱的人和事。她一直带病工作,给我的感觉是她的病情正往好的方向发展。

直到半年后,突然接到了她病危的消息。当我匆忙赶到医院时,她已经没有知觉,我看着她瘦到极点的模样,哭着拉着她的手,跟她说话,得到的回应却只能是她眼角流下的一行眼泪。

当天夜里,她离开了所有爱她的人。

我一直没有删掉她的微信,偶尔翻看到她的微信头像,偶尔在给新加入的朋友分组时,都会想起她,心里还会忍不住的痛,我知道,即使她在我的微信里永远不会再跟我聊天,也不会更新朋友圈,可是,她会一直存在在我的心里。

所以,没必要太介意谁拉黑了你,谁把你做了分组,谁屏蔽了你的朋友圈。别人做这件事,一定有他的道理,想得太多,没有任何意义。

人在微信社交中最可怕的状态莫过于,明明你已经进入到虚拟的世界,却还以为它就是现实。
职场 | 生活 | 娱乐
-大俗小雅-
大俗小雅  原创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