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深秋——十二般滋味!

 wunianyi 2016-10-26
 “悲秋”是诗人诉其哀怨感伤的一种特殊方式。 中国古典诗词中始终笼罩着浓郁的悲愁情调,这种悲愁情调的背后所蕴涵的是文人对生命的意识以及身世悲凉之感,为了摆脱忧愁,文人们常通过饮酒和流连山水以寻求解脱,但通常又陷入更大的悲愁。


1、秋雨



宋代晏殊的《踏莎行·碧海无波》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

思量便合双飞去。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

红笺小字凭谁附。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凉。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秋声



朱熹《劝学诗 / 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



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秋色



陆游《秋雨中作 

灯前剧论与谁同?中岁朋侪亦已空。 

行道敢希千载上,会心聊付一编中。 

雨侵坏甃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莫怪又生湖海兴,此身元自是孤篷。 


秋月



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秋菊



宋代郑思《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



宋陆游《秋夜》

高屐枯筇一老翁,灯前自笑发如蓬。

泠泠月浸荒庭竹,淅淅风凋古井桐。

病思未苏秋尚浅,醉魂初醒夜方中。

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



宋陆游《秋兴》

樵风溪上弄扁舟,濯锦江边忆旧游。

豪竹哀丝真昨梦,爽砧繁杵又惊秋。

坠枝橘熟初堪翦,浮瓮醅香恰受篘。

莫道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梦



陆游《秋雨渐凉有怀兴元》

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忽闻雨掠蓬窗过,犹作当时铁马看。


秋忆



宋代陆游《秋思》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12、秋悟


陆游《秋夜》

夜雨淒涼客思迷,聞碪卻是夢回時。

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