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公著,宋代名相

 梁园处士 2016-10-26

吕公著,宋代名相

吕学新·2016-03-27 17:19

吕公著,宋代名相


    
吕公著(1018-1089)夷简子,字诲叔,寿州人。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二年戊午(1018)十月廿二日卯时。传说公出生於河内县(今河南泌陽县清河鎮鲁村)官宦世家。自幼深受传统教育,酷爱读书,以治心养性为本。平居无疾言遽色,于声利纷华,泊然无所好,暑不挥扇,寒不亲火,简重清静,盖天禀然。其识虑深敏,量闳而学碎,遇亊善决,苟使于國。不以私利为其动心,与人交出于至诚,好德乐善。父夷简目睹儿子如此好学,说“此子他日必为公辅!”

初,公著以父恩荫補奉侍郎,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及第,为颖州(河南沈丘)通判(从五品)。时任州知府的歐陽修,十分噐重比他少十一岁的公著,称赞他“器识深逺,沉静寡言,富贵不染其心,利害不移其守,心乐闲退,淡於世亊。然,所谓大夫不言,言必有中也!”故两人成为政坛及讲学之好友。后擢公著进知制诰,三辞不拜,召为天章阁侍制兼侍读。劝帝讷谏,屡出言者,风示天下。英宗治平元年(1064)以侍读加龙图阁直学士知蔡州,官正三品。

神宗熙宁元年(1068)四月召翰林院学士,进银台司驳亊、兼宝文阁学士、知开封府。时遇夏秋淫雨,京师地震,公著疏奏“自昔,人君遇灾者或恐惧以致福,或简诬以致祸。上以至诚待下,则下恩尽诚以应上,上下至诚,而变异不肖者未之有也!自古有为之君,未有失人心而能图活,亦未有能胁之,以威胜之以辨而能得人心者也!”擢为御史中丞。初王安石与吕公著很好,待之如兄长,並说我们合作一定可做大官,並对人说:“吕公著为相,吾辈可以谈论做官了。”王安石本以为就此吕公著必定会帮助自己。沒想到公著公和朝廷多数大臣受司马光的影响,却成了新法的坚决反对者,曾数次公开上言陈述王安石过失。当王安石颁布青苗法,吕公著上言:“自古有为之君,都不能失去人心以求治;以威胁或言辞欺骗的办法,是不能够得到人心的。”还说:“昔日之所谓贤者,今皆以此举为非,而生议者一切诋为流俗浮论,岂昔皆贤而今皆不肖乎?”同王安石说,我与你政见不一,虽有私交,但不希望政见不一而成为仇人。王安石恼怒公著公话说得过分刻薄,而十分生气。时宋神宗又让王安石举荐吕惠卿为御史。公著说;“吕惠卿固然有才能,但奸邪不可重用。”王安石得知后,更加愤慨,说吕公著是恶语中伤。

神宗熙宁二年己酉(1069),因与司马光同调被王安石弹贬,免了公著公御史中丞之职,排挤出朝,派到颖州任知州,提举崇福观。元丰元年(1078)同知抠密付使、正议大夫,加龙图阁直学士。三年(1080)九月为户部侍郎、同知抠密院。元丰四年辛酉(1081)为门下侍郎,元丰五年壬戌(1082)除资政殿大学士、定州安抚史往楊州。知审官院,政殿上与司马光相为呼应,同谓太子师傅。公著曰“人君初即位,当正始以示天下,修德以安百姓,修德之要莫先于学,学有缉熙于光明,则曰新以底至治者,学之力也!”神宗夸:“吕公著为人真诚,办亊好象量物的称一样,公正无私,很让人放心”。

元丰八年(1085)三月,宋神宗病卒,年仅十岁的宋哲宗即位。太皇后高氏垂帘听政,任命吕公著为翰林侍读学士,并派专使到扬州接吕公著回朝辅政。太皇太后问所欲言,公著公曰;“先音本意以宽省民力为先。而建仪者以变法侵民为务,与巳异者一切斥去,政日久而弊愈深,法行而民愈困。诚得中正之士,讲求天下利病,协力而为之,宜不难矣。”当年七月,晋吕公著为尚书右丞。

元佑元年(1086)闰二月,司马光拜为左相。四月,吕公著拜为右相,时已六十八岁。继而,吕公著总结历代兴衰的经验教训,上治国十策。上言“人君初即位,当正始以示天下,修德以安百姓。修德之要,莫先於学。学乍缉熙於光明,则日新以底至治者,学之力也。谨昧死陈奏十亊,畏天、爱民、修身、讲学、任贤、讷谏、薄敛、省刑、去春、天逸”等二十字方针,以开言路。自紫金光禄大夫拜尚书左丞,加门下侍郎,正一品。四月为左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辅佐哲宗,拜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元祐三年戊辰(1088)四月拜司空、同平章军国重亊,吕公著因病辞相。同年公著以疾恳辞位,哲宗帝及高太后不允,诏建第于东府之南,启北扉,以便执政会议。加司空、平章军国事。特许吕公著可二日一朝,赴都堂参议军国事不必拘时。自宋兴國以来,宰相以三公平章军國重亊者共四人,公著与父夷简居其二,士艳其荣,可称历史罕事。

元祐四年己巳(1089)二月薨,享年七十二岁。太皇太后悲恸不已,泣曰:“邦国不幸,司马相公既亡,吕司徒复逝,痛悯之久,帝亦悲感”!哲宗皇帝亲临赐奠,贈金皂万,恩赠太师、封申国公、谥号正献,御筆赐神道碑额:“纯诚厚德”。公葬在新郑县怀忠乡神崧里吕氏墓地。公著娶参政宗道鲁氏女、生於天禧庚申十一日辰时,卒於元祐丁卯二日巳时,封申国夫人、加鲁国夫人。生三子长希哲、次希绩、希纯。二女;長十八适翰林学士范祖禹、幼适龙图阁直学士苏三。

    公著重於治心养性,识虑而敏,草阁学碎,遇亊善决,惟取终善,居家簡重寡默。每论政事,博取众善以为善,深受王安石、司马光等同僚敬佩,众莫不叹服。王安石说“诲叔为相,吾辈可以言化矣!” 司马光称赞:“每诲叔讲,便觉已语不烦。”独挡朝政,功绩辉煌。司马光临逝前说:我死后天下就靠你了。公著公任宰相后慧眼识英雄,十分赏识理学人才,把北宋五子(周敦頤、張载、邵雍、程頤、程顥)荐而为要职。有一次他对儿子希哲说:“当世善士,吾收拾略尽,尓独以吾故置不试,命也夫”!就是说天下的人才我都用尽,唯你不用,因为你是我的儿子。希哲毌贤明有法度,闻言笑道:你的儿子不会为了做官而失志的。公著公本身是一个大学问家、教育家。虽为朝宰日理万计,但从不失讲学。公著对家庭后辈子弟的教育也十分重视,诱导督促,并多方聘请名师;加之申國夫人性嚴有法度,从而启开了以家教为核心基础的吕氏家学,奠定了吕氏后世子弟人文会萃的大好局面。

公著死后,曾受政坛风波影响。哲宗绍圣三年(1096),由新法派当上宰相的章惇,论公著更熙,平法度,奏请哲宗把反对新法的公著削贈谥,毁所赐碑,再贬建武军节度付使,昌化军司户参军。徽宗时,奸臣蔡京当道,更是“集党用亊”,隨自好恶,扩大了打击面,公著又被列于“元祐党藉碑”之中,更降为左光禄大夫。时吕氏子孫,亲戚同族,多受连座,以至四散逃奔他避难。时隔一年,徽宗取消前命,派人深砸毁“元祐党藉碑”,恢复公著为太子太保。建炎四年(1130)髙宗即位,“元祐党”彻底平反诏,悉还公著前所其官及封賜谥号,昭褒封为晋国公。

 
编辑:吕学新

请点《关注》,请点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以利传播吕氏文化。



南粤吕氏文化网(gh_1e54fe96ef4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