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秘买到一屋子假壶怎么办?

 信天游9g2218rl 2016-10-26









在这个全民收藏的年代,每个人都能说出几个“以藏致富”的故事,可故事的主人公似乎永远都是“别人”,不是“我”。

当下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国人把造假玩的出神入化,坑的不仅是艺术本身,还有广大的收藏爱好者。

近年来蔚成风气的紫砂壶收藏同样未能幸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假”,给许多热爱紫砂的壶客们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切肤之痛。








首先,我们要理清这样一个概念:

什么是假壶

紫砂壶的骗局都有哪些?








第一幕:名家大师制作的仿古壶

紫砂壶仿古,古已有之。民国时期,几乎大多数紫砂名艺人都有被古董商邀请到上海仿制紫砂古董的经历。

尽管也有个性刚毅的艺人不愿替商家仿古,但终究多数还是为生活所迫。

但却也因此使很多紫砂艺人的工艺技艺、艺术眼界有了极大的提高。

顾景舟也因为出色的紫砂技艺于上世纪30年代末期到上海为古董商郎玉书仿制紫砂古器,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了很多明清的紫砂精品。

他反复揣摩历代名家经典作品的造型特点,研究古人的制作手法,把握住各前辈名人造壶的形和神,成功地复制了时大彬、邵大亨、陈鸣远等诸位大家的作品,也成就了自己的艺术造诣。

平心而论,将顾景舟这样的名家大师制作的仿古壶称之为“骗局”,实在有失公允。

虽为仿古,但作品的面貌、神韵与古人已不分伯仲,有的甚至略胜一筹,因而同样具有较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

藏家买到了这样的“假壶”,算得上不幸中的万幸。




    



第二幕:模具制作的紫砂壶大量混充手工壶

紫砂壶是否是手工成型对其价值影响很大。

手工制壶,经过反复拍打泥片成型后,在外壁进行削、刮、整,每道工序都相当的费工夫。

正是经过这千锤百炼的工序,凝结着紫人的血汗,体现着艺人的技艺。

而模具制作为了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省了这些功夫,“作品”外表粗糙、呆板僵硬,紫砂特有的性能所剩无几。

值得注意的是,粗制滥造的模具壶尚且能辨别真伪。

但近年来,随着仿真技术的进步,高仿壶在市场上越来越多。

名家壶的款式可以通过电脑技术轻松仿制,很多高仿者本身便是能工巧匠,工艺水平已经接近同时代名家水准。

苦于名气太小,壶价太低,于是剑走偏锋,仿制名家作品,打上名家印章,以此牟利。

这类几可乱真的“名家壶”也给紫砂壶的甄别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第三幕:移花接木的“代工壶”

我们往往能看到这样奇怪的现象,工作室里见不到大师,倒是在太多的官方场合、太多灯红酒绿的处所,频频见到大师晃动的身影。

即便十指不沾紫砂泥,却有不少作品在市场上流通,甚至供不应求。

按照传统手工制作方式,一个紫砂艺人一年最多只能做50把壶,很多紫砂艺人为了保持作品水准,一年往往只做3至5把壶。

但受重利驱使,一些大师也未能免俗,订单多,自己做不了,就招代工,再配上自己真实的印章或证书。

更有甚者,通过中介机构,明码标价的出售证书。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微商、淘宝等网络销售渠道的推动,代工壶的流通速度急剧攀升,令壶友防不胜防,增加了行业规范的难度。

大师信誉的滑坡,让原本就乱象丛生的紫砂圈更加的乌烟瘴气。

从艺术品市场约定俗成的“规矩”来讲,买到假壶,是很难“讨回公道”的。

一般来说,在进行交易时,由买家自行分辨壶质量的好坏、价值的高低,在双方就价格达成一致后,交易就能完成。

至于价格是不是真正符合作品本身,往往很难有公断。

因此,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通常无法从买家那里得到赔偿。








那么,难道就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

其实不然。

对于许多初入紫砂市场的收藏爱好者、投资者来说,买到假壶也许是一条必经之路,是必须得上交的“学费”。

那么交了学费必然是要受教训、长记性。

一次两次的上当受骗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从中吸取教训、增长知识,确保以后少走弯路。

首先要摆正心态,不要沉湎于悔恨、自责中,要知道,即便是老手,也有偶尔犯错误的时候。

多反思当初买壶的时候,是什么因素让你笃定这把壶一定是真的呢?

是轻易听信了别人的建议,还是自己看走了眼?

从泥料、外形、到做工、印款,究竟是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

这把壶假在哪儿、次在哪儿,下次买壶的时候便要格外注意,一来二去,自然就渐渐懂行了。








其次,选择一个合适的领路人去进入收藏领域。

这个“领路人”,可以是一个专业的网络论坛,可以是一个真正懂行、又不会故意坑骗自己的朋友,也可以是一家牌子老、信誉好的商家。

有了这些个“教科书”,只要肯钻研,肯花心思,总能玩出一些门道来。

还有一个保险的方式是,丢掉那些华而不实的包装噱头,重新回归到紫砂作为日用器皿的本质上来,从使用功能出发,购买一些价格低廉容易甄别的紫砂壶。

当积累了一定的鉴别经验之后,再将视线转向那些品相完美、气韵高雅的中高档壶,从而避免走许多弯路。








当然,要想从根本上保障藏友的利益,还得从体制上规范约束,肃清行业风气,整顿紫砂市场,杀一杀这股子圈内乱象。

毕竟,图一时之利的造假行为,若一发不可收拾,无疑是在破坏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脉络,当这个传承被破坏之后,这个民族的文明,也必将断裂。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此形容枯槁,了无生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