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楷书展、草书展必看】最新国展征稿启事解读

 旷世缘q33hh84b 2016-10-26






 





不同之处(一):“临摹、创作作品各一件。请在作品背后注明临帖或创作,放入一个信封,一次性寄出。”


解读:这主要是考察作者的临创能力,考察临摹和创作是否匹配。这是以往国展从没有过的要求,包括首届临帖展。这并不是国展先行提出,而是近些年个别省市临书展率先要求同时上交临创作品。如今国展能吸纳省市经过实践检验的好做法,可见其包容度,为此点赞。个人认为这点很重要,不少书者临摹能力很强,但一拿字帖风格来创作,就捉襟见肘,无从下手。说到底,还是仅得其形,未得根本。所以,《征稿启事》后面还特意规定:“创作作品要求应取法临帖对象,与临摹作品的书体、字法等元素基本保持一致,是对临摹对象的学习、思考与升华。”这点无疑是正确的决策。



 

再大的努力


只为寻找一把通往


成功的钥匙




不同之处(二):“为了评审、装裱、展示的需要,投稿作品应选择高质量专业书画用纸,避免使用易折断、易破损的纸张类材料,不使用流行的仿古底色印刷宣纸。”


解读:这点很重要,特别是不使用流行的仿古底色印刷宣纸。众所周知,当前各种仿古底色印刷宣纸满天飞,所占市场逐年扩大,甚至有超过传统宣纸、粉彩的势头。客观地说,这种纸用得好可以增添古雅之气。反之,用得不好就会容易使人反感,多了就容易泛滥。要特别提醒的是,这种导向,表面是对二届临帖展的要求,本质上是对所有国展的最新要求。既然中书协有这样的投稿导向,那从二届楷书展、四届草书展开始,就尽量不使用流行的仿古底色印刷宣纸,而不是等到临帖展。当然,也不要太灰心,一直说的都是“流行的”,有没有办法有“不流行的”呢?聪明人,早就有了应对之策。


 


尘世间纵有

百媚千红

为什么我

却独爱你那一种




不同之处(三):“评审主要考察作者的临摹水平兼及创作水准,不鼓励制作。凡在形式制作上过度拼接粘贴、染色做旧、故意涂抹等或使用仿古印刷纸,该作品在评审中将会受到减分影响。”


解读:这点上,我主要看到的是“不鼓励制作”,这说明国展评审开始有意识注重回归书法本体、书写本真。不鼓励制作,并不是不能制作,而要把握好度。根据多年参赛经验,我认为制作参赛作品时,既不能抹浓妆,也不能投白宣,要尽量在传统碑帖内汲取形式构成养分,重点学习把握装祯、题跋、钤印等要素的尺度做形式有由头、有看头,才更有盼头。







若把书法比西子


浓妆艳抹总相宜 


如此比喻


是否妥当,嘿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