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巨头惨死:品牌消失 正式停产麦斯威尔中国关厂倒计时 法治周末记者辛颖 二十年前,麦斯威尔带着世界领先的咖啡生产线进入中国,成为中国咖啡大众消费市场的开拓者之一。而在咖啡市场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这家工厂悄然开启了落幕倒计时。 近日,据媒体报道,麦斯威尔位于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基工业园的工厂将在12月底关闭。 麦斯威尔官方的回应也证实了这一消息:自2017年起,大中华地区的市场将由泰国曼谷生产基地供应产品,中国广州厂将不再生产。 “麦斯威尔的境遇与其最初对中国市场的轻视不无关系,而在中国咖啡市场不断升级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麦斯威尔中国区业务已经持续成为集团的减分项,通过关厂来节省成本在所难免,然而在此之后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下滑。”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说道。 关厂降低固定成本 广州市蕉园路3号是麦斯威尔在中国唯一的生产工厂,如今这里不再有原来的喧嚣,更是难寻原本国际咖啡巨头的踪影。 2015年7月,这家工厂的“东家”刚刚从亿滋国际变为广州臻饮咖啡有限公司。 虽然麦斯威尔曾是全球四大咖啡制造商之一,然而去年被集团剥离的命运使得业内人士对此次关厂计划并不意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985年,麦斯威尔商标的注册商卡夫食品带着世界一流的咖啡生产线来到广州落户——卡夫广通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夫广通”),工厂于1987年正式投产。此后,因市场对麦斯威尔咖啡与日俱增的需求,经过了大规模的扩建。新的卡夫广通于1997年开始运作。 卡夫广通或许对扩建后的工厂信心满满,然而其与雀巢的市场份额差距却与日俱增。即使是相比于卡夫旗下的其他饼干、果汁等品牌,麦斯威尔的业绩似乎始终难有突破。 2009年,麦斯威尔就曾被传“出售”消息,虽然其官方及时出面澄清,但这一步似乎也只是被延后而已。 2012年,卡夫食品将面向全球市场的零食业务拆分称为亿滋国际。两年后,麦斯威尔就在亿滋国际与艾康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的咖啡业务整合中被剥离。资料显示,此次整合亿滋国际将间接获得新公司最多49%的股权和50亿美元的现金。 “显然整合也并未使得麦斯威尔的情况有所好转,利润增长仍然难以维系中国工厂的运营,固定成本的增加变得有些鸡肋,然而终究还是选择放弃工厂,不过其仍能通过已有渠道销售进口产品。”朱丹蓬说道。 固守单品错失机遇 相似的定位、相近的定价、相像的包装,在速溶咖啡的鼎盛时代,麦斯威尔与雀巢咖啡总是相应地出现在商品货架上。 小编:张镝 UX0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