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生态:难道没有增长的极限?

 昵称37632644 2016-10-26

当年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虽然其中的具体结论未必都正确,但是该报告的经典地位早已不可动摇。在我看来,这份报告提醒人类注意“增长的极限”,就是它的最大贡献。“极限”具体何在,或者何时到来,那是可以继续研讨的问题,但是今天恐怕谁也不会否认“极限”的存在了。  “极限”实际上广泛存在。比如一亩农田中的粮食产量,你不能设想可以达到一亿斤,这比较容易理解。又如一个风光美丽的旅游景点,如果每天有游人数百名,那它风景如画;但是如果每天的游人达到一百万,那就是灾难了,这也还容易理解。诸如此类的例子,当然不胜枚举。  现在被我们忽视的,是学术生态的极限。  也许有人会说,物质世界的例子,和学术生态这样的精神世界有什么关系?精神产品永远不会过剩,精神世界可以无限扩展!  但是,这种盲目的信念,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学术生态是由人构成的,而且是寄托在地球这个物质世界之中的。

让我们先从身边的一个例子开始观察和思考。  1984年,我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进行硕士论文答辩,答辩时间是整整一个下午,共四小时。那时我们同学答辩,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半天。  但是如今呢?在许多大学里,硕士论文答辩经常是一个下午答辩十几位。从导师介绍情况,本人报告,答辩委员会成员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答辩委员会成员商议、投票,到最后拟定“评审意见”,平均每人只有15分钟。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答辩”,大家心照不宣,早已经蜕化为一个形式,走个过场而已。  也许有人会说,只要保证质量,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培养更多的研究生?  告诉你,你可以培养更多的研究生,但是你无法保证质量。  因为这里就有“增长的极限”,却至今未被认真注意到。  现在为什么不能一个下午答辩一位硕士生了呢(事实上,如今一个下午答辩一位博士生也已经难以做到了)?如果这个单位以前每年招收4位硕士生,每年答辩季节可以安排4个下午进行答辩;那么现在假定每年招收了40位硕士生(这毫不夸张,许多学术单位的“繁荣”还远远过之),在答辩季节难道就不能安排40个下午进行答辩吗?  大家都知道,答案是:绝对不可能。  如今的大学里,通常每周只有一天下午是可以进行答辩的,因为这个下午不安排课程,这样才能召集起足够的答辩委员会成员来举行答辩(这里还没有考虑到这个下午还经常被各种各样的会议占用)。而一年中,除去寒假暑假,能用于教学的周数都不到40,所以每年的“答辩季节”——当然不能延续整整一年——撑死了也就是几周而已。  也就是说,如今的研究生答辩,在许多单位只能是走过场。  这就是极限!

类似的极限还可以找到许多。  现在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规定,研究生必须发表多少多少篇什么什么论文(比如理科是博士3篇、硕士1篇SCI论文,工科是博士3篇、硕士1篇EI论文,文科是博士3篇、硕士1篇CSSCI论文),才可以申请答辩。发表论文就要有刊物,刊物还是那么多刊物,篇幅还是那么多篇幅,但是需要发表的“论文”增加了数十上百倍!早就有人计算过,如今全国的学术刊物,即使全部用来登载研究生在上述要求下需要发表的论文,也已经不够了。  由于此事的“不可操作性”,自然就有各种“补救”之法。比如收版面费、发人情稿、出“增刊”、对规定作变通等等。  这里又可以看到极限。  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当然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学术发展,研究生本来是应该有所增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则研究生的极力“扩招”,造成了研究生数量的大幅增长。而这种增长,从来都被作为“学术繁荣”的例证,视为正面的现象。  肯定有人会说,只要研究生导师数量也相应增长,并且保证导师质量,我们为什么不能培养更多的研究生?  但是,研究生导师的增长,即使不惜降低质量要求,也不可能跟得上研究生“扩招”的步伐,因为在大学的量化考核中,要求增加“生师比”这个指标——即要求在总体上增加学生的数量,或者说,要求每个老师摊上更多的学生。  据说现在有些著名博导,一人指导的博士生有多达数十人者(我听到一例是48个)。可是一天的时间只有24小时,就是铁打的身体,也有精力不济的时候啊。所以,因研究生导师总体质量的下降,以及因每个导师指导学生数量的增长,导致研究生质量下降,显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这里还是可以看到极限。

本文原载《社会观察》2006年第8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