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人谈教育: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时间

 华书馆 2016-10-27

 

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得很短。不过,令人可喜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要尽可能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


但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看来,光抽出时间还不够,“家长给孩子的时间要给出质量,不是在家里陪着就行了!”


俞敏洪说,他在生活中经常碰到一些家长,自己在家搓麻将或看电视,却要求孩子在一边好好做作业。有些家长虽然推掉了应酬,腾出了时间待在家,可是注意力并不在孩子身上,而是一心做自己的事情,或者休息。


“最好的办法是你拿本书翻翻,只要书不拿倒了就行。”俞敏洪解释说,看书是为了给孩子营造一种学习的气场和氛围。有一次俞敏洪在家做了一个试验,家里不准看电视和玩电脑,要求爱人和女儿一起跟他看书。


一开始,儿子一个人在边上玩,最后玩着玩着发现自己一个人特没劲儿,便也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装模作样地看起来,尽管儿子当时还不识字,看不懂。“这就叫环境氛围。”俞敏洪说。


台湾彩虹儿童生命教育协会会长陈进隆自从有了孩子后,家里就再没有播放过电视节目。他的理由是,从电视的属性来看,大部分孩子看电视时,不会做太多的思考,大都是被动接受节目制作人设定好的议题。


此外,电视节目通常比较吸引孩子的眼球,孩子看电视的时间长了,不仅会忽略很多该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会使亲子互动的时间减少很多。



现在,陈进隆的女儿已经上大学了。这么多年一家人虽然失去了电视节目带来的很多乐趣,但却养成了一起对话、讨论、阅读的习惯。


每天孩子放学回来,大家总要聊聊天,孩子告诉他在学校发生什么事情,他也会分享自己工作中遇到的新鲜有趣的事情。“在青少年时期,他跟你对话的关系已经养成了,所以当他面对人生很多问题的时候,不是只听他同学的,你也有机会参与。”


总之,爱不是轰轰烈烈,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爱不是物质丰盛,更多的是精神丰盛。孩子的教育,靠的是平时点点滴滴的渗透。身为父母,让我们抓住珍贵时刻,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下面这些小诀窍,也有助于你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家长不妨一试。


1.早晨孩子还在被窝里,用轻吻或轻拍唤醒孩子,告诉孩子,我爱你。让孩子学到早晨用爱问候他人。


2.引导孩子在头一天晚上就准备好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告诉他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早晨,轻声哼自己喜欢的歌,给孩子传递早晨轻松愉快的心情。


3.掀开窗帘,为今天的来临表示感恩。同时告诉孩子今天能有工作真好,并展望见到一些有趣的人。


4.在起床后,带孩子一起做伸展运动。开始孩子会不愿意,但是当坚持形成一个习惯后,他会在每天起床后做点简单的暖身活动。


5.为孩子准备早餐过程中,请孩子参与做点工作,比如烤面包,热牛奶等。


6.在家时将手机调成震动,并告诉孩子你很重视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所以你需要将手机调成震动。


7.告诉孩子今天工作中有意义的事情或开心的事情,和孩子分享你的工作。


8.专注倾听孩子的分享,不轻易打断并积极回应。最后可以告诉孩子你的一些建议。


9.和孩子一起运动。球类,跑步,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10.当孩子想看电视,约定好时间,父母陪伴。


11.在餐桌上,为桌上的饭食感恩,并欣赏烹调人的手艺。

  

12.家庭设定亲子共读时间,全家一起读有益心灵的童书,并一起讨论。


13.家庭游戏节目。全家一起做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捉迷藏等。


14.训练孩子过规律的生活,到时间就需要准备睡觉。


15.在孩子睡觉前讲一些轻松美好的故事。掖好被子,亲吻孩子,道晚安。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