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涌泉,慈悲大爱 慈悲是一种大爱。慈悲是对世间生命的平等看待。 佛经上说:“一滴水中有四万八千虫。”一个生命,无论其多么卑微,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即便是水中看不见的浮游生物,一样应该得到人的敬重。 世间的生命原本是没有任何所谓的高低贵贱之分的,每一个生命都有着它所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我们和宇宙本是一体,任何一个生命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血肉相连。我们在关爱其他生命的同时,其实也是对我们自身生命的关怀与尊重。 一个人就是大海里的一滴水,这滴水一旦投进了大海,它就与周围的同伴融为一体,再也不分彼此了;如果离开了群体生活就不能维持生命,不久就会干涸。 把一滴又一滴的水,组织起来,集合起来,并用堤坝来约束它,水库就形成了;给它微风,就有了波浪,给它飓风,就有了惊涛。 无数的一滴水,伸长了脖子,就变成了河;扩了扩胸,就变成了海;再做几个俯卧撑,波涛就汹涌澎湃了。 无数的一滴水,站直了身子,就是喷泉;长了翅膀,就变成了雨。 人们与身边的人、事、物都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生命的联系当中存在着一个又一个的“蝴蝶效应”,可能因为我们的某一件错事,引发了一连串的反应,最后遭殃的还是我们自己。 如果对生命抱有“滴水”中的大慈悲之心,对生活抱着平和的态度,那么世界就没有了争端,人的内心也会欢乐。 慈悲如一滴水,让许多干涸的心灵复活。 一滴水,在草尖上,叫露,是雨露的慈悲滋润着盛开的鲜花和繁茂的树枝。 一滴水,在额头上,叫汗,是劳动者的慈悲使我们能享受衣食住行。 一滴水,在眼角,叫泪,一滴水虽然不能卷起狂澜,但是化做一滴泪,足以让爱的人心碎。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千年的古训。 滴水之恩让我们懂得感恩。滴水慈悲,也就是心存一颗感恩之心。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早接触的一滴水,是母亲的乳汁。身体孱弱的婴儿,吮吸着母亲的乳头,便茁壮了。 在这个世界感恩无处不在,我们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朋友。 滴水慈悲,不因自己弱小而卑微,一滴水,即使睡着了,也是一只守望大地的眼睛,它的清澈,它的晶莹,它的透明,一颗露珠可以映出整个太阳! 滴水慈悲,用匍匐的灵魂仰望,一颗心历尽沧桑,尝遍酸甜苦辣,到后来一颗心不过化成一滴水,澄明、自然、平和! 弱水三千,取一瓢饮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句话大致的意思是涓涓细流的小溪水,绵延三千丈,而我只想取其中的一瓢清水,能开开心心地饮下去,就足够了。 人一定要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所有,而不要被纷繁的尘世浮云所蒙蔽,挑挑拣拣,错过了许多欢乐和幸福。 旅途与生命的区别是,旅途路线会包括所有景点,甚至可以返回重游,而生命不可以。 在这条路上,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在另一个方向可能也是阳光明媚,草长莺飞,但是我们只能选一条。 在生活的汪洋大海中,取来一瓢水,首先要给出自己享受孤独的时间,人在孤独的时候,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 人们的生活往往在琐碎之中消耗掉了,却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甚至忘掉了生活真正目的。 孤独是生命中不可缺失的一种状态,是生命中一种重要的体验,如果一个人一生中从没有孤独的时刻,那么他就像漏斗一样,生命之水不曾停留。 人的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在孤独中,与自己相处,有助于探寻内心的快乐。 孤独的妙处在于,倾听自己的心声,并认真感觉和体会在自己的生命里,灵魂流动的韵律与诗意。 孤独并不是空虚寂寞,无所事事。懂得孤独的人,更能懂得与人相处,更喜欢真诚的交流。 生活的汪洋大海中,取来一瓢水,其次要多陪伴家人和朋友,和别人多一些面对面的交流。 做几道拿手的菜,陪着孩子数星星,是不是温暖了家人,也快乐了自己? 现在线上社交媒体非常发达,微信、博客、朋友圈都是保持朋友间联系的好工具,但是一定没有比一对一交流和真诚拥抱更有力量的了。 和别人真实的接触能让我们更靠近内在的自己。 生活的汪洋大海中,取来一瓢水,最后要留意那些就在身边的美好,并不断尝试新的体验。 诗与远方固然美好,但是身边的小温馨、小乐趣更动人、更实在。 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就是一块伟大而神奇的画布,描绘着最多姿的色彩和最曼妙的声音,看看晚霞,饮一杯茶,到野外听听,鸟鸣嘤嘤,虫声唧唧…… 试着走出自己旧有的舒适,扩展自己的边界,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勇于踏出第一步,不断尝试新的体验,从心出发,活出真正的自己! 本文系儒风大家原创,转载须注明: [ 作者:儒风大家 来源:儒风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