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不容小觑!

 平淡人生a9 2016-10-27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爱看金庸的古装剧,总觉得“以毒攻毒”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比如主角中了致命奇毒,可以用毒蛇、蜈蚣等毒物来攻克。但是,又有多少人敢犯险去这么做呢?应该只有电视里有这么神奇的事情了吧,如果这么想还真错了。2016年1月7日,河北武强县南牌村的33岁村民王景帅吗?由于不忍心看到8岁女儿长期受白血病折磨,在无钱医治的情况下,听信偏方托朋友从南方带回来剧毒眼镜蛇,咬女儿手腕“以毒攻毒”。结果差点导致女儿出现生命危险。而最近又有一则相似新闻,大妈误信偏方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引起急性肝衰竭而死亡。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不容小觑!

大妈误信了什么偏方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呢?各大媒体陆续曝出了这则新闻的详情:不久前,哈市五十多岁的李女士痔疮发作,苦不堪言。后来她打听到一个偏方,说是吃蜈蚣能治痔疮。李女士没有咨询医生,自作主张,在两天内连续吃了十多只蜈蚣,随后出现恶心、乏力、尿黄等症状,被紧急送到哈医大四院就诊。化验显示,李女士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偏高,较正常值升高了2000多倍,凝血功能严重损坏,被诊断为“急性肝衰竭”。感染科多名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仍未能阻止李女士病情进展,很快发展成了肝性脑病,进而昏迷,病情进展凶险、迅速,最终肝、肾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痔疮发作固然痛苦,然而因为误信偏方而失去生命更令人倍感痛心。蜈蚣的确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多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的治疗。然而蜈蚣有毒,不可随意服用,需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不容小觑!

新闻中大妈正是在没有任何医生指导下,私自吃了多条蜈蚣后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也许很多人对于这一点并不是很了解,主要是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感到困惑。其实临床上,在很多不明原因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偏高而就诊的患者当中,通过详细询问,最终确诊为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不在少数。药物性肝损伤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则可致肝脏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而蜈蚣这种中药,随意服用的后果就是很容易造成药物性肝损伤,甚至肝衰竭。

那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还有哪些呢?由于人体各组织器官中都含有转氨酶,所以血清转氨酶增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病理性因素主要包括各种肝病如肝炎、肝坏死、脂肪肝、肝癌等;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力衰竭等;胆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胆管梗阻等;免疫系统疾病如红斑狼疮、甲亢、风湿病等。酒精中毒,农药中毒,铅、汞等重金属中毒,以及各种急慢性中毒都能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生理性因素主要包括怀孕、劳累、运动、情绪恶化、心理压力大、内分泌失调、心肝脑供血不足等。

上述提到的病因中,最常见的就是病毒性肝炎了,而乙肝造成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除了服用保肝降酶药之外,通常还需要根据病情从根本上进行抗病毒治疗。目前临床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有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但由于干扰素类药物价格昂贵,耐药率高,且不良反应难治疗,临床上应用核苷(酸)类似物较普遍,常用药物如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现在,随着我国制药技术的发展,这两种药物已实现国产化,如正大天晴药业生产的名正阿德福韦酯胶囊、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这两种药物均是国内抗病毒治疗的一线用药,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并定期复查。

综上可知,患病后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治疗,不可误信“以毒攻毒”等各种偏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容小觑,尤其是肝病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并配合进行积极的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