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十位大内高手:霍元甲挑战最后一位,只一招就被对方击倒

 任生福马 2016-10-27

“大内高手”,指的是皇宫里武功高强的侍卫。历朝历代,皇宫之中都不乏数一数二的武功高手,要不然,皇上这一大家子的安全如何保证?清朝也是一样,从顺治帝开始,历朝都有不少功夫了得的侍卫,称为头等侍卫或一等侍卫。这里的“头等”、“一等”既代表地位,也代表勇武。有清一朝,大内高手很多,这里仅以年代为序列举十位。

王辅臣——顺治帝一等侍卫。此人原为明末义军将领,李自成兵败后随山西大同守将姜瓖反清,武功盖世,勇猛无比,常单人独骑、黄马白袍闯进清营,冲突奔驰,十荡十决,勇猛无俦,八旗兵丁望而生畏,绰号“西路马鹞子”,又有“活吕布”之称。后降清,受到顺治帝重用,授御前一等带刀侍卫,京城八旗子弟均以结交此英雄为荣。康熙初,授顺治御用兵器豹尾枪,官至平凉提督。后策划吴三桂反清被巢灭,康熙惜其勇武乃任原职,加授太子太保。数年后心恢意冷,散尽家财于官兵后自尽。

吴丹——康熙帝一等侍卫。纳喇氏,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金台石曾孙。康熙初,授一等侍卫。讨吴三桂、王辅臣屡立战功,授三等侍卫兼佐领。后随大将军裕亲王征噶尔丹,师还遇喀尔喀叛者被害。

林成祖——雍正帝一等侍卫。字庆维,号曲泉,康熙间武进士,选为蓝翎侍卫。雍正元年(1723年)授乾清宫一等侍卫。后任天津总兵,湖广镇总兵,浙江黄岩镇总兵,狼山挂印总兵。

海兰察——乾隆帝一等侍卫。多拉尔·海兰察,满洲镶黄旗人,因以索伦族马甲的身份从征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勇猛,升任一等侍卫。曾两次参加清缅战争,率轻骑为先锋,多有战绩,因功被授为镶蓝旗蒙古副都统,后调任为镶白旗蒙古副都统,自云南赴四川参加大小金川之役。历时五年,攻碉夺卡,屡克要隘寨堡,因功先后升正红旗蒙古都统、参赞大臣、领侍卫内大臣。

丁殿祥——嘉庆帝一等侍卫。原名丁殿宁,字靖远,号菘生,青州回族人。其先祖丁德兴为明朝开国功臣,文武双全。丁殿祥于清朝嘉庆十九年(1814年)甲戌科武进士,嘉庆皇帝钦点武状元,授宫廷任一等侍卫,后出任广西参将。武艺高强,身轻如燕,行走如猿,勇直刚毅,今青州府南营街路西有武状元府。

吴德新——道光帝一等侍卫。字广业,直隶东明县人,道光二十五年乙已科武状元。生而魁伟,熟习骑射,娴于韬略,极慕汉霍去病、明常遇春之为人。御试时因技勇超群,皇帝特予一甲一名,赏乾清宫门头一等侍卫,并赐花翎。

韩金甲——咸丰帝一等侍卫。咸丰九年(1859)己未科武状元,授职一等侍卫。

张三甲——光绪帝一等侍卫。字鼎臣,号魁轩,又名荣甲,出生于开州户部寨村一个清贫而又尚武世家。枪、刀、剑、戟、弓箭、软鞭各有独至之处,尤以大刀起舞称著乡里,百八十斤大刀耍起来如盘龙翻舞,套数多变,跑马射箭又百发百中。光绪丁酉年(公元1897年)赴武考得中武状元,授一等侍卫。

大清十位大内高手:霍元甲挑战最后一位,只一招就被对方击倒李瑞东——慈禧太后二等侍卫。名树勋,号瑞东,又号烟霞逸士,李派拳法创始人,清朝直隶武清城内人氏,绰号“鼻子李”。一生历经六大名师传授武功,得内外家各大门派的武学真谛,后融会贯通,将自己所得各大门派之精华熔冶于一炉,创李派太极拳,武林中统称为李派拳法。李瑞东先为端王府教头,后为端王载漪武师。1894年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演武祝寿,因武功卓绝,慈禧封“大内飞鹰”,授清宫任二等侍卫兼侍卫处教师。晚年辞职回乡,居武清城关。霍元甲知李瑞东大名前去挑战。李瑞东让霍元甲先泼脚踢他,霍元甲踢几脚均未踢动。李瑞东又问霍元甲还会什么?霍元甲说会家传“秘宗拳”,二人在李宅武书房内比试,只一招,霍元甲就被李瑞东发出,跌到院子里倒地。霍元甲回津后,称战败李瑞东,但李瑞东去核实时,霍元甲说没说此话。而传此消息的李瑞东弟子穆巴,早已被逐出师门,因想回去,故向李瑞东透此消息。李瑞东核实后,痛斥穆巴,穆巴感到很委屈,声称以死明志,结果回去后果然自缢而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